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成因研究
2019-06-11邓冀杰
【摘要】西藏藏族舞蹈璀璨夺目,成为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一朵奇葩。舞蹈服饰作为舞蹈伴同物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孕育在舞蹈服饰中的文化内涵也在舞蹈服装上有显性的体现,首先其满足了实用性的要求,其次舞蹈服饰又是服饰艺术的载体,西藏藏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孕育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极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舞蹈角色;造型装扮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服饰”一词包含的意义是非常广的,既可以理解为是服装本身的图案、纹样、色彩、装饰,又可以将其理解为“服”与“饰”,即穿着的服装和佩戴在人体上的装饰品以及妆容打扮等方面,可以说,“服饰”一词包含着人的整体外部形象。而本文中谈到的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就是从舞者角色造型出发,所有使其艺术形象完整的以人体为基础的服装、配饰、妆容打扮甚至道具等方面都总称舞蹈服饰。
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西藏的自然条件、气候、经济文化类型也都呈现出了多样性。西藏藏族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生存空间及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产生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心理因素和审美情趣,也形成了其独特的着装习惯和长袖、大襟、肥腰、长裙、长靴金银玉石饰品等为主的服饰特征。因此,在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的穿着上也是特色鲜明。
一、西藏舞蹈服饰的萌芽
西藏原始自娱性舞蹈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舞蹈服饰萌芽的产生。
藏族是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国藏族人民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的甘南、四川西部、云南迪庆等地区,而近二分之一的藏族目前居住在西藏境内。随着史前考古不断发掘,认为青藏高原可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根据阿里日土县阿垄沟石丘墓出土的早期原始先民使用的工具以及阿里地区和藏北部分地区发现的早期岩画中可以看出,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的原始先民所依靠的主要生存来源是不同于农业文明而是原始的牧猎文化。以牧猎为主的生存方式影响着西藏藏族舞蹈的形成。
西藏地区从1985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西藏高原的各地发现了大量的岩画,岩画题材广泛,有狩猎、舞蹈、巫术以及自然崇拜等,大部分岩画的时间早于吐蕃王朝,属于早期金属时代。其中于1992年5月在阿里日土县境内发现的塔康巴岩画中不难发现,有一类身形怪异、头(身)披插有羽饰、手持圆鼓的人物,他们以一种群体的形式,或以特别突出的个人形式(如立于毡毯中央)出现在狩猎及畜牧部落之中……这些特殊人物在塔康巴岩画中的出现,应该说有着特定的意义,他们的身份绝不是一般的牧人或猎人,极有可能就是做法的巫师。这类形象在岩画中并非常见,且多显示出其在特殊场景中的特殊地位。
根据岩画上的服装可推测,这一时期在西藏藏区的原始先民服饰不仅以长袍为主,同时也已经出现了超脱了“保暖”服饰范畴的特殊服装,以巫师为代表,因此,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的萌芽在不晚于佛教传入的公元6世纪前后,不早于金属器在西藏的出现(距今30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
二、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的形成、发展
早期西藏原始先民出现舞蹈角色意识以后,便出现了舞蹈服饰萌芽。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藏人民也在发展中逐渐改变着看世界的眼光。西藏人民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着周围的生活环境及自己的生存状态,而西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历史民俗也通过歌舞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使得西藏人民以娱人、自娱等因素为主的民间舞蹈变得丰富多彩,而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更是百花齐放。
(一)原始自娱性舞蹈“拟兽舞”舞蹈服饰
