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手的“秘诀”
2019-06-11董淑亮
董淑亮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小故事,借“蝉、螳螂、黄雀”这三者的食物链,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自己身后正隐伏着隐患。那么,大自然中的螳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为什么称它是“身怀绝技的猎手”,它有什么“秘诀”吗?
一个不起眼的蚜虫家族,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不断地繁衍出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的幼虫。而麻雀也好,乌鸦也好,生个宝宝竟然那么难。
“昆虫,不应该是一个家族,而是一个国家!”听了乌鸦的汇报,百鸟之王凤凰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叫鸟国,虎大王那儿叫兽国,我看,蚜虫、棉铃虫、蜜蜂、马蜂等生活的地域应该叫虫国!”
“大王,您真英明。对,就叫虫国。”乌鸦兴奋地附和着。
“称他们为虫国,不仅是因为他们人口庞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小人国的居民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乌鸦,你再去考察一下,那个被称作‘百发百中的猎手的螳螂,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凤凰微闭着眼睛,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也要研究研究啊!”
“遵旨!”
中午时分,在一片火辣辣的阳光下,乌鸦终于找到了大名鼎鼎的螳螂。
螳螂身穿绿色透明的长裙子,静静地坐在草丛中,正在计划她的午餐呢!微风吹来,透明的裙面上闪着晶莹的光芒,美丽极了。这时候,一只苍蝇从螳螂的面前飞过,眨眼间就成了螳螂的美餐。
“哇,速度真快呀!”乌鸦震惊不已,兴奋地问道,“螳螂姑娘,你是捕食害虫的能手。那么,你是如何做到百发百中的呢?有什么秘诀吗?”
“我的眼睛是由一千多个小眼组成的复眼,能清楚地感知到苍蝇、蝴蝶等飞过的每一个连续动作。这样,自然弹无虚发了。”
“不過,听说你的眼睛不能转动,是吗?”
“没关系,我的眼睛虽然不能转动,但头可以自由转动。当我发现猎物的时候,眼睛就会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大脑得到了相关信号后,就会指挥头部跟着动。”螳螂停了停,说,“知道了吧,猎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脑子里。”
“头部成了精确的瞄准仪。”乌鸦羡慕地说。
“我的装备都藏在眼睛和脑子里。”螳螂说完,扇了扇绿色翅膀,飞到草丛里。
“太棒了。”乌鸦赞不绝口地说,“按照重量、力量的比例,咱们鸟国再也找不到一位这样的猎手!”
太阳仍旧火辣辣的,乌鸦心里亮堂堂的,为虫国有这样的“猎手”感到敬佩……
相关档案
螳螂也叫刀螂,是昆虫的一种。全世界有2000多种,我国有51种,能够帮助人类捕杀农作物、果树和观赏植物中的害虫,属于益虫,也是人类较为喜欢的昆虫之一。
螳螂是“先知”吗
在古希腊,人们把螳螂视为“先知”。这是因为,螳螂总是把前臂举得高高的,像一位穿着绿裙子的少女正在祈祷的样子。因此,西方人又把螳螂叫“祷告虫”。其实,那两个前臂是两把“大刀”,上面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是它真正的武器。
螳螂为什么会“杀夫”
研究发现,雌性的螳螂在食欲、食量和捕捉能力上都比雄性强,雌性有时还能吃掉雄性。据科学家推测,雌螳螂在交配时吃掉雄螳螂或许是为了补充能量,填饱肚子呢。有趣的是,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