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长久的学琴动力
2019-06-11周海宏
周海宏
首先,我们通过一则孩子吃饭的例子,看看习惯的意义所在。有一天,我在一个餐馆里,看见一个母亲喂孩子吃饭,这个孩子已经有七、八岁了,母亲追着这孩子喂饭,孩子在那里玩,隔一会儿母亲给孩子嘴里面喂一口饭,有时候母亲把饭往孩子嘴里送,孩子一扭头,不吃,还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为了吃一顿饭,把家长累得够呛、气得够呛!
我们大家都见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连一些最基本的行为都得让家长操心,都得人催着,看着,甚至替他操办,特别累人,而有些孩子特别省心,不仅仅日常生活所有的事情可以自理,学校的课业全都不让家长操心,该做什么,到时候自己就自动去做了。每一个家长、老师都知道,一个好的习惯对教育及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上次我讲过这个例子,中央音乐学院电视台采访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一个琴童家长,一个孩子在学琴的时候,等着妈妈给翻谱子,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学琴这么长时间,连翻谱子的习惯都没有。这样的学琴状态,怎么可能从事音乐专业呢?大家想想,学琴是孩子童年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最复杂的、也是最困难的教育,好的习惯在学琴活动中特别重要。如果你要是碰到这样的孩子,到点就练琴,练完琴就干自己的事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就非常的轻松。如果这样一个小孩学琴的活动就跟吃饭的孩子一样,必须得揪过来按住强迫去练,一会儿跑了又拉过来练琴,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家长稍微一走神,孩子就要开小差,这样的状态,不仅学琴本身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会使家长疲惫不堪,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一直在强调要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强化学习动机。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家长每天都那么关注孩子的行为,孩子随时都需要关注、需要鼓励,需要快感反馈,学琴行为才能够持续下去,那家长不是太累了吗?任何学习、工作,都必须要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否则势必都是难以为继的。
习惯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教育中有两件事,都是比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一个是动机,一个就是习惯!好的习惯意义在于,它不仅仅对孩子学习的自立、自主很重要,从功利的角度,好的习惯从“孩子”的角度看,不需要太多的意识的关注,它减少了孩子精神能量的消耗感,减少了孩子自身的心理疲惫与被压迫感。从教育者的角度看,习惯一旦养成,对行为动机的水平要求低,也就是不依赖太多的主观努力,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减轻了家长的时间、精力的负担,使得各方都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达到孩子发展、成长的目标。这就好像小孩上幼儿园、上小学,一开始很费劲,习惯以后,变成每天的固定重复行为,家长就不那么感觉费劲了。
其实大家刚开始参加工作,要正点起床上班,挤车、换车、走路,一开始也是很有痛苦感,一旦形成习惯,到点就上班,习惯成自然,就没有一开始那么多痛苦。
各位琴童家长想一想,在学琴这样一个漫长的学习活动当中,如果日常生活当中不形成好的习惯,学琴活动是很难长时间持续下去的。因此,我们要把习惯的养成放到孩子“可持续性发展”高度上来看待。
我们在前面动机的时候,讲过这样的理念:和具体的学习内容相比,动机就象是西瓜,学习内容就像是芝麻,这个轻重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习惯与学习过程中的具体目标,习惯的养成是西瓜,具体目標是芝麻。
当习惯的养成,与当前的具体学习目标发生冲突时,如果仅仅考虑要完成当前的目标,那就好像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好像是,小孩已经长到可以自己吃饭的时候,到点不吃饭,如果家长迁就孩子,去喂饭,而孩子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那么,表面上这顿饭吃了,孩子今天不会饿,但是,这是芝麻,拣了这个芝麻,不仅仅妨碍了孩子养成良好吃饭的习惯,而且妨碍了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立意识的发展,这就是丢了西瓜。
家长为孩子收拾书包,检查作业,这些行为,防止了孩子一次被老师批评,但是妨碍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属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但是为什么大家都重视好习惯,却有那么多孩子没有好习惯呢?中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如何能够规避这些问题,有效地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呢?下面我们需要了解与习惯养成相关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要先弄清什么是习惯。习惯是因重复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自动化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倾向。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原因:重复强化,这就是“习”的过程。二是结果:形成了模式化的心理与行为的自动化反应倾向,也就是“惯”。所谓的模式,就是一个行为出现后,后面总会跟着一个既定的行为,就像排练过一样,自动的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因此,习惯会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
因此习惯的养成,就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重复,二是强化。单纯的重复本身就有助于习惯的形成,比如,大家都看过卓别林著名的电影《摩登时代》,工人因每天重复一个拧螺丝机械的动作,结果形成了习惯,见到螺丝帽状的东西就要拧两下,造成了很多笑话。我们每天重复的习惯行为,往往都是由于不断重复,日积月累后,就行成了习惯。但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二点“强化”。我们这里所说的强化,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指重复本身就对记忆与习惯有强化作用,但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二层意思,是指快感反馈对动机的强化作用,由于动机的强化作用,而产生的对行动重复发生的推动作用,进而产生的对习惯形成的促进作用。
