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11陈小兰
陈小兰
有人曾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网络化的世纪”。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知行为。身处信息社会之中的教育也迅速地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教育时代。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世纪的教育新使命: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新一轮的国家课程改革明确倡导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并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着新的发展动力。各级学校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建设校园网络环境,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优质的信息教育资源的海洋中遨游,让教师能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智慧从教。
但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不少老师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选择。由此,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目的有效整合,就成为了一个很现实、很迫切的问题。在此,我就以自己所从教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些我自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果导入新课时,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这将会给教学新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恰当的利用电教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便可创设出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情绪感染,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带着新颖和好奇的心情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明的足迹》时,播放四大文明古国的资料视频,激起学生对远古时代历史和故事的兴趣,为授课打下铺垫。再如讲我国的人口问题时,用黄宏、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中的片段做导入材料,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求知的欲望瞬间被激发出来,达到了激趣、导学的双赢效果。
二、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思品课中有许多重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法律时,可根据内容选择播放视频:“全国人大会议表决立法”“警察抓捕罪犯”“法庭审判罪犯的画面”“宣判大会的画面”等,让学生观看,并讨论思考说明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明析结构,提升认知
思品新课程强调“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强调“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体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教学中讲到意志品质的磨砺时,请两位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分钟“蹲马步”,让学生感受意志;通过学生回忆和交流生活经历,帮助学生寻找自身意志品质,探讨坚强意志的培养方法;播放视频:刘梅同学10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与疾病顽强拼搏的动人事迹,让学生体验意志坚强的真谛。通过为朋友、同伴写赠言,让学生传递坚强。在多媒体演示中,我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体验-回忆-感受-学会-传递”醒目的标题,把意志品质的磨砺清晰的展示出来。以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引领学生在“成长中的我”中积极寻找、探究,知识结构清晰明了。切合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我们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从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关键是利用其多媒体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收集补充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命需要呵护》的过程中,利用课件让学生胎儿在母亲子宫生长发育的三维动画,让学生感受的生命的成长,通过动画X染色体的精子和Y染色体的卵子的结合,让学生懂得性别的决定,关于生命的孕育,还有许多奇妙的问题,让学生课后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课堂再交流,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通过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营造品德与社会课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总之就是在实践中整合,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实现整合发展,效益最大化。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在授课结束时,运用教学媒体,把课文中正确的行为方式方法通过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总结归纳,对学生进行正确行为要求的指导,示范榜样的演示,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提高行为指导的感召力,将“导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落实课文的行为目标。有助于《思想品德》课终极目标的实现。
在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把电教设备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也不是教师利用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用电教设备提供的信息技术激活《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转变学生以往接受式和枯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作为正处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与创新并举时代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以敏锐的视觉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这一崭新的课题,在不断实践中去把握、创新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