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2019-06-11金兴伟
金兴伟
[摘 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革过程中各方面体制愈加健全完善。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新进展,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及创新活力。在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要始终把认清我国的国情作为总依据;要始终采取稳步渐进的建设和改革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进一步明确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坚实基础;要把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精神支撑;要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要责任;要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重要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成就;经验;展望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3-0011-06
在中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亦大幅提升。如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也为推进新一轮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辉煌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成功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中国人民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
(一)各方面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1956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建国初期,中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的实践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的征程到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中国经历了14年的改革探索,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以来,中国始终对如何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不断探索,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变化,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说明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着中国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体制改革不能脱离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来保障和巩固。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2]164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最初就目标明确,1986年9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2]178后来他又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2]179
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呈现出新境界。十八大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又取得了新突破。比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并作出具体部署,60多项改革任务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十八届四中全会针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改革举措有190项;十八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部署。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不断与时俱进,协商民主成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正在不断深化。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同时,各项基本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十八大以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十九大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也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使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加健全。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便从三个方面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2]213以此标准来判断,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始终立足中国国情,把稳定作为改革的前提,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改革开放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也在深入推进。
(二)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开放促进了发展。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过去的中国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如今的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的开放,进一步融入国际世界中。随着中国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也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对外贸易成就显著。1978年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17年达到277 923亿元。其中出口153 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中国在开放中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立足本国发展与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伟大倡议。
(三)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从 1978 年到 2017 年,我國国内生产总值从3 645亿元增长到827 122亿元。2017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9 660元。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2013-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2017年达到34%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为51.6%,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提高到58.5%,8 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3]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创新成果涌现出来,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引领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动能加快成长。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使民生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17年底,中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25 974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7年的3 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目前为止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5年累计减贫6 853万人,消除绝对贫困人口2/3以上。“按照每人每年2 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 046万人。居民消费水平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 4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955元,恩格尔系数为29.3%,其中城镇为28.6%,农村为31.2%。”[4]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7.76亿人,比1978年增加3.75亿人。随着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新变化。新的主要矛盾彰显了人民生活需要的进一步拓展,也明确了要把当前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作为工作重点。主要矛盾的转变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五)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趋于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及如何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得到阐述。全面深化改革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的问题导向,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加强法治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开创了依法治国新局面。政府晒出“权力清单”,不得行使清单之外的权力。截至2017年9月,国务院部门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取得更大成就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六)整个社会的发展及创新活力显著提升
中国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把解放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释放了活力,使经济进一步发展,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比如,在农村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户个体承包经营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其他方面也推出一批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举措,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等,又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证合一”。这一改革大大提升了初创企业的活跃度,给各种市场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释放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
党的历史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历史。中国在改革和建设进程中取得上述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改革开放事业的继续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并成功推进。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走出来的。如今,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伟大事业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
(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中国革命和改革成功的经验之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毛泽东同志首先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又强调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来,诸如“姓社姓资”“姓公姓私”“姓国姓民”等争论日渐凸显,束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邓小平同志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中解放了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加以创新,在所有制和按劳分配方面都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方面也解放了思想,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市场和计划等不具有制度属性的元素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的手段。“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6]改革开放就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可见,理论创新离不开解放思想。
纵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可知,改革开放不能与解放思想相分离。如果思想僵化,改革就会停步,就会影响改革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新时代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同样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也说明,“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7]在接下来的改革进程中,仍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思想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先易后难的探索阶段。如今,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伟力和实践伟力将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进一步彰显。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这也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不同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改革为人民谋福祉。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改革开放决策的制定,改革开放理论的探索、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经验的创造和积累,都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7]。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引擎。十八大以来,全党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厚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在今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
(四)始终把认清我国国情作为总依据
認清国情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8]163-164。邓小平同志正是在认清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同时又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的。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邓小平同志就强调要阐述清楚中国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即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制定一切规划都不能脱离这个实际[2]252。在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党的十三大得到了系统阐述,同时也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始终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也明确了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在今后的改革开放中,仍然要始终立足新时代的基本国情。对国情有正确判断,认清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今后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应遵循的理论基石。
(五)始终采取稳步渐进的改革路线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明确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始终遵循稳步的渐进式路线。改革多始于农村,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再进一步推广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渐次展开。渐进式改革路线可以减缓压力,降低风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在改革进程中要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和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稳定是改革的前提,渐进式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顶层设计,中国采用的先易后难,渐进式的改革路线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点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实行渐进式的改革路线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向既定目标稳步前进。渐进式改革路线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认识关系原理。渐进式改革路线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今后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仍然要继续坚持稳步渐进式的改革路线。
三、未来的展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战略部署,指引了方向。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在这个飞跃过程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面对许多关键性问题。比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新发展理念的指引。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其明确了经济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路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同时还要针对当前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要增强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中国从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文化自信,要始终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有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增强,还要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充分说明了人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以后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期待。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解决制约满足人民需要而出现的社会新矛盾,就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生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找准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比如,目前,中国要率先完成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让贫困人口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党全国最迫切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四)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改革又推动着开放不断向纵深行进。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开放中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积极践行了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理念,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倡导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關切,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不仅谋求本国发展,也要为各国发展提供发展机遇[9]37。中国在开放过程中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拥护认同和普遍赞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和持续繁荣绘制了蓝图。今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中国创造的内生型机遇的不断增多,“中国开放的力度将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会更深。”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在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给环境和资源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上日程。生态文明建设也因此被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处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这深刻体现了中国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方面作出的新规划。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含了生态环境的相关指标,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无论是美好生活还是美丽中国,都包括了党和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考量。
生态环境是检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关系民生的社会问题。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要深入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包含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环境的需要。在今后的深化改革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李克强.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8-03-06(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8-03-01(10).
[5]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6]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4-13(2).
[7]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