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2019-06-11郝平
郝平
听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由于听障儿童的听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他们不能在正常转态下接受足够的语言刺激,也就无法进行语言恢复训练,不能够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情感。听障儿童在语言学习时比正常的学生更加依赖于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对听障儿童的语文指导就更加重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现阶段听障儿童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听障儿童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某种原因造成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听觉障碍,听障儿童在语言、认知、情绪、个性发展等方面都表现出与正常儿童不同的特点,他们的言语感知能力差,记忆力退化,一般以形象记忆为主,这些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听障儿童的心理特征一般比较自卑、敏感、情绪不稳定。因此,针对听障儿童的语文教学就十分重要,能够丰富听障儿童的生命体验,帮助他们形成语言能力,健全他们的人格,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接受生活。
1 现阶段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听障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阻碍了他们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给他们的学习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现阶段的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是阻碍了这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语言。首先,听障儿童的教材不匹配。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匹配听障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系统教材,甚至有一些教材是根据普通的教材拼凑和改编的,这根本不符合听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也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次,生活化教育不足,语言的发展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语文知识。但是很多听障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学校进行托管,学生缺乏家庭的教育环境,学校的生活化教学开展也不足,教师一味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生活化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最后,对听障儿童的心理辅导教育有限,甚至几乎没有,听障儿童一般学生比常人更加敏感和自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2 开展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在实践中创造合适的教材
语言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一个个简单的知识点进行构成的,听障儿童由于听觉障碍,语言刺激能力有限,认知规律也与普通的儿童不同,目前的教材很难适应学生的语言学习。除了依赖现有的教材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参与创作和编排属于自己的教材。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听障儿童写日记或者小故事,将他们的日记和小故事进行收集,让学生在课堂当中给大家进行分享,或者利用班委竞选中的演讲稿,运动会上的通讯稿、儿童故事书中的精彩篇章。这些都是从他们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出发的,在参与创造的过程中,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2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由于听障儿童幼年失聪,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和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相差深远,听觉系统的障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是学生的视觉和触觉比较灵敏,甚至要比普通人更加敏感,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设形象化的场景,来让学生观察实物,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
例如,在讲授《开飞机》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有关飞机的视频,包括民航飞机、战斗机、直升机等各种各样的类型,并且将飞机起飞的过程给学生展现出来,同时利用手势来对学生进行说明。此外,我还给学生播放了动画片《舒克和贝塔》,贝塔开飞机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语言学习充满了兴趣,也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学生认识了飞机这一事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3 将语文教学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倡導开展生活化教学。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语言能力的运用和实践的舞台是生活。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要,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弱,感知事物的形式比较单一,因此更加依赖于生活。教师需要结合听障儿童的特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字词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来展开对应的教学,将生活中的实物带入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忆。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中探索与语文学习的有关资源,比如食堂中的菜谱、学校的建筑和树木,甚至周围亲密的朋友,都可以让听障儿童进行学习,让他们进行填表或者猜谜语等游戏活动,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语文知识。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我国听障儿童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教师,要勇于克服这些困难,针对听障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编排合适的教材,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此外,要对听障儿童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建设,使学生不仅能够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