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自然角创造力无限延伸
2019-06-11王英
王英
秋天各大幼儿园的自然角里肯定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但是这些水果只是用来观赏,一般都是一直摆放到腐烂然后扔掉为止,不仅浪费而且长期摆放同种水果,孩子们对自然角早就失去了观察记录的兴趣。稍微有点创意的幼儿园,会将水果做成各种水果造型:水果娃娃,水果动物等等,虽然给了孩子一定的审美情趣,但是这样破坏过的水果腐烂的更快,而且招虫,孩子们也是一时兴趣。为提升水果在自然角的创造力,让水果真正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作用而给孩子带来丰富多彩的知识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回归自然,丰富知识。
陈鹤琴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我们创设自然角,就是要将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布置到自然角中供孩子们观察欣赏。那我们为何不根据本地资源带孩子们亲自到大自然中去收集自然角的这些东西呢?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我们这水果基地还真不少,在自然角创设之前,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联系了水果比较丰富多样的水果种植基地。周末的组织家长带孩子们来到了水果种植基地。到这里,孩子一个个兴奋不已,在果农的带领下走过一片片葡萄园、猕猴桃园、桔子林……看着到处的水果、呼吸着充满果香的空气、聆听果农介绍不同水果的生长环境和管理,孩子们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实地认识各种水果,更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活动中孩子们还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了采摘活动,体验了劳动带来的乐趣。
大自然是万物之源,种种自然现象无不充满科学的奥秘,大自然中的教育资源是孩子们的欢乐之源、智慧之源!因此,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先利用感官,去看看、听听、摸摸,使孩子获得直接知识后再将孩子亲自收集的水果投放到自然角,孩子们在观察自然角中就有的说了。不再是来到自然角的水果区只会简单的介绍这是某某水果了。孩子们会从果树的生长、管理、采摘等各个方面讲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沉浮实验,一玩多益。
孩子们将采摘来的水果投放到了自然角,孩子们相互观察交流了,我们准备让孩子们来清洗水果并进行品尝。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能不能将简单的清洗水果变得更有趣些呢?对了,何不来个水果沉浮的大实验呢,即能增长知识,又能满足孩子们玩水的欲望。于是我们准备了实验记录单,先让孩子们猜一猜各种水果在水里的各种现象,并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进行记录,孩子们的猜测多种多样:苹果大又重肯定是沉的,香蕉细细长长的应该是浮的,桔子不大不小应该在水的中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大胆猜测水果在水里的不同現象,结果到底如何呢,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了。于是一个个盛满水的大面盆端到了自然角,孩子们五个一群,六个一组,纷纷把不同的水果轻轻放入水中。哇,苹果、橙子、香蕉到了慢慢浮起来了,火龙果和梨子沉下去了。奇怪的是大鸭梨是沉下去的,新疆小香梨是浮在水面上的,面对这种现象,孩子们有自己的解释:鸭梨大大的很重,水分少,所以会下沉,香梨体积小,水分多,所以它会浮在水面上。实验中我重点请孩子完成如何让本来浮在水面上的桔子不请任何辅助材料的帮助让它沉下去。通过反复尝试,孩子们终于发现桔子皮剥掉后桔子就会沉入水中。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我鼓励孩子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相关原理。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自然角的水果让孩子用来做实验,发挥了自然角中水果的更大作用,孩子们在探索中不仅提高了观察,操作,实验的能力。自然角里的水果起到了一玩多益的效果,不再是简单的摆设。
三、百变水果,别样吃法。
水果怎么吃呢?简单的去皮直接吃果肉的吃法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挑剔的胃口。孩子们围坐在自然角里,相互交流自己的知识经验。“我吃过水果沙拉。”“我妈妈会做水果披萨。”“我吃过水果酸奶。”“我会榨果汁。”“我妈妈会熬制果酱,涂在面包上吃,可好吃了。”“我奶奶会烧菠萝肉。”“我妈妈和奶奶都会做水果干。”“还有水果冰糖葫芦。”……没想到孩子们对水果的吃法了解的这么多,真是一个个小吃货呀!那么先做什么吃呢?怎么做呢?孩子们虽然知道很多的吃法,但是具体怎么做的却并不了解。于是孩子们商量回家请妈妈们来帮忙一起制作。第二天很多妈妈带来了制作工具,孩子们穿上围裙,带上头巾,洗手消毒,一切准备就绪,在妈妈们的指导下,剥皮的剥皮、切水果的切水果、拌沙拉的拌沙拉,很快制作简单的水果沙拉、水果酸奶、水果干、水果汁就完成了。孩子们还和妈妈们一起制作了水果酵素,并放在自然角里每天观察它的变化。一位妈妈把简易果汁杯放在了自然角里,让孩子们随时可以自己动手榨出果汁。对于制作比较复杂的果酱、披萨等,妈妈们则带孩子们来到了厨房体验室进行制作。孩子们全程参与了各种水果食品的制作过程,自然角里的水果孩子们在游戏时可以随时拿到生活区制作简单的食品。此时,自然角里不再是只有简单的水果了、孩子和妈妈们一起制作的果酱、酵素、水果干等等慢慢充实起来。自然角的水果们在妈妈们的配合下,孩子们吃出了精彩,享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让水果们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不再是孤独的待在自然角里慢慢的等待腐烂而被丢弃。
四、水果种子找一找,亲自种植赛一赛。
这么多好吃的水果,它们有种子吗?种子能种植吗?我们再次带孩子们来到自然角,每人选个水果,用塑料水果小刀轻轻切开水果。“哇,哈密瓜、香瓜里的种子好多呀!”“苹果种子围着圆圈坐。”……孩子们各自找到了水果里的种子,种子都准备好了即可开始种植。为了让种子放入土壤后可以比较快发芽长根,要先催芽泡水。一般种子大约泡水七天,而且一定要天天换水。如果没有天天换水、或是泡水太久,种子就会烂掉。种植完后上面适当铺小石头,利用其重量使种子根部更坚固,然后浇水,第一次浇水最好略微多一点,让容器内所有泥土全部湿透,但不能出现泡水的现象。以后每隔两天一次,用喷雾状的喷水器来回喷两遍,把小石子喷湿。每天来园离园孩子们都会来自然角看看自己的盆景,看看种子是否发芽,要不要浇水,并用彩笔在观察记录本上用绘画的形式记下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一周后火龙果就长满了整个盆面,约有1公分高,种子的外壳会陆陆续续掉落,整盆感觉绿草如茵,欣欣向荣,绿意盎然。慢慢的其他种子也开始陆陆续续发芽,孩子们时常抱着自己的盆景相互比较、相互交流,此时孩子们的眼中满是自豪。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惟有给幼儿提供适合于其自身发展的“自然角”,才能引起幼儿主动观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创造,才能有效促进其身心的发展与成长。
在自然角水果区创设中,孩子们在与水果树面对面接触中获得了水果种植、管理和采摘的知识和经验。在吃水果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如何清洗、去皮,如何制作简单的水果食品,如何文明进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幼儿获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种植中幼儿掌握了种植和管理的技能。幼儿在有趣的、生活化的自然角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这些都将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生存、学习和发展。
备注: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科艺融合课程理念下幼儿创造力启蒙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1612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