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建设管理初探
2019-06-11张永强
张永强
摘要:我国风电场的建设是进行能源动力支撑的必要措施,但是风电场的建设在短期之内也会遇到风险和困难,如何顺利建设风电场并得到合理的运行,是目前能源建设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风电场建设;能源;项目建设管理
前言:
就我国的建设现状而言,风电场的建设周期较短,因而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阻碍,一方面是开办的准备活动急需到位,另一方面是具体的设备运输需要多方面的交接。本文将从枣庄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出发,进行建设的流程以及管理原则等方面的简要论述,以期对目前风电厂的建设起到一定启示意义。
一、风电场建设的基本流程概况
风电场的建设简要概括而言是将投资进行固定化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它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且具有自己的建设模式。简要进行风电场的概括得知,风电场的建设分为前期特许权的获取、中期项目的审核和招标,以及后期的具体建设和验收反馈三方面[1]。以枣庄的项目为例,枣庄的风电场分布在山亭区,占地面积560平方公里,在进行建设的流程基本如下:
1、选定厂址,枣庄的项目前期通过公关取得了拟建风电场区域内《项目无军事设施证明》,还进行了抱犊崮公园、梅花山景区、等多家景区的手续办理
2、进行测风数据的收集,风能的可观性蕴藏是进行能源转化的基础
3、根据测风数据进行审查和项目的报告
4、中标后合约的签订和政府部门的项目签署
5、抽检自荐和组建公司团队
6、委托编制单位进行专项检查的报告
7、获取审批意见和环保等方面的意见书,以及许可证、土产证等等
8、进行厂址的施工建设和设备的接入
9、进行结算前的正式运行模拟和设备的验收
二、风电厂建设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指导
(一)管理原则
在进行项目的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是施工进度的管理,施工的进度安排决定了项目安排的时间和具体的效率,如果施工效率过低,肯定会影响既定的工期,进行成本不必要的浪费,关系到投资者直接的工作效益。枣庄工程在工程前期中规划不合理,施工工期盲目设定。枣庄项目处于山区、林区、人口众多区、经济较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生态旅游区,涉及点多面广、敏感区域多,因此在工期的控制上,成为一个比较复杂且多变的过程。在进程的控制上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里程碑的控制,即针对施工过程的节点进行把控,这样能够及时针对施工的进度进行调控;二是进行主要的节点控制,即在第一的阶段上进行任务的细化细分,能够在节点的进度上进行较为严密全面的的跟踪式把握。
(二)指导方法
指导方法是对管理原则的方法论的指导,只有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够降低项目的偏差。首先,纠偏原理是首选的对照检查,纠偏以跟踪检查为主,枣庄项目发生工程变更费用高达5500万元,其主要原因是:微观选址方案变更、施工图设计变更以及阻工导致施工单位误工损失这三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结合相关因素进行偏差的补缺才能够消毕不良影响。除此原理之外还有动态控制原理、信息闭环原理以及弹性实现原理,它们分别对风电场建设项目的预警性、建设进度管理信息的传递以及节点工期的弹性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山地项目合理的建设施工困难、举步为艰的情况下,经过各种指导方法的综合指导和作用,最终枣庄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期的商榷[2]。
三、风电厂建设运营的因素影响
(一)突发性因素
1.团队建设问题
管理团队问题体现在人员的突发性退出和更换情况,人员的多频更换在工作的交接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各部门之间协调性运转受到影响,国有林场林地手续办不下来、项目各个作业面均已在建却面临全面阻工停工状态。
2.群众的阻挡
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土地的征用,枣庄地处革命老区,民风相对朴实,大多数人还是支持风电建设的,但仍旧存有一些阻工者,他们主要是一是些山地林地承包者,有些人员依仗政府背景和国家优惠政策,出于更大的经济考虑进行施工的阻挠。
3.技术上的线路反馈
在技术层面,进行电厂的设置必然离不开既有电网的走向,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送出线路因路径问题,个别杆塔位于山顶,为施工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因风机机位调整,对线路影响较大,且在曲折的路径和数量较多的转角塔方面,造成基礎的塔材与招标工程量的增加。
(二)经办困难
1.对每次变更后的工程变更等后续工作合法合规手续办理不及时
最初的项目范围为350平方公里,项目开工后由于人为地理的影响,先后经历10次微观选址变更,有些机位历经多次反复取消、启用,项目上对每次微观选址变更后各承包商所承包范的工程变更等合法合规持续的办理不及时,造成集电线路第三标段的变更累计过高。
2.施工计划制定及施工顺序安排不合理
项目的施工顺序制定不合理,最早施工的区域在调度上难度最大,导至成本的骤加。项目早期对30万大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通盘考虑。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外部协调方面,导致本岗位的安全、质量管理职能弱化,施工安排缺乏合理化制定。
3.参与单位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计划的跟踪和调整中协调性较弱,没有办法做到统筹兼顾和及时纠偏,在资历上较浅,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项目经理无管理经验,现场管理混乱,施工准备及阻工预判不足造成元协调费成本等后果。其他方面还有监理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项目部对监理单位的管控方面,手段单一、策略不足等问题。
总结:
风电场的建设是典型的项目建设,在此期间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代表性,对工程项目的及时预判和应急准备,是保证完成质量和效率的前提。本文以枣庄的风电场建设为例进行的简要论述,在反映现存问题的同时希望也能对下一阶段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学伟.楚雄风光水互补协调运行及新能源建设运行管理初探[A]..水电站机电技术(2016年第39卷)[C].:水电站机电技术杂志社,2016:6.
[2]阮小斌.风电场建设管理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6(2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