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研究与思考

2019-06-11林渤东

知识文库 2019年2期
关键词:用语普通话语言文字

林渤东

汉语在浩浩汤汤的历史洪流中,流传至今,一脉相承,不曾断绝。是我中华民族屹立世界5000余年的历史见证,亦是篆刻着我国灿烂文化和辉煌记忆的烙印。所以,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推广普通话的交流,不仅是利于学生在新时代下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施拳脚,更是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情感,完成伟大中华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我院学生关于语言文字的认知水平及相关能力的现状分析,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的语言规范化建设的重难点,现就笔者的研究与思考进行阐述,所论未必周全,仅供探讨。

1 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的现状与问题

1.1 现状

1.1.1 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不了解,也不在乎。对相关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在相关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有近49%并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而44.6%被调查者不知“普通话和规范字具体是指什么内容”。

1.1.2 网络用语泛滥,社会用字十分混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量学生来自贵州本地,学生在用语和用字上存在着大量“乡音情节”,不仅普通话推广起来屡屡受挫,而且学生会根据方言,利用“谐音”等形式,造出不符合规范的书面用词,如:“克”与“去”、“听”与“天”的混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被引入到生活中,语言文字使用愈发混乱。发明新的简化字、滥用繁体字、语义混乱、语言失范等现象屡见不鲜。诸如:“2333”、“红蓝CP”、“小仙女”、“小鲜肉”等等网络用语混淆在各种文章之中,使人难以阅读。

1.1.3 社会生活环境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阻碍。由于贵州处于偏远地区,很多的学生家庭缺乏规范用语的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极少在家使用普通话,而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广告、影视剧、歌曲及其他社会活动中都存在语言用字不规范化。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1.2 问题

1.2.1 教师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由于学生经历了十数年的应试教育,缺乏针对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所以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不足。而教师队伍中,除与语言相关的老师外,普遍文字功底有待提高,其中不乏部分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普周”等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在教学中使用方言普通话教授学生,有些教师则是字迹潦草、书写笔画有误,而有些教师语言使用不规范、成语典故使用混乱等,都给学生带来了不良效果。

1.2.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兴文化空前发展,社会呈多元变化。新兴事物蓬勃发展,新兴词语应运而生。夹杂着数字、外来词汇、方言、英文字母等的网络用语充斥在日常生活。学生善于模仿和学习,对新鲜事物有极大兴趣,导致了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受到学生的抵触,为学习普及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2 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探寻与创新

在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后,我院采取了以下方式,试图用以下方式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

2.1 观念升级,与时俱进,思想上改变以往教学模式

为改善现状,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首先是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相关法规,使广大教师意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自己在推广语言文字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认真做好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其次是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结合现在汉学热,利用流行的电影、电视为辅助,普及文言用语等相关知识,以《诗经》、《楚辞》等经典诗篇编排舞台剧等形式,普及规范化的语言文字。组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比赛,使学生产生写好文字的兴趣。

2.2 在互联网思潮下因势利导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纷至沓来的网络用语虽然包裹了我们的生活,对学生影响颇深。作为教师的我们,在面对这个情况时,应该做到正确看待。网络用语不是邪门歪道,它也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新兴的文化现象。我们应对其具体情况,分类分析,不可一概而论。“网络语言”与其说是不规范的文字用语,不如说它是新兴的“另类语言”,迎合了现在青年学生对语言的特殊化、异形化的心理,是多元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对学生创造和使用网络用语,不应暴力干涉,彻底否定。一旦这样做,很容易激起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但也不可任由其自由发展,让粗俗不堪和暴力语言侵害学生的思想。因此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应该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和禁止,而是应该加以积极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分清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要适合具体的语境,而不应随意滥用。

2.3 扩大宣传,强化意识,营造规范有序的语言环境

利用学院的各个社团组织以及宣传资源,强化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通过广播站和社团活动,发挥其活力,起到示范、引导等作用。把学院宣传与各教研室宣传有机的结合起来,督促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来。设定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有条不紊的按照有步骤、有计劃、有重点开展相关工作。增加社团活动中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比重,举办相关讲座,使学生更系统、更有效的把握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要想建设好言语文字规范化建设,不仅依靠教师的努力,也凭借学院的大力支持与推进。在社会步入互联网+的时代,要想建设好语言文字规范化,还需我们继续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用语普通话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礼貌用语大家学!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网聊用语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