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策略
2019-06-11张锋
张锋
《道德与法治》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教育开设的学科,它把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的道德文化与当代的法律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并遵法守纪,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本文从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体验中感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道德与法治》综合性较强,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其引领小学生的思想价值,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导向,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时代在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让他们健康成长。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 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感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之一是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教材知识,通过背诵、作业等训练学生能力,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单调的教学模式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长此这样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注重教学思路的同时,应考虑学生的心里特点,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思路及活动过程符合他们的心理及学习规律。教学“爱护我们的家园”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从小树立责任意识,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了解一些保护环境的行为,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教师整理了一些风景优美、保护环境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引導他们对观察这些图片,以他们的角度及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些图片。学生欣赏这些优美景色图片时突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空中飞舞的塑料袋;有的人随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等,让学生思考:你认为这些行为对吗?你看到这种现象会怎么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通过图画知道环境是需要大家来保护的。教师引入学习内容,教育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在生活中做一个环境保护小卫士。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保护环境的宣传画。
2 注重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学生生活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为教学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关的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创设一些符合教材主题,并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热情。学生感知过程越真实、越具体、距离学习者的生活越贴近,体验过程中学生反映就越强烈,思维越活跃,反应就越灵敏,学生的记忆越深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更多体验的机会。教学“别伤着自己”时,教材中以迷宫的形式引起学生思考,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用湿手触碰电源开关;吃爸妈的药;用大人的化妆品;在密闭的空间内游戏等,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就比较理解这些行为是否正确,通过学生体验,这些比较真实的生活小案例,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一些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特定情境,通过交流,知道家庭生活中,哪些行为相对于他们来说是危险的,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远离危险,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危险,如何避免我们身边的危险。情境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行为进行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3.1 设计传统文化主题。教师应从道德、家教、民俗、历史等文化知识,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教学活动。
道德方面:教师应让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资料,或讲一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故事。课前三分钟分享有关资料及绘本,让学生通过资料及绘本进行感悟,触动他们的心灵,洗涤学生的灵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普及一些法律知识。
家教文化:让学生阅读与家庭、教育、生活、文化有关的资料或书籍,把这些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深入把握文本的内涵,读中感悟并进行体验,用言语及行动教育他们,让学生体会亲情人间的真情,并懂得感恩,知道每个人对家庭、社会应有的责任。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名言、警句,写一些家家庭教育小故事,与学生分享。
民俗文化:让学生搜集一些家乡的民俗,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了解各地不同特色的民情、风俗,把民俗与相关节日联系在一起,由条件的地方让学生进行体验,并说说自己对一些民俗的理解及感受。
3.2 传承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再现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实践、创作,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汲取其精华,真正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3 领悟传统文化
学生在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人为本”是传统文化的主旨,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其中有情感教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多运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学生如在生活中感悟生活的快乐及美好,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及情感体验,能实行自我调控。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荣誉感、责任感等,对集体生活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美。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南门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