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及思考
2019-06-11张姣
张姣
在当今社会,科技技术突飞猛进,各行各业面对的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迫切。本文结合我国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地建议。
随着中国加入WTO,现代高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中国很多技术迅速挤进了尖端国家行列,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知识产权已成为了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管理资源。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原来的市场、经济等转向了技术领域,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首要任务,为振兴国家经济、增强国家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1 大学生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知识产权教育是国际竞争的需要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以外最重要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大战就是典型的知识产权战争。吸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是促进科技进步、社会积极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知识产权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双创”指导思想,鼓励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明显的落后,科技型人才严重匮乏。大学生作为我们未来的新型科技人才储备,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人才少,普及教育少
据初步统计,中国只有十几所大学建立了知识产权学院,比如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每年这些学校向社会输送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不足400人。而更多的学校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采取的开设讲座的形式,涉及的知识面非常狭窄。
2.2 高校知识产权师资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知识产权教师的情况来看,教育团队不成熟,不穩定。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十多所高校中,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总数不超过500人,而且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旁学科转行过来的,只接受了一些培训而没有系统化的专业训练,而具有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博士学历背景的极少。这些老师精通法理,注重理论教学,但是都缺乏实践训练,混合型人才是急缺的。
2.3 高校知识产权课程教学落后
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没有把知识产权教学纳入教学体系中,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知识产权必修课和选修课。即使开设了知识产权法律课程的学校,在教学上也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很好地采取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教学等方法,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需要。加之绝大多数的老师自己本身缺少实践,在案例讲解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进行多方面剖析,缺乏吸引力。在校大学生更是缺少机会进行实践以及课外观摩,在课堂上也是很少与老师互动,更别说在日常学习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运用。
3 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改革措施建议
3.1 强化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的主力军,接受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学习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知识产权意识,才能有依法保护的能力。大学生在就业以前就应该要接受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学习或者培训,在步入企业以后才能正确地利用知识产权法保护智力成果,在权益受到危害之后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
3.2 社会舆论的导向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媒体的正确引导和推广
针对我国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进行引导,比如利用广播或电视宣传片来普及知识产权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发放宣传小册子、海报,或者出版系统化书籍,建立有关知识产权的网站、公众号等。利用这些媒体的力量来引导广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3 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由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与产业界联系不够,实用性不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没有多少的机会接触知识产权,所以很多大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现状不太了解,这个现象不光在大学生中出现,整个社会都普遍存在。法律制度的健全,司法保护力度的加强,能更加有效支持权利保护。同时结合媒体的力量,对执法进行监督,同时对一些经典的案例、案件进行宣传,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
3.4 各大高校的教育与支持
在我国高校推行教育创新,鼓励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领域创新,完善培养的规模、层次及结构;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如必修课、选修课等,普及相关知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高校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增加科技、实践、学术类的比赛和活动,树立浓厚的学术气氛,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引进一些专业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培养师生,加强行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作者单位:广东东软学院科研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