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9-06-11韩冬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形态特征樟子松防治措施

韩冬

摘 要:樟子松产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常绿乔木,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生长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形态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及绿化树种,是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常用造林树种。

关键词:樟子松;形态特征;病虫害;防治措施

1.樟子松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胸径一般达80厘米、高可达25米;幼树的树冠尖塔形,老树一般呈平顶或圆顶,树冠稀疏;针叶2针一束,硬直,常扭曲,长4-9厘米,径1.5-2毫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雄球花呈圆柱状卵圆形,长5-10毫米,聚生新枝下部,长约3-6厘米;雌球花有短梗,淡紫褐色,当年生小球果长约1厘米,下垂。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3-6厘米,径2-3厘米,成熟前绿色,熟时淡褐灰色,熟后开始脱落;种子黑褐色,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长4.5-5.5毫米,连翅长1.1-1.5厘米;子叶6-7枚,长1.3-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1.8-2.4厘米,上面有凹槽,边缘有较密的细锯齿,叶面上亦有疏生齿毛。花期5-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2.樟子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2.1松苗立枯病

此种病害发生在1-2年生幼苗上,也有发生在3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发病率最高。病害症状随着苗木生长时日增加而变化,一般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烂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

防治措施:(1)注意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应选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要避开低洼、粘重的土壤。如在盐碱地育苗,可先用硫酸亚铁或明矾酸化土壤。方法是在播种前3-7天,向土壤喷洒1-3%硫酸亚铁或明矾水溶液,用量为4-5kg每平方米。选择育苗时,还要注意上茬作物的茬口,不要在种植过马铃薯、棉花、茄子、瓜类等作物的土地上育苗。(2)做好种子处理。育针叶苗木时,最好使用已经隔冬埋藏处理的种子。为防止种子腐烂,可用0.1%高锰酸钾进行种子消毒60分钟或用清水反复多次冲洗种子。(3)土壤要进行消毒。能用于土壤消毒的药物很多,如1.5%的漂白粉、0.15-0.3%福尔马林、5%的明矾、0.25-0.5%福美双、0.5%高锰酸钾以及五氯硝基苯、代森锌等。其中以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各5g每平方米,配成混合药土,在播种前垫在苗床上一半,另一半播种后覆药土用,效果较好。(4)苗期预防。苗期施用30%的苏化911乳油300-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5%明矾水喷洒,也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2松针红斑病

该病一般多发生于叶的尖端。发病初期,病斑中心渐变成褐色,随着病斑扩大,渐变成红至红褐色,呈短条状。发病重的针叶,病斑布满全叶,致使针叶枯黄,提早落叶。树冠下部枝条上的针叶先发病,逐渐向树冠上方发展。重病树呈火烧状。病树生长衰弱,逐渐枯死。 病菌以菌丝和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在病叶内越冬,第二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病害初次侵染来源。病菌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叶内,潜育期长达60天以上。

防治措施:针松红斑病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病害,在黑龙江有严重发生趋势,做好苗木检疫工作是防止该病扩散的主要途径。修剪病针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重要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浇水,增施肥料,提高树木抗病力。在树木长出新叶后、病菌孢子放散前以及在孢子放散盛期,喷施75%百菌清600-1000倍液或喷克菌800-1000倍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3锈病

锈病是松树上重要针叶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松针脱落,影响松树生长。染病松针初生褪绿斑,长短不一,在褐色丘疹的对侧产生黄白色至桔黄色的疤囊,高1-1.5mm。疱囊成熟后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后留下白色膜片,以后破裂脱落。病叶逐渐枯黄脱落,严重时松枝干枯或全株干死。

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防止该病传播蔓延。清除一枝黄花、紫菀等寄主,切除其侵染源,可有效地防治该病。3月中下旬-4月上旬用45%代森铵水剂100倍液和65%代森锌400-600倍液对树冠喷雾,以松针滴水为度,均有较好的效果

2.4油松球果螟

1年1代,每年5月,越冬幼虫起头破网而出,然后进入嫩梢和2年生球果。

防治措施:幼虫危险时期喷40%乐果乳油4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隔7天喷1次6%可湿性六六六200倍液。此外,也可在成虫产卵时期人工施放赤眼蜂,每公顷放蜂15万头左右。

2.5松梢螟

松梢螟危害的主要部位是树木的嫩梢,当松梢螟的幼虫进入到了树木的嫩梢之后,会逐渐的螺旋成为蛀梢,进而使得树木的嫩梢失去了应有的水分供应以及营养的供应,最终下垂,时间长久之后会使得树木的顶梢折断并且严重的影响到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导致健康失衡并且死亡。

防治措施:使用黄土、柴油、乳油等混合成为毒泥,在春季以及夏季等季节当中,在松梢螟重点发生的部位进行泥土的封堵,保证不遗漏,进而达到防治的目的。另外,还可以使用敌敌畏等杀虫剂采取喷雾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一般在郁闭度达到0.6以上的林分内进行,可以得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樟子松的养护管理重点

3.1防止鸟、鼠危害

在种壳脱落至子叶出土期间约20天,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驱赶鸟类,以防止鸟类危害。播种后出苗前种子易受鼠害,可用杀鼠药拌松子或瓜子等饵料诱杀。

3.2遮荫

幼苗极易受到日灼伤害,出苗前期和进入伏天,必须架设50%~70%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降低苗床温度和减弱光照强度,减少蒸发,达到保墒、蓄水,防止日灼、冻害、鸟害和土壤板结。遮阳网架设高度应该在1.7m左右,以不影响日常的除草和喷洒农药为原则。待出苗齐后,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逐步撤除遮阳网,严禁一次全部撤完。

3.3追肥

当苗木出现初生叶,进入速生期前开始追肥。根据苗木各个发育时期的要求,不断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和施用量,速生期以氮肥為主,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追肥结合浇水进行,用一定比例的氮、磷、钾混合肥料,配成1:200~1:300浓度的水溶液使用。前期浓度不能过大,严禁干施化肥,根外追氮肥浓度为0.1%~0.2%。追肥亦在傍晚进行,严禁在午间高温时追肥,追肥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

参考文献:

[1]胡玉民.樟子松容器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8(4):58-59.

[2]王实伟.试论樟子松林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18(6):73-74.

猜你喜欢

形态特征樟子松防治措施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浅析对嫌疑立体足迹形态特征的提取技术与生物特征辨析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戏曲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探析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