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三种流行唱法版本的对比分析
2019-06-11徐倩
徐倩
【摘要】《在水一方》是一首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是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代表作。这首歌曲曾被人翻唱了诸多版本,其中以邓丽君、李健、韦唯所演唱的版本最具特色。在人声与配乐的关系方面,
邓版水乳交融、李版主次分明、龚版先抑后扬,分别构成浓情蜜意柔情;痴情不悔温情;望而却步悲情三种音乐形态;在演唱风格方面,邓版娇灵柔婉 ,李版温润缥缈,韦版深沉炽烈,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音乐形象。
【关键词】《在水一方》;邓丽君;李健;韦唯;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在水一方》这首歌曲歌词采自《诗经·国风·秦风》的《蒹葭》。1980年邓丽君翻唱此曲被广为流传,至今被众多歌手翻唱,最具特色的翻唱版本便是温润缥缈的李健版,深沉炽烈的韦唯版。
一、歌曲文本分析
《蒹葭》是诗经中流传较广泛的一首诗词,《在水一方》的歌词取材于此,由琼瑶作词,林家庆谱曲。这首歌是琼瑶1975年时为她的电影《在水一方》所作的同名主题歌,江蕾原唱。于1980年,邓丽君翻唱了此曲并发行了同名专辑。
《诗经·蒹葭》是中国古典文学最古老最著名的爱情诗之一。台湾音乐家林家庆,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人。由琼瑶作词、林家庆作曲、邓丽君演唱全曲由较单纯的音乐材料组成,为带再现二部曲式。前奏(4)+A(16)+B1(8)+B2(8)+间奏(8)+B1(8)+B2(8)+结束句(8)。本文不做全曲分析,仅对A、B各段特点进行阐述,分析。A乐段由16个小节组成,段内多次出现三连音多达6处,且都处于单个字上,连续三音上行或连续三音下行,似少女内心忐忑羞怯,犹如思绪万千却欲说还休。B1段第7、8小节“道路又远又长”之“路”字与“又”均出现了五度的大跳,体现了寻觅伊人之路的漫长曲折且坎坷,却也体现了不畏艰难险阻那坚定不移的心。最终,结束句提取A段素材,重归于平静好似女子对水低低私语,呈现一片平静温婉的景象。后两个版本根据歌手自身演唱风格和嗓音特点而作,虽风格挣脱出邓版的束缚与其风格迥异,但曲式结构并无太大变化。李版将全曲最后一音由主音改为在五音上结束。李版与韦版均在间奏华彩段落,加入自身的炫技部分。
二、编曲配曲对比
编曲配器是一种“将乐谱形式的歌谱通过和声、乐器上的编配,使其以听觉形态表达出来的作曲方式”。三个演唱版本《在水一方》皆为林家庆作曲,意境朦胧,旋律舒缓悠扬,以不同的编曲配器呈现为歌者独身而做,构造出独有的听觉形态。
邓版为明显的西洋风格,前奏弦乐长号及钢琴问答式交织,连串音阶下行,以下行琶音收束来总起第一句。首句以极简的钢琴分解与柱式和弦衬托在低声部,第二句以吉他和双簧管对话式应答,音响及形式都极具六、七十年代音乐伴奏的特点。“我愿水流而下”连续三个八度上行,如水流远走。结束句伴奏又以钢琴分解与柱式和弦呈现,与曲首遥相呼应。整曲的伴奏乐器虽多达5种却并不显喧闹和嘈杂,交叠穿插出现,编排的十分合理,完美辅助与衬托每一句每一段音乐情绪;描绘的是琼瑶笔下一个怀揣悸动与忐忑,羞怯又甜蜜,静盼伊人的少女。
李版为西洋风格加少许民族风格配器,整曲较为朴素简洁,且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中国古典音韵与西洋器乐的完美融合。前奏合成器音色bell pad与吉他笛声相互交织呈现出白雾笼笼的静谧感。前部分以钢琴分解和弦,中间部分华彩段钢琴音阶、琶音流动,10小节的弦乐声部疊加,云谲波诡又云卷云舒,后半部分加入人声伴唱部分增加音响的厚重感,从乐器种类与伴奏织体上都将音乐氛围推向高潮。曲终处喧嚣尽收只剩钢琴为之伴奏,最后结束在五音上给人以不完满之感,如“伊人的那种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即的行迹, 与早晨河边那种凄清朦胧的景色, 以及主人公内心这种凄迷的情感状态, 糅合成一种如梦如烟般的迷离境界。
