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2019-06-11张明凤
张明凤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资源是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和规划。
《市场营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首先从专业培养目标着手,明确课程建设目标,然后依据课程建设目标构建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体系。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结合新时期学生特点,完善教学资源,以期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1 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关键,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既可以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基础。
2 《市场营销》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是以课程所支撑的专业培养目标为方向,《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帮助学生打下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坚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较强的物流实务运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本着这个目标,《市场营销》课程组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具体如图1所示。
该课程的目标体系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全面多维地塑造高级物流营销管理人才,为实现图1所示的课程建设目标,课程组对课程内容、授课形式等进行了全面设计,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了构思与创新。
3 《市场营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体系构建
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持续更新的工作,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多样的素材,使课堂生动而饱满,使学生可以有多样的形式和途径获取知识,再结合先进的现代网络技术和灵活的媒体沟通手段,使知识传播更便捷、学生培养更全面。
在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课程组重新梳理课程资源建设方案,构建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如图2所示。体系具体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平面资源、交互平台和综合实践。
3.1 平面资源
平面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件、习题、案例库、授课相关视频、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推荐的书籍及网站等。
文字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基础与根本,内容丰富而全面。课程组根据课程建设目标,将教学大纲进行更新与梳理,强化和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教学大纲内容的实现以课件制作为形式,辅以课后习题和结合知识点的案例资源。案例库资源主要以课程体系中的重难点知识点为主,其中包括典型、经典的营销案例,同时也有突出民航特色的行业案例。
教材建设方面,目前课程组选用的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课程组成员正在结合民航行业特色,编制适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同时为学生推荐有参考价值的其他优秀营销方面书籍和网站。
视频资源包括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和其他公共条件下获取的辅助教学的视频材料。“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方便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反复学习。而其他公共条件下获取的视频资源,有助于提高课上教师授课效果,一般是辅助案例教学的实现。
3.2 交互平台
交互平台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提高使用效果。主要包括Bb平台互动、教学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前两者是学校为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与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而投资建设的PC教学平台,前面提到的平面资源都可以放到这两个平台上供学生学习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学生还可与教师进行互动,形式灵活、多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微信公众号是在移动互联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媒体接触习惯而新增的功能。《市场营销》课程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配合课程进度,定期推送经典知识点解读及与知识点相关的新鲜企业营销事件或行业营销事件,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内容短小精悍、符合学生移动化、碎片化阅读习惯。
3.3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人才培养不再囿于理论学习,使教学真正实现立体化。
综合实践的设计实际上是一种“营销真人秀”,课程组教师联系多方企业,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活动主题,每学期与一个品牌商合作,帮助其开展一次营销策划或宣传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进行市场调查、营销方案策划、宣传、促销、预算等环节,并要求过程有记录、有影像,最后各组进行营销方案汇报,最终根据小组业绩和表现进行排名。
這种通过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切身体会营销战略规划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内容,并从项目完成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市场敏感性、甚至文案撰写能力。
4 结语
课程资源的立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是一个渐进地积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及学生认知能力而调整。课程资源建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