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挝 过最传统的泼水节

2019-06-11黄月芬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泼水佛像老挝

黄月芬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山水相连,90多个民族依河而居,尽管各国的历史、语言、风俗和信仰各具特色,建筑、风情、服饰与文化各不相同,但他们却饱含同样的热情去庆祝一个共同的节日——泼水节。与泰国、柬埔寨、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老挝的泼水节也在每年公历的4月13~15日(或14~16日)。

泼水节期间,因各国传统与自然条件各异,他们的庆祝方式也别具一格。看老挝庆祝泼水节,能深切地感受到老挝人民崇佛尚礼的传统和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

辞旧迎新的重要三日

老挝的民间节日大都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泼水节也叫“宋干节”,这是老挝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也有辞旧迎新的意思。

泼水节在老挝叫“Pi Mai Lao”,在为期三天的泼水节中,第一天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清晨,寺庙里的和尚们便开始清洗大殿、打扫院落、修剪树枝、在庙檐和院墙上挂上红黄相间的缎带,忙得不亦乐乎,只为迎接这个隆重节日的到来。随后,寺庙里的佛像被请下神座,以便人们举行神圣的浴佛仪式。在部分地区,人们还会恭请佛像绕城一周,绕城结束后人们才开始拜佛、举行拴线仪式等节庆活动。

节庆的第二天是“空日”,即非旧年,也非新年。这一天,人们习惯打扫房屋,老人不让年轻人睡午觉或者熬夜到凌晨,认为这样会生病。这时的老挝,街道上开始出现一波波极具特色的文艺表演,拜佛、浴佛、拴线等仪式依然持续着。

而节庆的最后一天则是新年的开始。午后,寺庙的佛像被送回原位,信众们去庙里听经,最后寺庙开始燃灯,标志着新年庆祝结束。在这三天中,随处可见人们相互庆贺、互道祝福,让圣洁的水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与不快,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事业顺利。

在这三天中,随处可见人们相互庆贺、互相祝福,让圣洁的水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与不快,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事业顺利。

泼水节的仪式感

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绝大部分老挝人都信奉佛教。因此,凡属重大节日, 人们都自发地前往寺庙斋僧。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糯米饭、水果、荷花、香烛等,拿到寺庙里去布施给僧侣,并虔诚地接受僧侣们的拴线、诵经与祝福。

泼水节最隆重的活动当属浴佛仪式。从泼水节第一天开始,人们一大早便穿着节日的盛装,将阿勃勒花、占芭花、万寿菊、姜黄、马蜂橙、香水等鲜花准备好,并放入装着清水的钵中,制成用于浴佛用的“圣水”,随后到寺庙里去给佛像沐浴。信徒们则会事先准备好供品摆放在佛像周围,然后围着佛像坐下,高僧便开始颂经、祝福。最后,人们用鲜绿的树枝蘸着“圣水”,往佛像上滴洒,并接住流下来的水,擦在自己的额头和脸上,祈求“圣水”洗净灾害疾病,换来幸福安康。有的则把浴过佛像的水收集在容器里带回家,洒在家人的身上,为亲人祝福。

拴线仪式则是老挝特有的一种祝福仪式,一般在重要庆典、迎接贵宾、亲人出行等重要日子举行,更是新年庆祝活动必不可少的仪式。举行仪式时,人们先在地上铺上席子,席子中央放一个高脚大托盘,托盘中间竖立着一个用芭蕉叶编成的尖塔,塔四周插着鲜花串,并插上一些拴着一根根白线的竹签。老挝人把这套设施称为“巴席”。当一切准备就绪,人们便盘腿坐在巴席周围,手牵着从巴席上挂下来的白线,同时,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始诵经祝福,声音抑扬顿挫。据说,他的祝福可以通过手上的白线传给每一个参加仪式的人。诵经结束后,长者从巴席上取下白线,为客人们拴在手腕上。拴上的线要经常戴着,或者至少戴上3天,因为它蕴含着深厚的友谊、真挚的情感以及美好的祝愿。

Tips

浴佛活动均在寺庙举行,因此要穿着整齐,上身不露肩膀和肚脐,下身不露膝盖以上,当地人一般都穿传统的老挝服;

尊重当地习俗,进入寺庙不要大声喧哗;部分寺庙的主殿不允许拍照和摄像,应自觉遵守;

与僧侣合影需征得同意,并保持距离。

集体狂欢“撒个泼”

当虔诚的浴佛活动结束之后,真正的泼水环节便开始了。老挝最传统的泼水礼仪是使用被鲜花或天然香料浸泡过的清水,轻洒在人们的头部及肩部以示祝福,祝愿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挝泼水节也增添了许多现代气息,为了过足“泼水瘾”,人们想出了诸多花样,从用锅、碗、瓢、盆的相互“撒泼”,发展到用玩具水枪彼此“扫射”,满大街的陌生人,因为这个特别的节庆活动,彼此建立起了善意与快乐的连接,到处可以听到一句“Sok Dee Pi Mai”(意为:新年快乐)。

