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2019-06-11房璐姜巍王广羽

知识文库 2019年5期
关键词:设置体育课程

房璐 姜巍 王广羽

高职高专学校属于专科范畴,高职高专体系教学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同時还要面向满足学生的职业技术发展需要,并且向着职业技术的高级阶段发展。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应当围绕着三年级或者五年制大专学生为对象,优化体育课程体系,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1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1.1 体育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主要发针对大一和大二学年开设,共分为2个学年,3个学期,主要由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组成,共计108个学时,其中体育实践课达到96学时,理论课12学时。第一学年主要为体育必修课,第二学年由体育选修课组成。体育课程的目标主要为了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身心素养,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目前高职高专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设置,保证达到相应的学时、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要求。虽然具体课程设置方法与内容上存在调整,总体上落实了国家要求。

1.2 体育课程设置优化方向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积极运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养成学生终身热爱体育的习惯,以及促进学生提升身体素养,并且有效调节学生身心健康,达到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目标。为了更好的适应个性化教学需要,有效的满足不同体育能力水平学生的体育实践需要,例如,有些高职高专尝试打破行政班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注重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个性化需要增强了选修课程。不少高职高专近一步调整了选修课与必修课程的比例,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中的选修课比例不断增加,在必修课教学中也丰富了体育教学项目。学生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且高职高专体育院校还围绕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设置体育课程,运用体育课程达到塑造学生职业身心素质目标。在课程设置方法上高职高专也能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体育场馆,以及地方环境开设体育课程项目。

2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主要问题

2.1 课程缺乏时代感

有些高职高专课程的内容缺乏时代感,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内容较为传统,体育课程当缺乏较为流行的时尚运动项目,传统的体育课程项目不满足学生对休闲体育的向往。传统的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教材较为繁琐,不利于非体育专业学生或基础不牢固学生学习,影响高职高专体育课程质量。

2.2 师资力量较薄弱

还有的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素养不足,现有的高职高专体育教师不满足信息化、广泛化、个性化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不满足高职体育选修课程的设置需要,不能在体育课程中有效的渗透体育文化教学,没能围绕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技术学习需要,有效的传授体育技能知识。

2.3 教学模式较单一

还有的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较单一,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过于传统,体育课程在教学时主要以机械训练为主,没能融入创新性、体验性、项目型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在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个性化互动教学。传统的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强调课程中心论,没能充分的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存在着体育课程缺乏实用性,教师没能有效指导学生的问题。

3 改进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策略

3.1 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为了提高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应当合理的设置高职高专的体育课程,切实从高职高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身心素养成长需要出发,满足学生的职业特殊需要。首先,丰富体育课程,开发符合学生体育兴趣需要的体育课程,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养成学生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其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在体育课程中有效的熏陶学生体育文化,通过团队性的拓展训练课程,集体活动课程等增强学生信心。第三,重点开发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体育课程项目,充分的运用高职高专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整合,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目标。

3.2 全面增强体育课程内容

传统的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体育课程的内容缺乏有效的拓展性,体育课程仅仅围绕着大纲规定的内容开展教学,没能有效的满足当代大学生普遍热爱体育,有体育兴趣和特长特征,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要设置体育课程。首先,应当保证高职高专基础体育课程的严谨性,提高基础必修体育课程的实用价值,能够趣味性的启发学生的体育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其次,开发优化的选修课程,并且研发专项体育课程教材,根据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教学时间短的现实,开发必要的微课与慕课课程,从而满足学生线上体育学习的需要。

3.3 优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提高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达到合理的设置和开展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目标,还要优化改进班级授课的模式,注重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分班教学,以及开展特长专项训练班课程教学活动等。还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养,增设娱乐性教学项目的目标,例如,根据实地情况增强网球、轮滑、瑜珈等课程,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课程活动当中。例如,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互动指导课程,注重发挥体育课程专业促进作用。例如,开发游泳、攀岩、滑雪等课程,实现高职院校校内外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完善的社会型体育课程资源体系。

4 结论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构建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着高职高专学生的现实需要有效增加体育课程项目,实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与现有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有效平稳,满足高职高专学生成长现实需要。

(作者单位: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设置体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自行车的发明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