我们凭朴素的判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快感强化是促进习惯形成的催化剂。请大家注意,这是所有习惯,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形成的原因。要想形成好的习惯,一方面,要有重复,另一方面,要伴随快感反馈;要防止形成坏习惯,一方面,不要重复,另一方面,不要让坏行为伴随快感反馈!重复的问题,不用解释,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快感反馈的问题,我这里还是要再强调一下,“快感是需要获得满足时的感受!”因此,哪里有需要的满足,哪里就存在着快感的反馈。从这个意义上说,快感反馈简直就就是防不胜防!孩子的许多坏习惯的形成,可能都包含着家长意想不到的快感强化的催化作用。下面我来给大家讲快感催化作用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坏习惯养成的例,一个是教学中防止形成坏行为习惯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骂人的孩子的例子。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这孩子刚刚4-5岁,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爱骂人,骂特别脏的脏话。有一天,家长把他带到了单位的办公室,孩子就在一张办公桌上写写画画,这时一个同事过来,看到来了一个小朋友,就想表示一下喜欢,结果这个一直在那趴着写写画画的小孩,突然抬头就骂了一句特别特别脏的脏话。搞得被骂者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也非常不好意思,后来这个家长说,这孩子就有一个坏习惯,一见到生人,总爱骂人。怎么说都改不了。从习惯形成的原理上,我猜测,也许是在孩子最初学会说话不久的时候,听到了别人说骂人的脏话,他就像鹦鹉学舌一样,学了一句,结果,大家听了,特别惊奇:“呀,这么小的小孩,就会骂人了!”成人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让这个孩子感受到了,自己这个行为产生的巨大的效果,从而产生了很强的快感体验。孩子学说过很多词,但是这个词引起外界的反应最强,说这个词,自己对外部世界产生的作用力最強,使他产生的快感也就最强。他的这种快感,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成就感体验带来的快乐。于是,他就要重复这个行为。结果,正如他所料,每次他说出这个词时,都会引导周围人们的巨大反响,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巨大的成就。家长可能会制止他,警告他,“以后不许骂人”但是,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背后包含情感色彩孩子是很敏感的,他知道家长是爱自己的,家长这个不允许的警告所产生的威胁的强度,远远不及他在成就感体验中获得的快乐的强度,而家长对他的特别关注与特殊的反应,正好证明了自己的力量,而这正是他需要的,于是乎,表面上家长以为自己在制止孩子骂人的行为,实际上,家长的反应强化了孩子的成就感体验。其实,孩子的恶劣行为,在这种快感反馈的催化下,经过几次重复强化之后,坏的习惯就有可能形成。
第二个例子,是防止孩子形成坏习惯的例子。我曾经给我们学校附中初三的孩子上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欣赏课,这些孩子中,有一些个性特别强,其中个别同学,是那种叛逆倾向很强的孩子,在第一次上课时,上课的时间已经到了,我已经开始点名了,这时进来两个男生,穿着背带裤子,背带不挂在肩上,进门的时候,两个人勾肩搭背,瞥我一眼,坐在第一排,歪坐着,很挑衅的看着我,点到他的名字时,答“到”时发出怪声,引起全班一阵哄笑,我对他的怪异的答到声,没有任何不同的反应,继续点名,然后开始上课,我上课的时候,眼晴会不断地扫视学生,对这个孩子与任何其它孩子完全一样,也很正常地,时间不多不少,与其它同学都完全一样,他的任何行为,我都不给任何特殊的关注,提问的时候,也很正常地向其它所有同学一样,叫他回答问题,不管他做出什么与众不同的行为,我都像司空见惯一样,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我对他的尊重与一视同仁的态度,使他的行为没有获得任何他所希望反馈效果,很快,他就不再玩那些吸引人注意的把戏了,在这个班上成为一个很正常的孩子,但是我听说,他在其它班上是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其实孩子闹、捣蛋、顶撞教师、出怪相,这些不良的课堂行为,背后都包含着需要的满足,这个需要,主要就是“成就感需要”与“优胜需要”,获得人们的关注有成就感,敢于挑战权威,有优胜感,而教师的愤怒、同学的哄笑,家长的当众责骂,所有这些激烈的行为反应,都给孩子带来了快感的反馈,让他感觉到了我是与众不同的人,我是有力量的人。
习惯的模式化与自动化:可能许多家长、教师都不把孩子的某些行为特点当成习惯。其实,回到习惯的本质:习惯是在某种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倾向。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人的大多数行为都属于习惯性行为。下了学,一进家门,放下书包,喝口水,开始练琴,这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行为反应。放学进家门就是一个特定的情境,放下书包,喝口水,就开始练琴,就是一个模式化的行为反应。一进教室,看见老师就是一个特定的情境,在老师面前耍怪态,吸引同学与老师的注意,做出点挑衅的姿态,表明自己的力量,也是一个模式化的行为反应,我们会发现,有时脱离了特定的情境后,模式化的反应就没有了。比如,一个在学校很调皮、令人头痛的孩子,见到钢琴老师的时候,非常懂事,非常乖,你一点都想象不出来,他在学校他会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习惯的问题也当成坏习惯来防止,也正是由于人们不了解习惯的本质,才会把孩子的一些问题看成是坏习惯。比如,孩子在读谱的过程中,出现了错音、错节奏、升降号错等等,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的注意分配有问题,不知道该注意些什么,而不是孩子有出错音、错节奏、不看调号、临时升降号的坏习惯!许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写错字,数学题忘写了一个符号的时候,都会说,你现在不注意,将来就会形成粗心的坏习惯。了解了习惯的心理实质后,大家就应该不那么紧张。只要孩子不反复重复强化一个固定动作,特别是没有快感来强化这个行为模式的形成,是不会形成“习惯”的。从另一个角度讲,纠正坏毛病,也不等于就是培养好习惯,坏毛病纠正了,是坏毛病没有了,但是要想形成好的习惯,还是要从习惯养成的原理出发去训练。
了解了习惯的本质与特征以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讨论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防止与戒除坏习惯”的问题了。下一期的文章中,我们谈谈如何培养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