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粮食质量安全与质量检测
2019-06-11王慧迪
王慧迪
摘 要:通过对粮食质量的检测控制能够实现对粮食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人们能够吃到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品种,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文章在阐述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发展形势,为如何优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进行策略探究,旨在能够更好的提升粮食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质量;检测;重要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人们对粮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粮食,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通过有效的粮食质量检测确保粮食安全,从源头上控制粮食的质量,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但是从当前粮食检测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三聚氰胺、塑化剂事件层出不穷,粮食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此,文章在阐述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的提升粮食质量。
一、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性工作,为了能够提升粮食流通工作成效,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各项质量标准,应用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粮食质量检测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在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极端气候增多,粮食质量安全隐患日益凸现出来,人们对粮食质量安全予以了更高程度的关注,对保障粮食食用安全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通过开展有效的粮食质量检测工作能够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对粮食质量进行监督,从而为提升粮食质量提供重要支持。
二、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和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粮食是食品和饲料的重要原料,粮食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情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人们营养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背景下,食品加工领域以及人们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在把关粮食安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粮食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第一,粮食生产深受气候、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环境污染、農药过度施加、粮食储藏手段和技术水平低的情况会导致一些粮食农作物的药物残留和真菌毒素增多。第二,粮食流通环节较多,在复杂的流通过程中会出现粮食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食品质量安全。第三,个别粮食加工企业的操作违反规定,以次充好和滥竽充数现象频发,粮食产品的市场流通缺乏必要的监管。
(三)粮食质量检测机构能力较弱
粮食质量检测机构能力较弱深刻制约着粮食的检测水平,粮食质量检测机构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粮食市场流通进程的加快下,一些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深受体制改革的影响存在检测设备老化、设备维护更新不完善等问题,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第二,粮食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各个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在粮食的检测工作中没有选择统一的检测方法、检测手段,粮食质量得不到保证。第三,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资金、制度的保障。
三、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开展粮食质量品质的测报工作
通过开展粮食质量品质测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粮食的质量情况,为接下来的粮食质量管控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技术标准。同时,通过开展粮食质量品质测报工作还能够为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粮食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增强粮食生产的市场竞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二)检测粮食卫生质量指标
对粮食生产、存储、加工等环节进行卫生指标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对当前粮食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发现粮食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添加剂、违禁药品等对粮食质量的影响。
(三)强化粮食质量的政策性检测
在粮食市场化流通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在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中需要强化对各级储备粮、退耕还林粮、灾难供给粮等进行政策性的检测,严格把关粮食质量,充分发挥出粮食在稳定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将储量技术和粮食质量检测结合在一起
通过储粮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借助检测数据信息来对粮食的质量做出客观评价,确保粮食的有效利用,而且还能够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存储条件、不同存储方式、不同粮食品种变化规律的研究来选择适合的储粮技术,确保粮食质量符合绿色生产要求。
四、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完善策略
(一)强化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提升机构检测能力
第一,强化粮食检测结构和网点建设,为粮食检测工作的深化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质检化验技术人员。同时,在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中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粮食质量检测工作 深化发展提供良好办公条件的支持,提升粮食质量水平。第二,以精准、快速检测为粮食质量检测的着重点,为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仪器设备的支持。另外,在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中还需要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检测方法来提升粮食质量检测效率。第三,粮食质量检测机构需要有计划的开展粮食质量比对试验,通过比对提升粮食质量检测的精准度。
(二)完善粮食质量检测体系,打造完善的检测网络
第一,理顺各个检测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从上到下打造一整套适应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各级检测机构的工作规模。第二,积极探索建立以省级检测结构为代表的,区域机构和粮食企业自检为重要组成的三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在国家范围内打造一个社会监督和企业监督相结合的粮食质量检测网络体系,为粮食宏观调控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三)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质量检测中的监管作用
当前,粮食质量监管工作下分为多个监管部门,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多个部门的工作,粮食质量检测机构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质量检测中的基础作用,结合粮食质量检测要求,利用检测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优势,配合其他工商管理部门、农业等部门有效进行粮食监管,严格打击不法商家哄抬粮食价格的行为,实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四)做好质量信息发布,充分发挥服务职能
粮食质量检验机构需要充分发挥出媒体优势,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渠道,将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质量标准公布于众,帮助粮食生产者、加工者和储藏者更好的了解粮食质量情况,树立科学的粮食质量观。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对粮食的最新质量调查结果、品质测报、粮食卫生检测等信息技术发布出来,强化对粮食生产、粮食产购销和粮食管理服务的引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为人们提供质量上乘、卫生安全的粮食是食品安全生产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深刻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蕾. 加强粮油检验工作保障粮食质量安全[J]. 吉林农业月刊, 2017(4):109-109.
[2]陈星. 粮油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粮油安全的重要性[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9X):54-54.
[3]张秀芹. 粮油检验及其检验技术重要性[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14):22-22.
[4]孙颖. 粮油检测工作的规范及完善措施探讨[J]. 农技服务,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