模拟动物的舞蹈作为人類早期的舞蹈品种之一,源于早期人类自然崇拜及万物有灵的观念。上文提到,早期西藏原始先民生产生活方式是以游牧经济为基础的,因此,动物崇拜意识在西藏原始先民心中占有独特地位,而岩画中的羽饰人物地位高于其他人物这一现象也表现出原始先民的崇拜意识,而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原始初民在心怀崇敬之心和对位置自然世界的期待的同时,自然就形成了特有的“拟兽舞”服装的造型特征。由于时间的更迭、历史的演变,我们无法还原西藏原始时期“拟兽舞”的本来面貌及服装形质,但通过文献记载和壁画遗留以及现今仍流传在民间的传统舞蹈,依旧可以看到“拟兽舞”舞蹈服饰的形成及发展。《西藏王统记》中对7世纪吐蕃时期,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时的场面进行了描述,全藏喜悦庆贺“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萤鼓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而现今“希荣仲孜”“森孜”等“拟兽舞”在西藏藏族民间舞蹈中依然具有代表性,很受人民喜爱。
“希荣仲孜”是藏语音译,“希荣”是“明镜的村庄”的意思,“仲”即野牛,“孜”是舞动或玩耍的意思。在桑耶寺的乌孜大殿壁画上对这种舞蹈做了直观的表达,壁画中舞者两人为一组,四人身披野牛皮,装扮两头野牛,两位老者未戴面具,着吐蕃时期服饰,两名老者一位手拿青草似逗弄野牛向前,另一位老者手拿绳子似追赶野牛。 壁画形象生动地记录着当时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今“希荣仲孜”在区内仍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在服饰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野牛”两头,仍然由两人扮演一头,雄牛、雌牛在服饰上没有区别,舞者穿缀有牛毛的黑色裤子,着黑色长靴。“牛头“由纸裱糊,彩绘成主体为黑色的牛头,牛角上挂白色哈达。“牛皮”将牛毛缝缀至长方形的黑色布上,靠下端插上绑有牛尾的木棍。一名“阿让”(或称阿热瓦,即领舞者),头戴白色面具,面具下颚部由白羊毛做成胡须,双耳侧缀浅色彩线穗,面部有彩色珠子做装饰,头顶宽于面部形成一个平面戴帽子的面具形状,面具上的帽子绘有图案,帽尖顶端两侧各缀有红穗;内穿白色衬衣(普文久);外套白色氆氇面料所制藏袍(曲巴);腰扎红绸腰带;下穿白色裤子(古同),脚穿“普嘎洛”靴子;手拿“达达”(彩剑)即将五根长约一米的细竹棍用白色哈达缠绑在一起,上下两端分别用五色哈达围圈扎好。
(二)盛装装扮造型
西藏原始时期盛装装扮的出现,是因为祭祀祈福活动关乎到了原始初民的生存利益,所以,原始初民在跳舞时态度严肃、认真,出于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万物有灵的心理以及讨好、取悦未知世界的“鬼神”,西藏原始初民总会拿出富有祥瑞涵义的服饰装扮自己。于是便形成了与平时着装风格不同的、隆重的盛装装扮造型。
“谐钦”是一种说、唱、舞三合一的综合性歌舞,无乐器伴奏,自唱、自说、自跳。“谐”藏语意为“歌舞”,“钦”从单词上理解是“大”的意思,这里指盛大隆重。谐钦有悠久的历史,是庆典场合不可缺少的歌舞。“萨央谐钦”男演员头戴由红色羊绒穗制作的红穗圆帽“索夏”,身穿黄缎棕化“曲巴”(藏袍),外套用红色氆氇制成的五色镶边长衣(鲜子蓝),左耳戴“索金”,打扮类似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女演员身穿黑色氆氇藏袍,上套“当杂”无袖藏袍,双耳戴“艾果”,头戴“巴珠”等,作贵妇人装扮。
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继承与改变并存的,而通过研究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的形成与发展,也是通过不同角度、方式对西藏藏族民间舞蹈历史和演变过程做较为直观的展示。舞蹈作为流动艺术存在即逝性,而早期技术的落后根本无法保留住当时舞蹈的动律、动态,因此,舞蹈服饰作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艺术,不仅有塑造舞蹈角色、反映人物情感、完善艺术形象等功能,更为其研究舞蹈历史发展演变提供了依据。
三、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服饰的造型语符
(一)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服饰受地理环境影响
西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经济文化类型,而由于西藏自然条件、气候、经济文化类型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以长袖、大襟、肥腰、长裙、长靴金银玉石饰品等共性服饰特征中也存在着个性。以最简单的男子编发方式为例:西藏藏北牧民男子喜欢编单辫或双辫,而单辫则一般在辫子上套上“拉玉”,在套上几粒珊瑚、玛瑙作为配饰;辫尾用黑色或红色丝线做的发穗固定。而绝大多数农区和城镇男子则喜欢编单辫,发尾则固定一束红色绸子。由此可见,西藏地区幅员辽阔因地理气候、生存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无论在服饰的形质、色彩等方面的选择上还是款式庄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样的例子也如恒河沙数,也正因如此,生活服饰中的点点滴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服饰的发展。
