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11潘雪峰
潘雪峰
【摘要】 新课程改革以后,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教育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其目的是通过分层次、分目标、分主体等方式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基础理论阶段,各班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数学素质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和推广分层教学理论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简要描述了分层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重点举例阐述了分层教育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应用
引言
小学生刚开始认识数学知识,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并没有很好地发育,在数学学习中难免存在一些困难,而小学生之间学前教育水平不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因材施教,运用分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作用
1. 有利于契合新课改要求的因材施教理念。
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生健全的学习性格。
2.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区分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本身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研究各种问题,通过分层教育等方式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汇总多种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将授课对象加以分层。
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分析差异,将学生区分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主体层次。A层次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主动接受新事物;B层次学生思维理解能力一般,但呈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C层次学生学前知识量相对不足,缺乏学习信心。
2. 将教学目标加以分层。
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A层次学生,教学目标是在巩固教学大纲知识层面上,拓展其知识水平;针对B层次学生,教学目标则是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完成大纲要求的主体内容即可;针对C层次学生,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概念,理解大纲主体知识,会简单的应用。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时,大纲要求学生能理解和熟练掌握20以内连加、连减。针对A层学生,教学目标应设为要求学生能在一个课时熟练掌握20以内三个连加连减,并做到举一反三,掌握4个甚至5个以上的连续加减法;针对B层学生,教学目标则是通过一到两个课时掌握公式和计算方法,尽量降低错误率;针对C层次学生,则要求学生利用两个课时学会20以内连加连减公式,会读写,错误率可逐步减少。
3. 将教学内容加以分层.
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立足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对于A层次学生,因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重体现逻辑性、综合性和灵活性。其目标是拓展学生知识层次,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针对B层次学生,教学内容在安排上应当以完成大纲要求为主,酌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难度,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知识层面;针对C层次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基础概念和公式,要求学生能够记忆课堂知识,利用公式和方法进行简答的练习作答。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上册《元角分与小数》时,针对C层次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元角分和小数,当在生活中看到能正确读出并能简单运算即可;针对B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能画出见过或者想象中的元角分,能够举例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并加以解釋;对于A层次学生,不仅要求能举例和解释课堂之外遇见的小数,还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课堂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此,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例如模拟超市游戏,通过顾客和收银员的交流来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再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下册《分数》后,复习时,教师针对A层次学生安排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可以准确表达分数所代表的含义,给出一组图片,学生可以准确地将图形分成1/2,1/3,1/4等;对于B层次学生则要求学生掌握分数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针对C层次学生则要求学生可以认识、读写分数,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即可。
4. 将课后学习任务分层。
学习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课后学习,因此,课后学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应用。课后学习以课后作业和社会实践为主,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应当在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体现,例如自己动手做数字和图形的模型等;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可将作业难度设置为难易均等,并鼓励学生尝试更难的题目;对于C层次学生,课后作业以复习课堂知识为主,对于接收知识慢的学生,教师应个别指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应顺应新课改要求,因材施教,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分层教育法能够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依据个体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锋.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小学), 2017(5).
[2] 邵颖.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 2016(10).
[3] 黄光睿.分层——注重个体差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外交流,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