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与壮锦 交织千年的壮族风情
2019-06-11黄月芬
黄月芬
绣球,曾是两千多年前壮族先民上阵杀敌的兵器,千古流传,在它更迭嬗变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壮锦,在新中国解放后曾一度陷于外来机织品的冲击和后继无人的困境,后来它又是如何发展成为一座城市的民族技艺?
一针一线,爱恋缝在绣球中
一针针缝,一线线挑,爱恋缝在绣球中,相思藏在妹心头,阿妹的心思哥知道,绣球好抛又难抛,阿妹的心思哥知道……
绣球,作为壮乡的一种文化符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兵器,由青铜制成,史书上称其为“飞砣”。后来,能歌善舞的壮族人逐渐将飞砣改为绣花囊,相互抛接娱乐。广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谷物等农作物,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和面料,外面绣上吉祥喜庆的各种图案。将绣球抛出,寓意将情感的种子抛给对方,祈求爱情能像谷物一样得以丰收。
据考证,绣球由早期的绣花囊演变为花状球形并绣有图案,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互动融合的结果。宋朝末年,随着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特别是汉族刺绣工艺的传入,汉壮工艺合流,大约到明代,已具有现代绣球的雏形。宋代以后,壮族以绣球传情求偶的风俗便屡有记述。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伟志飞砣。男女目成,则女受砣而男婚已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绣球已不仅是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更是演变成了一种寄托美好情感、象征美好寓意的吉祥物。抛绣球活动也发展成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中国的“绣球之乡”
广西靖西,这座中越边境上的小城,是壮族聚居地,壮族人口占99.4%。自然而然地,与铜鼓并称为广西三大民族文化元素的壮锦与绣球,成为了这里颇负盛名的民间产物。
靖西旧州镇依水而建,青石板路两旁是一排排木门雕廊。农闲午后,家家户户门口都坐着缝制绣球的女子,绣球的艳丽色彩与老街的古朴气质相互交融,宁静和谐,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绣球之乡”。
旧州手工绣球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旧州有2300多位村民,其中一半人从事绣球制作。这里年产绣球50多万只,产值近1000万元。旧州的绣球不仅享誉国内,还远销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以及东南亚等地。
今天的绣球,已融入更多的现代审美元素,一颗绣球,由12瓣花瓣拼接缝合成花球造型,这种造型用当地话来解释,便是男女青年“爱的花,情的果”。红、黄、橙、绿、紫等鲜亮的色彩搭配,让绣球少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奔放。在每一瓣花瓣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以及壮族独特的图腾,自然纯朴又不失趣童之美。绣球中的极品,当属于那“堆绣绣球”,这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采用复线刺绣方法刺绣,所勾勒之物极富立体感。
至今,在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当地人民也有制作绣球、将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友的风俗。泰国人民将绣球视为佛的替身,认为经常佩带有驱邪健体的功效。据文献记载,掸人(在今缅甸掸邦和泰国、老挝等地)、日南郡(在今越南广治省)的壮族与中国古代越人具有深厚的族源关系,这可能是他们都喜爱绣球的缘故之一吧。
红、黄、橙、绿、紫等鲜亮的色彩搭配,让绣球少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奔放。在每一瓣花瓣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以及壮族独特的图腾,自然纯朴又不失趣童之美。
竹笼机上编织的信仰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这是一门传承了2000多年的传统手工艺,它是对一个民族的审美最为生动的诠释。锦者,金也。壮锦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珍贵的代名词。
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也非常悠久。据说,早在汉代,当地就已经产生了“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汉墓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布匹已成为宫廷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就是早期的壮锦。
传统的壮锦以“竹笼机”进行纺制,以棉、麻作为地经、地纬平纹交织而成。随着印染工艺逐步提升,当地壯族妇女从野生植物和矿物中提取色料,染制了红、蓝、紫、黑、黄等颜色的纬线,使壮锦上的花纹图案变得丰富起来。
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纹样,一是以几何装饰图案为主的连续纹样,二是以花卉为主题的复合纹样,三是以吉祥瑞兽为主题的纹样。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蟒龙纹、万寿纹、福田纹、万字菊纹、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多种,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彰显着壮族人民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
在广西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来。”在壮族的文化里,凤是赐福的神鸟,他们相信壮锦图案中的凤能给人们带来祥气;龙是主管农业丰欠的“水神”,寓意着丰收。可见,壮锦上的图案表达的是壮家人那丰富的情感和民族信仰。
靖西壮锦厂,传承民族技艺
靖西是广西壮锦的发源地之一,壮锦带着浓郁的壮乡风情,是靖西壮家人日常生活用品和室内装饰品之一。
在靖西,新中国解放前,从事壮锦的人员并不多,县城仅20多人,此外分散在各乡镇的也不到50人,大多为终身不嫁和吃斋妇女。新中国成立后,壮锦曾一度陷于外来机织品的冲击和后继无人的困境。后来,国家实行民族政策,提倡发掘民间民族工艺品,1956年靖西组成绣织社,1960年改称壮锦厂后,逐渐引进半自动纺织机,招工培训,品种增加了床单、台布、坐垫、壁挂、背带、头巾、披巾、挂包等10多种,花式图案也增加了玫瑰、蝴蝶、熊猫翠竹和民族花边等几十种,产品远销中国港澳、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青睐。2011年12月,靖西壮锦厂被中国国家文化部授予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为全广西第一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多年来,靖西壮锦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壮锦传承人和织娘们将自己对壮锦的热爱汇入丝线,织入布匹,通过各式各样的壮锦产品传递着壮族文化。李村灵是靖西壮锦厂现任厂长,是靖西壮锦的第六代传承人。1987年就进入厂里工作的她,从事壮锦事业已有30余年。纺线,卷纱,拉纱,梳纱,穿棕、穿扣,结花板,每每操作起再熟悉不过的壮锦手工制作流程,李村灵都特别感慨:“编织壮锦全靠手工,织锦人每天都要无数次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说不枯燥那是假的。但是在我心里,传承这项民族技艺是我的梦想,从来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