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书出版现状及未来
2019-06-11杨柳
杨柳
摘要:儿童图书主要是一种根据读者的年龄来界定的特定图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总社长海飞先生在其所著的《童书海论》中就对儿童图书做出了具体阐述,其指出“儿童图书是供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读者阅读或亲子共读的图书”。
关键词:童书出版;趋势;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童书出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论是从出版总量还是出版品种上,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而我国年出版的童书品种数量已经仅次于发达国家,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中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童书出版大国,更在努力朝着童书出版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各种童书市场的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亟待解决。
目前,中国的童书出版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势头,童书的出版总量和出版品种都有可观的增长,一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创造了中国童书大国崛起的美丽童话,成了一支拉动中国出版上行的领涨力量。这一方面是由于童书和其他类图书一样,传承着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悠久而灿烂的历史,纸质图书传递给孩子的文化和知识足以让大部分家庭对纸质童书给以信赖。另一方面,出于对孩子视力的保护,在电子图书日益普遍的今天,家长们仍然坚守着纸质童书这块阵地,这种需求必然也会导致纸质童书出版的繁荣。然而在繁荣发展的背后,童书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引起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1中国童书出版的现状
1.1精品之作纷呈
童书出版界以“儿童本位”思想为指导,尊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去策划、去选题、去编辑,努力打造精品童书。
读经典,通人情,明事理。新华悦读与开卷公司在今年“六一”之际联合推荐少儿国学精品图书,包括华夏出版社的《中华国学启蒙经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新世界出版社的《经典国学启蒙课堂》少儿漫画丛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典故(少年版)》《资治通鉴(少年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史记故事(青少版)》等。
1.2原创引进并举
目前,我国童书出版“原创少引进多”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善。原创科普类图书是我国图书出版的薄弱环节,但近年科普知识类读物的原创势头令人欣喜。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重点产品《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于今年7月推出。2013年安徽少儿出版社正式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官方授权,每年出版40种左右国际安徒生奖及提名奖获得者的优秀作品。“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第一辑在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正式与读者见面,共推出47册,由理论和资料书系列、文学作品系列、图画书系列三大板块构成。
1.3媒体聚合效应
不同媒体的结合,会产生更大的聚合效应。如电视节目与图书的结合、期刊杂志与图书的结合、动漫游戏与图书的结合等。以图书带动衍生产品开发,以衍生产品带动图书营销。如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系列图书因同类图书的动画、电影及其他衍生品的影响,而成为2011年的热销图书。
1.4合作竞争共赢
要实现从童书出版大国到童书出版强国的出版强国梦,还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集团。由中少社和中国少年报社合并的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成为国内第一家实力超群的少儿出版传媒集团,并在积极寻求跨地区扩张兼并、跨媒体经营和文化产业延伸三方面的集团式规模经营之路。还有一些出版社也着手谋划童书出版集团的组建。
1.5线上线下联动
建立多样化的营销渠道,实施网络渠道和地面渠道并行的策略,线上线下互动。除了传统的新华书店、图书经销商等渠道外,还利用网络、超市、玩具店以及图书俱乐部等进行童书营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少儿社和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办起了近百家图书俱乐部,开展读书活动,包括作家进校园、精品欣赏与经典诵读活动等。
2中国童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童书出版的迅猛发展使得图书出版已经迎来了春天,童书出版的成绩显著,但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表现在:
2.1注重利益,缺乏使命。由于儿童图书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追逐市场热点,什么赚钱做什么。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是主流,占到11%的市场份额,可是这些文学作品里有太多成人阅读的影子,有的书甚至格调不够健康,肆意渲染低级庸俗的东西。在我国的儿童图书出版市场上,一些童书内容充满了神鬼怪兽的影子,甚至很多庸俗的儿童读物占据了书店的显眼位置,这是出版商社會责任感丧失的突出表现。一些家长反映,现在一些儿童读物中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内容,甚至有接吻、拥抱之类很刺眼的插图,“自杀情结”、“早恋现象”也被很夸张地渲染,让家长防不胜防。
2.2竞争无序,市场饱和。在市场驱动下,每逢某一品牌图书的畅销,都会引来大批的跟风和模仿之作,市场上粗制滥造的图书和跟风炒作的平庸之作盛行。一窝蜂的进军童书市场已造成童书出版总量由短缺转为过剩,全国童书出版的高速增长势头将明显放缓。
2.3重复出版,简单模仿。几乎每家童书出版社都有自己的中国和外国古典名著系列,然而这些系列几乎非常相似,没有自己的编辑特色,很多出版社只是换个书名就匆忙投向市场。如果统计《安徒生童话选》的话,至少会有近100种版本。
3中国童书出版的未来
传承文明,传递正能量。出版社不仅是出版物的生产工厂,更是一个教化育人的学校。最近一两年,针对在儿童读物出版领域出现的功利化倾向,作者和出版商为了追求销量,较多考虑休闲、娱乐需要,而忽略了对孩子心灵需求的关照这一现象,不但在儿童文学、少儿出版研讨会上听到了越来越多的要摒弃只注重出版利益、忽视出版责任的呼声,而且很多出版社开始关注儿童成长,注重出版能够传递正能量的童书。比如东方出版社就出版了《跳跳品格成长童话》、《经济好好玩》系列,在关注智商的同时关注情商、财商的培养,同时出版了真正适合儿童阅读趣味和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世界名著彩绘本《世界推理小说名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作为桥梁书,真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其实,畅销的书不一定是优秀的书,喜欢的书不一定是优秀的书,少年儿童需要具有良知的出版界人士以优秀的读物做引领,这种引领既包括知识的灌输,也包括人文精神的熏陶。
面向市场,差异定位,转变理念。中国的童书出版理念向市场化转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环境下,出版商要把市场放在首位,坚决避免同质化,不跟风,策划出与众不同的选题。不是先推出图书产品,然后通过营销手段来实现销售,而是自己去发现市场的需求,并通过产品来满足这种需要。东方出版社策划的《图图的智慧王国系列》就是瞄准了一直位居国产动画片收视榜首的《大耳朵图图》,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突破了以往将动画片简单抓屏制作图书的方法,而是告别平面书,全新组合,全书可以点读,充分给予孩子想象空间,让他们轻松愉快的听故事、听音乐,看图画,使这个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健康向上、诙谐幽默的大耳朵图图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好伙伴,这个系列图书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这种寻求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具有自身特点的多元化产品,一定能在市场中经受考验。
中国的童书出版过去一直看重知识的传播,强调的是教育为先,一种单向的居高临下式的出版思维,但在出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图书产品非常容易受到市场的抵触。转变观念,出版人,义不容辞。然而要成功实现出版观念的转变,中国童书出版市场最需要的是不断出现成功的市场操作模式,需要有不断的成功经验总结和推广。
中国拥有3亿未成年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童书读者群,童书出版,任重道远,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进程中,虽然童书出版的竞争会更激烈,但我国的童书出版一定会进入含金量更高的黄金时代,一定会延续繁荣发展的美丽童话,一定会大踏步地向出版强国迈进。
4 结论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童书出版行业肩负着保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任,因此中国童书出版业一方面应从儿童的真实需求出发,依儿童的天性来做好童书,一方面要面向市场,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出版理念,做好自身调整,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适应当前日趋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郑欣怡.童书出版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建议[J].感悟思考,2014(9):28-29.
[2]牟海伟,李师龙.中国童书出版的新局[J].出版广角,2014(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