韦版为西洋风格,全曲观来音乐情绪先抑后扬,前奏前四小节高音区钢琴分解和弦与后四小节小提琴声缓缓奏响,如水流与水底青荇嬉戏交织。前部分以人声为主,钢琴配乐为辅,伴奏都没有明显的层次感,却正好与人声平缓、洒脱的声音相呼应;中间部分鼓点骤起女声多声部加入与弦乐交叠上行,后四小节电贝斯层层叠入,8小节内音乐情绪,旋律,力度逐步上涨推向高潮,炽烈豪迈之感喷薄而出,辅助她释放出韦唯声音最真实的本色的魅力。最后两句又重归于平静,伴奏减轻为人声做出了恰到好处的烘托效果,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意境和凄婉的情调。
三个版本的配器编曲及其所展现出的情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人声与配乐的关系方面,邓版水乳交融、李版主次分明、龚版先抑后扬,都各有其特点。在呈现出的情感方面,邓版表现的是甜蜜却又不安悸动的柔情;李版表现的是不论得失依然守候的洒脱温情;韦版表现的是可望却不可及的寂寥悲情。
三、演唱风格对比
三个演唱版本《在水一方》的歌词,旋律相同。
邓版温婉柔美,轻声细语般的诉说,声音圆润委婉,其独特的“气声唱法”,邓丽君在演唱时,声音具有明显的气流感,流动不僵硬,用气托着声音,气息在前,声音在后,声带不完全闭合,松弛不拘束,把歌曲诠释得婉约柔情,十分具有感染力。咬字方式“我愿逆流而上”之“我”字头咬的很小,逐渐打开。体现了一种既想承认、又想掩饰、羞羞答答、欲说还休、甜蜜却羞怯且无从把握的复杂心态。
李版温润缥缈,深入浅出的吟唱,他的音乐是具有人文情怀的,具有慵懒忧郁的气质,声音浑厚充满磁性,具有金属质感。李健气息流畅,声音腔体位置稳定,自然娴熟的运用头腔共鸣。“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中“茫茫至有位”声断气不断,在放松的状态下依然使断句不露痕迹,收放自如。可见李健对气息运用的功力炉火纯青。中间段连续8小节“啦”无歌词旋律吟唱,高音部分使用假声,带上些许头腔共鸣使声音听起来空灵缥缈,中低声区浑厚温润,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细细听来,令人为之沉醉,温润柔和却又不失力量。他不悲不喜,满腹深情,痴情只待伊人来到。
韦版深沉似海,相较之邓丽君轻灵甜美的嗓音,韦唯的声音似经过岁月风霜的打磨浑厚低沉,细细听来有种淡淡的沧桑无奈之感。前两句行腔,慵懒随意,“我愿逆流而上,找寻他的方向”之“找”字,“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之“佳人”用气声叹出那是对“伊人”求而难得的深深寂寞与惆怅的哀伤情怀。后半段旋律,音乐情绪上扬,“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字字音音强力度的、呼喊般的高音来达到情感的宣泄,此时才展现出她声音最具魅力的部分,浑厚且具有张力,展现了她独特的歌唱风格和声线。她不是站在聚光灯之下,而是站在迷雾浅滩旁,苦觅知音,面水而唱。随之声音,行至水中央,行至情深处,忧伤淹没膝盖,柔软且凉。
这三个版本的《在水一方》所构建的音乐氛围与形象都具有其各自鲜明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邓版悸动期盼的思念,所描绘的是琼瑶笔下痴情的女子;李版温柔洒脱的痴情,所展现其实是本真的自我;韦版内敛炽烈,所塑造的是“诗经”最纯粹的“蒹葭”。“蒹葭”中升华的在水一方不是甜的,不是柔情蜜意的,应是涩是苦的。不同的歌手对同一首歌曲因自身的经历及对音乐的感受会有不同诠释,从作曲者到歌者再到聆听者,每一次对音乐的感受都是音乐的华丽转身,都是对音乐的再度创作,正因有了这样的蜕变,才使得音乐多变多元,精彩纷呈,魅力无限。
综上所述,邓丽君、李健、韦唯三位流行音乐歌手演唱的《在水一方》具有明显的风格差异。邓版 娇灵柔婉;李版温润缥缈;韦版深沉炽烈。
参考文献
[1]李映秋.傅雪漪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与古曲演唱体会[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
[2]贺小花.千年的穿越 永恒的经典[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7.
[3]赖光享.浅析三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处理[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