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直升机在遂行任务中的后勤保障作用

2019-06-11蔡绍江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直升机

蔡绍江

摘要:军队后勤直升机提高后勤保障水平的重要装备。与现代战争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所带来的战争一方面,军队后勤直升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储量结构日趋复杂,对后勤保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军队的后勤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军需品的消耗越来越多,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影响着军队。所需设备管理对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直升机;遂行任务;后勤保障作用;管理措施

前言

当前,后勤领域成为军事发展发展的重点领域,新时代后勤建设的重点在于最大化地实现后勤保障领域发展。理论与实践证明, 实现现代后勤领域发展 , 有助于最优化地协调、整合和配置资源, 彻底打破传统式自我保障,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来促进武警部队后勤保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浅谈直升机在遂行任务中的后勤保障作用

直升机在遂行任务中的后勤保障作用,涵盖战备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机动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和生存防护能力等5 个方面。有助于促进急战时环境下油料保障,满足急战时复杂、紧张环境下运用各类保障资源保障飞机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的能力。还能形成与作战相统一的投送能力,应重点发展直达式投送模式与跨越式投送模式。直达式投送是指直接从保障点将物资一次运送到目的地的投送模式。作战行动突然爆发时,按正常的物资保障过程无法满足紧急需要,这时直接利用跨越式投送模式,对物资直接投送,直接把所需的物资输送给需求对象。跨越式投送主要着眼于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2 作战后勤保障模式的基本形态

在联合作战中,后勤保障模式存在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根据我军后勤实际和可能处于的战场环境,结合多年后勤保障经验,把后勤保障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力量聚合、物资投送、效能释放,以下则是对各个阶段具体分析。

2.1 后勤保障力量聚合一体化

社会化聚合模式是通过对社会存在各种力量有利进行聚合,对部队实施综合性支援的模式,对社会能够供应保障的,社会一起组织实施。在这个信息化战争时代我军要想发展该模式,关键在于军队和地方的配合,也就是将所有后勤力量聚集起来,其中包括各军种后勤、各专业后勤等,这样才能提供有力的保障。主要包括军地一体、三军一体和通专一体。联勤聚合是通过对扩大全局的供与管,以提高保障的整体效果。靠各部队分散的后勤保障力量也无法达到高效保障。只有通过联勤化的模式,使各部队的后勤保障力量一体化,才提高后勤保障效益。在联合作战时,将作战区域内各部队的后勤力量集中,对所需品进行统一存储,对后勤保障力量实施优化分配,更好的利于部队作战,满足联合作战需要。综合化的聚合模式着重于提高作战适应性,对保障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减少请示协调步骤,达到多功能的作用。

2.2 后勤保障力量投送立体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多个目标,后勤力量运送更是尽可能的利用国家的交通战略资源,建立远程投送能力平台,来对后勤力量投送。在2008 年汶川地震时,国家统筹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4 天时间共向灾区投送10 万大军,有效的实现了立体化投送。着眼于东南沿海及西南边境作战需求,结合国家军事战略方针,形成与作战相统一的投送能力,应重点发展直达式投送模式与跨越式投送模式。直达式投送是指直接从保障点将物资一次运送到目的地的投送模式。作战行动突然爆发时,按正常的物资保障过程无法满足紧急需要,这时直接利用跨越式投送模式,对物资直接投送。在未来战争中,若有一级后勤遭受到敌人的破坏性袭击,因此失去了保障能力。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上级后勤可以跳过其中多级保障环节,直接把所需的物资输送给需求对象。跨越式投送主要着眼于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2.3 后勤保障效能释放最优化

前期后勤保障工作中的聚合与投送,主要目的是为作战部队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恰当的时间与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物资供应、装备维护、病号救治等各方面综合性的保障。但是作战中,保障的资源是稀缺的。因此,在实施后勤工作时,必须最追求高效的保障,即以最小消耗来得到保障效果最优,这就是后勤保障效能释放最优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军在未来战争中可以依靠地面、海上、空中这三个平台结合起来,把固定保障釋放点与机动保障释放点结合起来,把作战前线与后方后勤保障释放结合起来,为作战部队实施全方位保障。

3提升部队后勤军需直升机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是增强部队后勤军需直升机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军需直升机管理体系。首先,各后勤机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的首要任务上来,严格履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管理条例》《后勤装备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做到军需直升机使用有要求,军需直升机维修有依据,军需直升机检查有标准,军需直升机管理有方法。同时,依据整体规章制度的运行还要辅助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如日常管理制度,主要强调的是对在日常工作中针对保管、岗位责任、常规检查、安全保密、退役报废等方面的制度。

二是完善部队后勤军需直升机的人才建设,提高全员管理的力度。部队后勤军需直升机的人才建设不仅强调的是对军需直升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重视,更强调了全员管理,全民负责的整体工作氛围。军需直升机是广大军需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时时刻刻都要对军需直升机实施监管和使用。但是光靠军需直升机管理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个机关和组织或多或少得对军需直升机涉及或接触,与军需直升机产生一定的关系和责任。

三是强化部队后勤军需直升机管理的维修与保护,加深全系统管理作用。部队后勤军需直升机的使用寿命是衡量后勤军需直升机管理的重要指标,延长军需直升机的使用寿命,促进军需直升机的维修与保护是当前后勤军需装备管理的重要职责。从整体分析,每一军需直升机的使用都要经历新装备列装、使用、磨损、维修保护、大修直到退役,这是一个系统庞杂的过程,每一次军需直升机的维修与检查都会增加军需直升机的磨损度,加速军需直升机的使用寿命。不断加强维修与保护力度,减少军需直升机磨损程度,严格执行使用、检修规范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军需直升机寿命,最大限度得发挥使用效能。因此军需直升机管理既要从细节出发,也要结合宏观发展,加深全系统管理的应用,将整体军需管理作为一个宏观的系统,制定严密的管理体系,统筹安排经费、器材以及物资之间的配置,提高各部门的协调运作,强化技术力量,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优化军队后勤军需直升机项目生成机制,深化军民融合力度。按照社会化保障的要求,充分发挥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坚持军民融合、开拓创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军队后勤军需直升机的项目生成机制。在项目申报阶段发布方向性指南,将项目生成的重点着眼于推动实施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政策上,强调企业主体、目标任务导向,下放“项目决定权、技术路径选择权、经费支配权、成果处置权”。

结束语

部队后期军需直升机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军需直升机管理人员不断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高意识,狠抓落实,从细节入手,增强军需直升机的维修与保护,延长军需直升机的使用寿命;从宏观着手,制定整体军需直升机管理布局规划,全面提高军需直升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发挥后勤军需直升机管理的职能作用,促进军队整体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宏.高原高寒地区作战卫勤保障难点及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7.

[2]游海燕,高钰琪,李潇潇,等.不同海拔地区急性高原病的疾病减员率回顾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

[3]肖登光,国外军用直升机的应用与发展[J].运输机工程,2016(1):55-57.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直升机
直升机?
直升机
直升机
直升机取票
直升机很热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