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流动人口统计制度的文献综述

2019-06-11魏慧楠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流入地流动人口指标体系

1.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2017年11月10日,国家卫计委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八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71万人。这是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使得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转化为新市民。

据悉,《报告》是基于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变动特点、变动状况及原因、人口流动迁移对人口变动全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1)流动人口总量先增后降

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在2011-2014年间持续增长,由2011年的2.30亿人增长至2014年的2.53亿人。自2015年流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6年来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有升有降,但仍保持较大比重。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仍将是我国人口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2)跨省流动人口逐年下降

近6年,我国人口流动以跨省为主,但比例开始缓慢下降省内跨市流动的比例缓慢上升,市内跨县流动则变动较小,这说明人口流动的稳定性增强。

(3)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主力军”

6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27.3岁升至2016年的29.8岁。近年来我国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016年已达64.7%,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16-59岁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80后”(出生于1980-1989年间)流动人口比重由2011年的不足50%升至2016年的56.5%;“90后”(出生于1990-1999年间)流动人口的比重由2013年的14.5%升至2016年的18.7%,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4)流动人口家庭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人均支出增长幅度

就业流动人口的平均月收入在近6年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由2011年的2535元增至2016年的4503元,增长了76.3%,尤其在2014-2016年间,年均增长达15%。支出方面,就业流动人口家庭在流入地的人均月支出由2011年的1029元增至2016年的1748元,增加约为69%。5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这表明我国流动人口的家庭消费结构正在逐渐趋于合理化。

(5)人口迁移流动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变动的重要因素

从1949-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变动主导因素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9年)是以死亡为主导的时期;第二阶段(1970-1989年)是以出生为主导的时期。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是以人口迁移流动为主导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死亡率相对稳定,出生率持续下降,二者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常住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出现“外流型”人口负增长。

(6)流动人口家庭化对医疗、教育消费产生影响

流动人口家庭化会使其消费行为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流入地社會经济发展。目前来看,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家庭化会带来医疗、教育消费的增长。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医疗消费比例会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人均医疗消费的中位数由一人户的200元/年增加至四人户的500元/年,所占比例由1%增长至5%。

2.中国流动人口统计的基本方法

2.1.数据来源

目前,中国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数据有两大来源: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2009-2015年动态流动人口检测数据。

2015年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是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流入地,采取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方法抽取样本点开展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的。数据样本即个人调查对象为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15周岁及以上流入人口。各省级样本量分10类,分别为15000人、14000人、12000人、10000人、8000人、7000人、6000人、5000人、4000人、2000人。实际调查流动人口206000人,涉及流动人口家庭成员65万余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流动人口基本信息、流动情况、就业与居住、家庭收入与支出、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等。

2.2.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

2.2.1.指标体系

结合《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流动人口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数据集(2015年)》的内容梗概,整理出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2.2.方法体系

《中国流动人口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数据集(2015年)》从地理空间维度上计算了上述指标,呈现了中国不同空间的流动人口特征,地理空间维度包括分省、分地区、分经济区、分城市群、分特殊地区等。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的统计方法不详。

3.欧盟统计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统计的启发

欧盟与中国的流动人口具有相似的特征,流动人口规摸大,总量也在逐年变化。同时,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流动人口模式与我国省际之间的流动人口模式也非常相似。

通过对比发现,欧盟具有一套更加完备和成熟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与欧盟相比,中国对流动人口的统计较为宏观,各指标都是在反映总体情况,对个体的现状刻画能力较差,不能真正体现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因此,要分别对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进一步细化。

(1)指标体系

完善就业指标,加入劳动力市场参与度、就业率和失业率。

完善居住指标,加入流动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房间数。

量化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特征、老人医疗卫生服务特征和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等指标,不要仅从文字描述层面来反映这些指标。

增加教育、社会包容、户籍身份等指标,全方位的反映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

(2)方法体系

要多元化目前的研究方法,不要单一的从地理空间维度上划分流动人口。结合欧盟的研究方法,我们还可以按照年龄、出生地、户籍、移出原因、居住时间、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对流动人口进行划分,形成对流动人口的多元对比。另外,还可以考虑加入第一代流动人口与第二代的纵向对比。

当然,考虑到我国国情,某些划分标准可能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

作者简介:魏慧楠(1994-),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流动人口.

猜你喜欢

流入地流动人口指标体系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