“卓果谐”字面意思解释“卓”藏语意为牧区或牧民,“果谐“为圆圈歌舞。卓果谐在藏北草原上极为盛行,是牧民喜闻乐见的歌舞之一。在舞蹈服饰上也是各具特色,其中那曲地区的服装也是非常有牧区特色。男舞者头戴“甲嘎夏木”,上身内穿白色衬衣(普文久),外穿用羊皮或羊羔皮缝制的绣花,领口、斜襟、下摆、袖口用羊毛皮镶边的藏袍“察如”,白色“古同”裤子,红色腰带系在藏袍外边上面吊着“瓯系”及男人身上必备的四件装饰品(刀子、锥子、针、火镰)。女舞者带“甲嘎夏木”,内穿绿色衬衣(普美文久),外穿女士藏袍(察如),颈上带玛瑙项链,系蓝色腰带,已婚女子会在腰带外在系上“帮典”(小围裙)未婚女士不系,再系上用银片、牛皮等制作的腰带(文加)并在正前方挂上“米加”(火镰)、左侧挂用银链、镶着玉石玛瑙的针线包、后挂用牛皮、金银玉石制作的“鲁颂”(末尼宝),穿“西查”靴。
从上述舞蹈服装的具体形质可以了解到,在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的造型语符中,以自娱、娱人为目的的自发性强的集体舞中常常以原装装扮造型语符为角色装扮原点,也就是还原舞者本身的外观形态即生活装束特征。受牧区文化影响的“卓果谐”舞蹈服装则多用羊皮、羔羊皮、氆氇等作为舞蹈服装的主要面料,又因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牧民以方便劳动为初衷,在腰部常常随身携带很多生活用品,逐渐形成有代表性的腰部装饰。由此可见,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服饰的造型语符在一定程度上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受人文环境影响
因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有了差异性,也就是这种差异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民族气质。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从服装款式、纹样装饰、饰品佩戴到整体的舞蹈服装的着装风格上也都因人文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着。
“囊玛” 流传于西藏拉萨和日喀则古城内的一种城市民间歌舞,风格独特舞段热情典雅。“囊玛”早期是内廷歌舞,此歌开始在藏王的后裔(阿里王朝)统治阿里地区时,先在当地牧民中产生,以后逐渐传到阿里各地。十七世纪藏巴第司(后藏地方行政官)二世加玛平措朗杰和桑结嘉措,先后从阿里地区召唤奏乐师和舞者……桑结嘉措和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拉萨龙王潭举行夏宴时,和‘岗加尔囊玛(内臣)一起观看这种歌舞,从此此歌被称为囊玛(内廷歌)。”对于囊玛的称谓、来历专家学者的看法眾多,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正因囊玛兴起于民间后在吐蕃王朝时期成为内廷歌舞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而后又流传回到民间。在这种过程中,囊玛在服饰上也形成了独具人文特色的造型,尤其女舞者的头饰十分明显。女舞者头戴“巴珠”一种流传在拉萨、日喀则、江孜一代的头饰,拉萨一带将布扎成“Y”字型,上面缀以红珊瑚、绿松石、珍珠等珠宝,将两枝向前平系于头顶将头发盘于其上用以固定,并在上面加戴珍珠冠头饰,珍珠冠高20cm,帽冠上镶满珍珠宝石极其璀璨耀眼。
如果说在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服饰中,果谐、卓果谐的造型语符高度还原了流传歌舞地区的生活装束,那么囊玛歌舞服饰便是在服饰上寄托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将尊重、崇敬以及更多的藏族人民的审美加入其中,这种饰品众多,奢华大气的囊玛服饰无一不在体现着人文环境对民间舞蹈服饰的影响,当然,受人文环境影响的美丽大气、雍容华贵的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绝不只存在于“囊玛”歌舞服饰中,流传于西藏广大农村和城镇中的“谐钦”(谐:歌舞;钦:大型的,隆重的),阿里的“宣”舞等,虽在服饰上都各具特色,但在其服装款式、配饰造型以及整体着装风格上,均受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西藏藏族民间舞蹈中各具风采的盛装样式。
四、结语
特色鲜明的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服饰,将西藏人民的民族风格、生活习俗、文化内涵等表达得淋漓尽致,舞蹈服饰不同于生活服饰,而是将生活服饰经过艺术加工、艺术创作,在满足服饰的基本形质后又将西藏人民对艺术审美、艺术情景的理解加入其中,使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与舞蹈本身更贴合,使舞蹈角色更典型,风格更突出,从而也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着西藏地区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工艺技术、审美情趣的进步与变迁。
参考文献:
[1]韩春君.舞蹈服装设计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丹增次仁.西藏民间歌舞概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
[4]杨清凡.藏族服饰史[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张琬麟.舞蹈服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邓冀杰(199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西藏大学,研究方向:西藏民族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