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民国广元地区的社会生活
2019-06-11王娟
王娟
清末民国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从社会性质,还是民众生活,事无巨细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普通百姓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者,同时也是社会变迁最直观的参与者。民国初期,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确定,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这些都体现在广元地区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尝试从广元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物质生活,及文化精神方面,从总体上勾画出了民国初期广元地区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变迁的图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渗透,是由沿海——沿江——内地这样的顺序次第渐进并逐步蔓延开来的,这迅速的改变了中国社会固有的发展轨迹,使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偏居西南的四川所受到的这场“欧风美雨”洗礼的影响也是滞后的。清末民初川北地区在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与之前的传统社会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种种迹象均表明:“这一时代不是完美和理想的时代,而是一个过渡的时代,充满矛盾的时代,新与旧,中与西,先进与落后,进步与反动,传统与现代并存,反对外国侵略和向西方学习同在,各种矛盾纵横交错,体现出一个极端混乱的时代独有的特色。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莫不如此,中国社会就是在混乱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清末民初,川北地区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是社会变迁最直观的体现。
1 物质生活
1.1 日常生活
以广元人日常生活取货煮饭为例,千百年来普遍使用一种叫“火镰”的铁器。生火时将“火镰”撞击碰撞出火花,然后点燃“火棉”才能生火、煮饭,如此折腾既费工又费时,民国初年,广元才传入一种叫“火柴”的东西,寸长木杆,又称火柴杆,火柴杆一头有黑色药物涂染,数十根火柴杆装于精致的小盒内。需要用火之时,只需取出一根,在粗燥的平面上轻轻一擦,火苗顿出,十分方便,百姓见之,称奇不已,呼之为“洋火”,广元与同时期的四川相比,四川省最早的火柴厂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旅日川商卢干臣在重庆市王家沱开设的森昌泰火柴厂;成都最早的火柴厂——汇昌火柴厂,创建于1904年;川南泸县1907年创建的溥利火柴厂……广元地区民众日常生活尚且如此艰辛,经济发展更是道阻且长。
1.2 交通状况
俚语讲要想富先修路,四川地区自古就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广元地处山区,历史上因境内“山谷连绵”而被命名為“绵谷县”,至清末民国时期广元人民出门远行,仍以步行为主,乘船为辅。以普通百姓出行为例:每天步行约100华里。出门时要带上家里制作的干粮——火烧馍。其馍大小与出行时间长短有关,时间长则馍大,反之则少。饥吃干粮,渴饮山泉,风尘仆仆,艰辛自不待言。商贾、富户出行,乘坐滑竿,按照日行八十华里的速度选好站口,按部就班,晓行夜宿, 到点就餐,到点住宿。以成都出发到广元为例,基本沿用明、清古驿道的走向。民间谚语道:七(天到)昭化,八(天到)广元,三十六天到勉县。20世纪30年代修建的从四川省会成都经陕西宝鸡到达陕西省会西安的省级公路——川陕公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川陕公路通车。川陕公路从昭化县宝轮镇南来,在广元县城嘉陵江对岸的皇泽寺码头上汽车渡船渡江至县城。汽车轮渡只有渡船一只,一次能渡汽车二辆。最初用木驳载运,人力撑浆划船而渡,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汽车轮渡改用机动船旁拖渡河,川陕公路通车后,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暂租广元县南街天主堂设车站,旋定广元县北街桓侯庙为车站。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广元县建成“后马路”,车站迁往今广元市蜀门北路银运大厦,站名为“西北公路局广元汽车站”,开辟运营线路,售票经营客运和货运业务。成都到广元当天即可到达。
川陕公路的开通使广元运输业开始发展,后因过往车辆逐年增多到遂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广元始设公路渡口管理所,汽车缴费方能通过。后又设立交通部川陕甘联运处、成渝广商会联运总队在广元设立汽车队,经营运输业务,运送工农业生活用品;继而,甘肃油矿局在广元将军桥设立汽车队,将大西北出产的石油运往重庆一带。自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开始,广元县变出现了个人经营汽车运输的业务,民国二十三年(1944年)广元商会成立汽车运输业同业工会,协调汽车运输业的相关事宜。到民国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广元有私家车140余辆,其中,货车129辆,客车8辆,小车3辆。
交通的便利与通畅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发展
2 文化生活
2.1 由私塾到公办小学
清末变法,停科举,废书院,立学堂。广元县衙门载谕、训导,设视学并将其官阶升级为七品。清光绪三十一年,广元以汉寿书院为师范传习所,次年分立高等、初等小学堂。民国初年,承袭晚清旧制,改“等”为“级”,称“高级小学堂”或“初级小学堂”。民国十四年(1925年),广元设教育局,局长下设视学(后改为督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撤教育局,督学归第三科。后设教育科,管理全县教育。
民国元年(1912年),改“学堂”为“学校”,以后又改“等”为“级”,并有县立区立之分。
2.2 女子教育的发展
辛亥革命以来,提倡女子不缠足、不穿耳,同男子一样可以读书。那是广元县城只有私塾,全是男生。民国六年(1917年),广元县城办起了一所女子小学校。女校办在西街劝学所内,学校才开办时学生很少,高级一个班,初级两个半,共计二十人左右。按年龄分为甲乙两个班,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手工、圣经、音乐、地理和卫生等。每周星期六由外国教士(费教士和白教士,她们都是英国人)教唱《赞美诗》,星期天要去做礼拜。第二学期学校需要发展,乃迁校到天主堂(在万寿宫隔壁,即现在的南街粮店),校址扩大,人数也增加了。年龄大的同学一律住校,到星期六下午放学。民国十六年(1927年),学校高一班毕业。由于学生不断增多,班级也要随之增加,教师不够分配,特别是“四工”科(指美术、音乐、手工、体育等课)教师更为缺乏。于是学校报请县上开办了一个国民师范班,这个班是学习一年就毕业的速成师范班,学校高一班毕业后,全部招进了速成师范班,毕业后就在女小等学校担任四工科教师。
当时为了大力提倡女子入学,发展女子学校,高一班毕业学生都领到一张县上专门派人去成都印制的毕业证,还领到不少的奖品,校门外还张贴了毕业生的红榜。因此县里一般人都说小学毕业就等于当了秀才,女小的毕业生在地方上就成了女秀才了。
民国十六年(1938年)春,成都艺专教师吕博外到广元任简师校长,易锦到广元任县长,他们邀请宋慧贞回广元担任女子小学校长。至此,学校有两个高级班,四个初级班,学生约有九十多人,经民国二十七年秋季到民国二十八九年春季两次招生后,全校发展到十二个班,一百多名学生。学校名称改为广元县城区女子小学校,校门由东街改开在南街上。
这不仅仅是校门在哪里开的问题,而是整个广元社会对于女子入学、女子学校的认可和支持。这不得不说是广元地区在经历了千年的传统教育之后教育界变革的一股新风。
3 结语
从清末民初广元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到文化生活的种种变化可以看出,清末民初川北地区社会变革发展不仅缓慢而且艰辛,虽然整个大的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变化很大,但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意义而言却也是不尽人意的。再次我们从社会形态上看,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历史背景条件下,由于外力的作用,早期社会结构,物质、精神畸形发展,这是历史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纵观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四川是中国内陆省份极具代表的一个区域,四川社会的发展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广元地区的总体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广元地区社会内部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加之广元地区地理上的封闭性,导致了以后广元地区长期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强大的社会革新需求和革命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广元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