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困境与对策探究
2019-06-11王桂珍
王桂珍
[摘 要] 作为一项为国家建设输送力量、培养人才的事业,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也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投入了较大的力度,兴建起多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并开设了符合行业发展的多个专业,在国家技能技术人员的培养工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在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效开展。在此,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困境进行准确探析,对改进策略进行简要探究。
[关 键 词] 新时期;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24-02
在当代,国家建设所需的技能技术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对建设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上情况同当前国家所需的专业化、技能化人才培养的数量较少、素质较低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大力兴办了职业技术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建设人才。但是纵观当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还存在诸如理念与思想陈旧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实效性不强、课程设置不科学等实际问题,使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因此在新时期发展趋势下,对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有效策略,增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对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都具有广泛而实际的意义。
一、新时期下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几个困境
(一)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力度不足
完善的制度和高效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并取得良好实效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中,各种制度体系建设却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切实保障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导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陷入了困境。例如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当中在管理制度的运行以及相关执行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比例已经占到了70%左右,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甚至大约占到30%比例的高职院校在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监督过程、风险评估等方面存在重大漏洞;学校对责任的划分不明确、考核机制不完善、相关的奖惩制度不健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损伤。再如在教学方面,存在缺乏针对教学建立的激励制度,实训基地建设不理想,教学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专业教学同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校企合作模式不能有效运行,学生的专业实训得不到切实的开展的问题。又如在科研项目方面,存在缺乏必要的制度推动,学校内部的科研、课题研讨、学术探究没有良好的氛围,相关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科研开展陷入僵局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建设力度不足
当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创新性不足。绝大多数的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深重,所以大多采用教师进行单纯性讲解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进行机械性的学习,这种过分重视课内知识教学、过分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得不到提升,进一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其次,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社会行业的发展。此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是素质型、技能型学生,未来学生都将步入专业技术岗位进行工作,因此学生的实践水平必须达到企业要求水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实训教学经验不足、实训教学开展不足、学校实训设备供给不足,都造成实训教学的时效性受到严重的影响,极大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
(三)专业教学建设力度不足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侧重于培养技术能力突出、实训经验丰富、深受企业文化熏陶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的需求。但是在高职大部分院校专业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更加切合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导致专业教学开展得不够扎实,不能取得良好成效,结果学生毕业后要么不能顺利通过企业的招聘过程,要么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适应实际岗位的需求,最终的结果都是下岗,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经常发生。此种情况又导致了学生对企业的评价较低,对企业的效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学校的声誉也造成了极大的损伤。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当中“校热企冷”的不利局面極大束缚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和企业陷入了困境。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几点对策探究
(一)加大制度体系建设和执行力度
首先,学校管理层必须从自身的制度建设理念转变入手,对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明确认识,对制度体系建设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用创新理念来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的进程,把制度体系建设工作融入学校的职业素养当中,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质量的稳步推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其次,学校应当不断完善学校处理重大事务的过程中从制定决策到制度执行,到监督管理,到风险评估一整套的管理机制,优先解决教学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制订院级管理同系级管理同步推进的相关机制,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此外,学校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当中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加到学校教师队伍中来,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活动中来,形成敦促学校发展的强劲合力,推进学校的发展进程。
(二)加大专业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建设力度
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与完善,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譬如在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就结合当前最为前沿的汽车维修、汽车保养、汽车美容、汽车装饰等岗位工作内容的技术特点,把实际工作岗位当中需要使用以及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进行补充和融合,完善了课程体系内容,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针对企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设置以及相关工作技能的需求,以现有的教材内容作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增添及删改,提出原有教材内容中和实际工作内容相脱节的知识,把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相关技能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来,这样在满足新时期工作岗位需求发展的前提下激发学生更大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然后,需要对实训教学开展改革。针对高职院校自身实训设备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实训需求的现状,牢牢抓住和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内部专业设备配置丰富的优势,开展实训教学。譬如在某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教师就在每周的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进入企业,由工作在岗位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师傅带领学生进行顶岗实训,以此促使学生对汽车的维修与保养、汽车美容与装饰、各专业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的牢固把握,促使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最后,实现校企之间的互通交流。针对高职院校教师一般存在的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活动,工作一线的师傅理论水平较低但是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深化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教师工作站”的形式组织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技能工作室”的形式组织师傅走进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实训教学效率提升。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双师型”教师的构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另一方面深化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推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
(三)加大专业教学建设力度
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开展专业教学,对学校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说来可以采用学徒制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开展专业教学。学徒制教学模式就是采用“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方式,企业、学校、学徒签订三方培养协议,并由高职院校承担学徒的具体培养任务,保证学徒能够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在企业参加工作。这种工学一体化的培养形式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重要途径。“订单式培养”则是学校和企业协同进行的教育模式。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组织教学、选拔招收学生、考核上岗等,学校负责进行理论教学,企业完成操作技能培训,是“课堂与企业教学相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订单式培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使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譬如某高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在“企业学徒制的校企深度合作策略研究”中,提出了企业选择策略、平台建设策略和教学育人策略,通过校企双方开展“八个共同”合作,取得了校企深度合作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建设人才的质量,更关系到学校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国家建设事业的开展深度。因此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实训开展、“双师”创建等多角度开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工作,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江静岚.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2):39-40.
[2]李薇,俞晓婷.战略规划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77-81.
[3]江静岚.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2):39-40.
[4]韩俊香,蔡静静.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2):25-28.
[5]元小佩.新转型时期浙江省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6]郭欣红.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6):25-26.
編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