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2019-06-11唐爱军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真理邓小平

唐爱军

[摘要] 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的问题上,邓小平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在回答这个问题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新时代,学习把握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领导干部更好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真理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9)05-0019-03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前提条件是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根本的问题上,邓小平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新时代,学习把握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领导干部更好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裝。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命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1] 137这实际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信念。邓小平自己说过,他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邓小平从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首要任务,也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今天,我们把握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首先就是要学习邓小平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充分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针对“四人帮”所谓的“宁要贫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等谬论,邓小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1]63过去,为什么我们没有弄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就是没有在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原则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他说:“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254-25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具有制度优越性,我们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根本原因还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上——发展生产力。

第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指出:“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1]382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邓小平说过:“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143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运用首先体现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上。邓小平主张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与过,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上,邓小平也主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探寻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反对主观主义的教条主义做法(照搬苏联模式)。邓小平说道:“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2]143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一些人丧失信心,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渺茫,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针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论调,邓小平斩金截铁地说道:“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38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不会消失,马克思主义没有失败,仍然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1]382-383

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1989年5月,在谈到中苏论战时,邓小平对戈尔巴乔夫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以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1]291邓小平在这里提出了“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第一,首要的态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武器。邓小平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110在革命时期如此,建设时期也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由于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曾经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3]毛泽东在这里,实际上指出了正确理解、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看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只从“个别词句”,而应当从“整个体系”“基本原理”“本质规定”等角度去把握。在谈到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时候,邓小平也是强调从“整个体系”的角度去理解。他说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2]42-43要避免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把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2]38。之所以要从整个体系,而不是个别词句理解马克思主义,还在于,经典作家的具体观点、具体结论有可能是错误的。邓小平说过,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382,说的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抓住实事求是这个精髓。

第三,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避免教条式、僵化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

第四,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馬克思主义?还是要走“结合”的道路。邓小平明确地提出这样的重大课题:“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4]258他还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叫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叫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历来认为丢开任何一面都不行。”[4]258-259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实际上也坚持了这一条,正是在“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应当向邓小平学习。向邓小平学习,就是要在任何风险和干扰中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向邓小平学习,就是要坚持和运用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以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以科学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只有真正把握住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才能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33.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真理邓小平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两校方略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