在家里庆祝的人们会准备食物和永不缺席的“Beerlao”,有的则会现场烧烤。大街上,几乎家家店铺都播放着老挝的摇滚乐,随着震耳欲聋的乐曲,人们载歌载舞,一邊泼水,一边吃喝。青年男女和儿童往往是泼水的主力军,很多年轻人站在路边,身边放着一桶水,手里拿着水瓢,看到路过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或行人,便给泼上一瓢;有的干脆拿着水管,对着行人、车辆猛冲一通;有的乘着“皮卡”车在街上漫游,车上放着水桶,遇到行人,便一瓢泼去,引来一片欢乐的笑声。这期间,平时文文静静的老挝人,也变得疯狂起来。

当人们在相互泼水以表达新年祝福之前,庄严而神圣的游行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泼水节期间的每天下午两点,由僧侣方阵领头的游行队伍会从寺庙出发,沿着大街缓缓而过。僧侣赤脚行进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是“大战”前的宁静,预示人们:泼水的狂欢在下一刻即将到来。

Tips

基本礼节是不泼老人、不泼执法人员、不泼孩子;

禁止使用脏水、有色水泼洒他人,禁止投掷冰块;

泼水节期间,全城都浸泡在水里,难免湿滑,特别是在行车的时候,注意出行安全;

提前准备防水手机袋、防水相机包等防水装备;

泼水节未正式开始时,聚会只能泼泼亲朋好友,千万不可泼街上的陌生人。

“千佛古都”的狂野与浪漫

靠近湄公河一带,往往最能感受到狂欢的氛围,这里是外国人与年轻人的聚集地,音乐、舞蹈、啤酒随处可见。而位于湄公河与南康河交汇处的“千佛古都”——琅勃拉邦,将迎来异于往常的喧闹与繁华。

在新年期间,老挝各地均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美活动,参加选美的姑娘有可能成为一年一度的新年老挝小姐。这其中,以琅勃拉邦的“宋干小姐”选美盛会最为隆重,盛会将评选出7名美丽的少女参加新年游行活动,她们象征着老挝传说里国王的7个美丽女儿。在游行的时候,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宋干小姐身着盛装,参加浴佛、花车巡游等各项重要活动,为人民祈福,这也成为游行活动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与邻国相比,老挝的泼水节显得有些“低调”,或许正因如此,这里的泼水节显得更为传统。赛龙舟就是节日的保留项目之一,每年临近泼水节,各個单位、村寨就会组织一支属于自己的赛龙舟队伍参加比赛,同时也把闲置了一年的龙舟抬出来修理刷漆,装饰一新,力图在外形上就能盖过其他参赛的龙舟。

风情南旺舞

每当夜幕降临,大家开始依依不舍地清理泼水战场,收起水管、水桶、水瓢和水枪。换洗后,继续喝酒、跳舞、欢歌,又是一场狂欢。

老挝人民喜歌乐舞,最著名的民间舞蹈称作“南旺舞”(Lam Vong),意译为“圆圈舞”,这是一种集体舞蹈,在老挝人的生活中无处不见,特别是在民俗节日中,凡有游行活动,如泼水节等,都有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合着象脚鼓和伴奏乐器的节拍,跳着南旺舞随队行进。

南旺舞古朴、自然却不乏端庄、文雅。它的动作适中,男女舞伴若即若离,身体互不接触,体现着老挝民族传统的社交模式。在泼水节期间,部分群众打扮成小丑的模样,敲锣打鼓,到处跳舞游行,做出各种滑稽动作,自娱且娱人。到了夜晚,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就会随着节奏轻快的乐曲舞动起来。这时,男女面对面,女子在外圈,男子在内圈,跳舞者以手指、手腕和肩、臂相配合,分别舞动双手,动作柔软、优美,每向前走三四步,即用脚后跟轻轻地顿一下,然后继续前进。这是南旺舞中一般的舞蹈动作,有的舞者会随着歌词的内容做一些特殊的动作,创造性极强。

夜晚,部分地区还有“放高升”的活动。“高升”是一种土火箭,长1~2米,绑在长长的竹杆上,架在大树或专门搭起的木架上。点燃后,火箭冒着浓烟升上空中,直到火药烧完为止。此时,这里的“高”与中国的“高”寓意相似,人们都企盼着年年“高升”。

猜你喜欢

泼水佛像老挝
佛像面前的 菩萨
泰警方呼吁民众理性泼水
“中国优秀电影走进老挝”巡映活动落幕
泼水咯
泼水狂欢
接吻节
佛像面前的菩萨
关于佛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