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鲁迅提升人格养育
2019-06-11曹仙源
曹仙源
有人曾如是叮嘱:“如果世界上仅剩两碗水,则一碗用来喝,另一碗用来洗干净你的脸和内衣。”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所指即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不要忘了提升人格养育。
人之所以为人,并号称万物之灵,自有他物无可企及的特质、闪光点,此即“人格”二字。人格也者,说白了,就是做人的资格。够不上这个“格”,就不是一个完全的、纯粹的人;没有这个“格”,就不配称人,即算不得一个人。如果有的硬要学个“耗子爬秤钩”,则应了西晋文学家张载一言:“此沐猴而冠耳,尚焉足道哉!”
古往今来,教育被称作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师被尊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敬上神龛,顶礼膜拜。那么,教师是干什么的呢?韩愈的《师说》篇一开头就敲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传承养育人格之道,排列“第一”,居于“挂帅”“领导”地位。至于“授业”,即为传播知识,退居“第二”。这就是社会上众多人士虔诚信奉、踏实践行的处世哲学:“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人的一生,可能辉煌,也可能平庸;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书而后达理,懂得为人该当有所为,亦当有所不为。那么,读什么书呢?我认为读点鲁迅,忒有助于提升人格养育。
尝闻言为心声,语为人镜,故有定论:文如其人,风格即人。鲁迅有一言正是他的自我体会,也是他的自我写照:“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他曾“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途中得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最初,他本想学医,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后来从一个“示众场面”中惊见国人的麻木之态,始悟“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由是认定“第一要着”是改变国民的精神面目,重塑民族之魂。如何改变呢?他认为“当然要首推文艺”,深信文艺可以“辅翼道德”“涵养人之神思”,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从而使人“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又安”,遂选择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决然弃医从文。且始终不忘初心,从一而终。
故此,鲁迅的思想光芒、道德情操、独立人格和人文素养在其作品,特别是杂文中有着极其深刻的体现,凝成的是燃烧自己、照亮大家的“鲁迅精神”,洵属一部血肉俱全的人格养育教科书。质言之,研讀鲁迅的过程,就是养育人格的过程,亦即重新拾回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品格的过程。
那么,鲁迅精神又是什么呢?鲁迅是一位最具独立人格、最具批判意识、最具社会责任感、最具博爱精神的“真的人”,他敢于直击现实,不惧邪恶,真我真言,而不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趋时媚俗、仰人鼻息的变色龙似的“伪士”“跟屁虫”。他不但“睁了眼”要看清客观现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睁了眼”要看清主观自我,“掘心自食,欲知本味”。所谓鲁迅精神就集中表现为他的这种分明“不可与言而与之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硬骨头性格,碰死不回头,即使在那个禁锢得比罐头还严的时代,甚至受到国民党特务暗杀的威胁时也依然故我,矢志不渝。邹韬奋于1936年10月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的大会上,一语破的:“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归根结底,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所盖棺论定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
近百年来的实践告诉人们,对于大众来说,鲁迅的作品早已成为了一种断不可磨灭的符号。新近出版发行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一书证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排名中,鲁迅依然稳居榜首。
人文素养和完美人格绝非与生俱来,而是必须“从娃娃抓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鲁迅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地位,就直接反映了我们教育的初心———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果真正注重新一代的人格养育,鲁迅作品不可或缺。因为在思想光芒和人文素养上,鲁迅作品委实无可替代。全国新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明确表态:新教材中,鲁迅作品依然保留一定比重,绝不存在“大撤退”情况。
诚然,也如有的人所说,若想真正把鲁迅作品读进去,要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和较高的思想境界,故需要假以时日。但终有一天会读懂、悟透,将由衷感慨当初幸亏读了点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