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平碉楼里的时光往事
2019-06-11
碉楼的前世今生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正值兵荒马乱的年代。一批生活在动乱中的开平人,怀揣着淘金梦乘坐两个多月的船,开始了一段海外谋生的艰辛旅程。对于在异国他乡谋生的人们来说,衣锦还乡,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是最大的心愿。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他们实现了这一梦想,带着从海外积攒的财富回到家乡。
这些财富也招来了土匪的惦记,甚至直接上门抢劫,令人惶恐不安。这时,原本要买地建房、光宗耀祖的华人华侨大多将房屋建成了“碉楼”样式,保卫家族安全。其实碉楼原型在明朝就已出现,但兴盛起来则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据统计,当时开平就有超过千座碉楼,鼎盛时期超过3000座。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总面积为1438亩,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地自力村碉楼群、马降龙古村落和立园。
目前自力村有碉楼建筑9座,村内传统民居和碉楼和谐分布,错落有致,村中荷塘点缀,独特的乡村韵味以及碉楼背后的故事,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的到来;马降龙古村落的7座碉楼和8座别墅皆建于20世纪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25年由南安村29户村民筹建的天禄楼;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建的花园别墅,以《红楼梦》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巧妙地将古典园林韵味与欧美当代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融会贯通。
对于当地人来说,碉楼是有温度的,是可让人亲近的,不仅因为它的乡土气息,更因为它与周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乡亲们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围着碉楼嬉戏,老人们坐在楼边的榕树下打麻将。碉楼之于他们,是从小到大生活和记忆中的一部分,是乡村历史的见证和传承,这种朴素的情感并不会因为碉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变得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