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2019-06-11洪丽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名著美的能力

洪丽霞

一、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渗透审美教育

初中的語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经典人物形象,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情操和心灵,具有启发人、感染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培养学生具有美的情感,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语文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及他们折射出的人性光辉,对培养学生美的品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植树的牧羊人》中的安静、忠厚、不张扬,积极生活、态度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凡事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慷慨无私的牧羊人形象,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寻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质,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挖出他们的人性闪光点,从而学习美的享受,愉快地接受美与善的熏陶,尚伦理,讲礼仪,善待社会、美化人生。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构建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二、在赏析优美意境中渗透审美教育

学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自然的美是一种现实的美,它以其可感的形象,最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美的素材,如课文《春》《济南的春天》《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都描绘了祖国山河的景象,或壮丽、或神奇、或优美,均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激起热爱自然、创造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美的能力,即通过自己的感官,反映客观存在的美,产生美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感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珍禽异兽的独特美,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激发起对祖国河山的爱,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通过这些优美意境的赏析,学生就有了审美的对象,鉴赏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气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

三、在名著导读中渗透审美教育

文学名著是经过千百年淘洗和千百万读者筛选的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珍品以新鲜独创的艺术形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艺术技巧、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口语交际教学,上好名著导读课,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经验,构筑起学生美的心灵,放飞学生美的追求。我在开展名著导读时,设计了“名著简介”扼要介绍名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和内容特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设计了“经典故事会”记录名著中的经典故事,让学生记忆精彩内容。设计了“我是剧中人”让学生设身处地与他人换位思考,学生在读名著的作者、读名著的故事、读名著中的人物中增强了审美意识,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听说读写、口语交际能力是组织语文综台性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是语文综台性学习的重要目标。比如,开展“说不尽的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农村没有繁华大都市雄伟的立交桥也没有苏杭随处可见的古典小石桥,到哪儿让学生参观实践去呢?我想起了我们的农村就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竹桥或小木桥或水泥桥,都能体现我们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就带领学生到镇上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文昌桥观察并采访当地群众,向他们询问关于文昌桥的历史,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返校后立即根据手中素材写成一篇介绍家乡桥梁的说明性文章。学生在实施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观察事物,学习采访,学习收集并整理资料,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又有不同的,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将语文的教育观树立出来,将语文从课堂中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回自然中,走回社会中,这样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在能力、整理信息能力、灵活构思能力以及创新表现能力。学生才能够在语文的海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构建健全的人格,学生这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要着眼现实,关注热点,把语文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安排也是吻合这一理念的。每一次活动的安排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关注当前热点,把时事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在高昂的兴趣中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比如,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尤其科技方面和农村的变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了解历史上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大爱无疆和舍生取义,再结合自身实际谈出感受和自己的志向,这样学生就在活动中加深了对“爱国”的理解,让学生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祈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美育的功能,藴藏丰富富的美育因素。审美这项富于情感性的活动,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审美的主体,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发现了美的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必然会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名著美的能力
打破平衡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国内外名刊名著
美的校 美的人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