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转化共存及历史影响

2019-06-11李子昂

知识文库 2019年2期
关键词:游牧民族游牧农耕

李子昂

1 两种文明形成的差异性

农耕文明,指的是在农民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而出现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起源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同时集合了各类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和文化内容。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民歌、戏剧和各类风俗等都是其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是现存涵盖内容最广泛的文化集合体。农耕文明具备其独有的特征,“平和”和“自足”是其核心内容所在。在农耕文明中,无事外求、自给自足、静定保守是其主要特征体现。从农耕文明中所产生的“物我一体”、“天人相应”、“安分守己”等观念无一不表现其“平和自足”的文化特点。

游牧文明,起源于“内部不足”,“内部不足”的出现是由于自然环境逼迫所诱使的,通过对立不断进行扩展和进取是其主要核心所在。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不断刺激,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征服欲”和“战胜欲”。“动”是游牧文明所有特征的根本,正是由于其变动性大的特征,因而不利于产生手写文字,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积累主要依靠“口耳”,无法形成与农耕文明同样意识形态的制度组织和文化组织,在话语权上远远滞后于农耕文明,所以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落后的并且需要改造的。

2 两种文明形成后的共融性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的經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时期的文明冲突交流两种形式。

在和平时期,对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体现为农耕世界中较为先进的农产品和生产技术不断向游牧世界进行输送,与此同时,产生于农耕文明中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也会随之输送,尽管对于游牧世界来讲,接受如此庞大的相异于自身原本意识形态的文化和制度非常困难,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来自于先进文明的社会事务,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推进了整个游牧世界文明的进步。当然,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游牧世界的皮革、牲畜、战马及乳制品等也依然不断向农耕文明输送,不但提升了农耕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快速发展。在和平时期二者之间的交流是密不可分且互促进步的。但是与农耕民族相比,游牧民族流动性较高的机动能力却始终是农耕文明望而却步的,随着农耕文明带来的先进社会制度,使游牧民族的实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导致了战争与冲突的出现。

在战争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游牧民族力量较强时,给南方农耕世界带来的侵略性战争;另外一种是在农耕民族力量较强时,给北方游牧世界带来的征服战争。在具备充足条件的前提下,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会强行以暴力手段大肆入侵农耕世界。但是无法泯灭的是由此带来农业社会的先进性,游牧民族的每次战争和入侵,最终都会重新实现政权的建立,然后与农耕文明进行融合。两种文明就是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不断碰撞,反复渗透,两个世界就在血与火中不断的融合。

3 两种文明形成后的政权维系方式

在东方,随着游牧民族的不断向南侵占,最终建立了中国南北朝,游牧民族的战争与融合在中原与汉族之间展开;在中亚,随着白匈奴灭亡贵霜帝国,建立起了厌哒国;在欧洲,随着匈奴人自东而西的大规模迁徙,导致北欧和东欧的蛮族往西和南方迁徙,罗马帝国自此灭亡。

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是依靠其血缘和契约关系建立起来的,通过对军事基地的占领,来实现控制和管辖领地的目的。因其具有“逐水草而居”的特有模式,对于这种领地的边界往往无法实现稳定,所以其真正的国家形态并没有由此建立。

游牧民族想征服农耕地区,同时对其实现控制和统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游牧民族由部落向国家形态的跨越。在此期间,游牧民族不但对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进行了掌握,同时对于种植区的获取以及占领区发达管理方式和政治体系的建立也进行了效仿,实现了自己国家政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例如阿拉伯占领波斯、拜占庭后,并没有改变其原有的政治体制,而是进行了沿袭,奠定了倭马亚王朝封建国家建立的基础。中国金、元及清朝南北不同制度管理,以及西亚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区域政权管理相融性,因时因势形成了政权的“多元化”管理方式,从而促进了一定历史时期国家对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等的共融与并存。

4 两种文明共存形态对文明历史进程发展的深远影响

尽管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博弈中,游牧民族具备其天生的武力优势,但是每一次的民族入侵,最终依然会被同化到农耕文明所体现的特征和文化中。这也是农耕文明所具备的独有特征。与农耕文明相比,游牧文明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和机动力,而农耕文明虽然在整体上先进与游牧文明,却不得不持续吸收其所特有的文明成果,将两种文明融为一体。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唐王朝的建立就是两种文明在演进过程中不断碰撞所产生的成果。

我国人类的文明史,最早出现的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流,从东亚到西欧,人类最早的文化经济交流,对两个世界的共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如今,世界正日益融为一体,农耕文明促进了游牧文明的发展,游牧文明刺激了农耕文明的进步,双方的融合促使人类文明趋于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世界文化,都应该在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民族文化交流的碰撞中,不断融合发展,从而形成新的意识形态,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和平与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游牧民族游牧农耕
农耕感怀
都市游牧
农耕园里收获多
多元游牧
游牧精神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