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

2019-06-11覃柳春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青蛙

覃柳春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最高的宗旨和核心理念。对刚刚走进学校的小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来看待,当作大写的“人”来尊重,把教育教学过程当作师生平等对话的动态生成过程来实践。当学生遇到困惑、处于愤悱之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当学生有意无意犯错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给予理解和宽容,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良师益友;当学生异想天开、想法与教师发生分歧时,给予信任和尊重,尊重差异,欣赏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当学生取得点滴成绩和进步时,给予赏识和表扬,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激发,心智得以开启,智慧的火花得以闪现。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说过:“我上课时,口袋里总是装满了高帽子。”这良苦用心,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的关怀呢?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在《蚂蚁和蝈蝈》的教学时,屏幕投影着一组数量训练题:“一( )蚂蚁,一( )甲虫。”孩子们高举如林的小手,应答如流,就在“一只蚂蚁,一条甲虫”的标准答案即将被鎖定的一刹那,突然出现了一个“杂音”——“一(位)蚂蚁,一(名)甲虫。”闻此言,孩子们哄堂大笑,“标新立异”的6岁男孩面红耳赤,而此时年轻的教师满脸微笑,轻抚小男孩的头欣喜地问:“你能说说理由吗?”小男孩满怀自信地反问道:“‘熊先生‘狼外婆,动画片上不都这么说吗?”“没错!”这位年轻的教师带头为小男孩鼓掌,“诗人也这么说。”接着这位老师神采飞扬地背起了香港女诗人写的一首诗《可以不可以》,孩子们听了又是一阵哄堂大笑,那灿烂的表情就写在他们的脸上。试想如果这位教师不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挚友,不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体悟他们的情感,没有人格平等基础上心灵交融,没有相互信赖上的心智启迪,那儿童智慧的火花从此将被掐灭,又何来灵感的涌动,生命的提升?

二、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去想,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想应的问题。这“教师中心”理念的指导下的行为方式。而“课改”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有一次在讲学时曾提过这样一个教例: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坐井观天》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师:“青蛙在井里好还是出来好呀?”

大部分学生都说:“跳出井来好!”随后他们都说出了青蛙跳出井来才知道天原来是那么宽,那么大。青蛙的见识面也增长了许多。学生的这些答案显然是教师预想得到的。这位教师当时喜形于色。

谁知此时却有一个“另类”的学生却说:“我认为青蛙还是呆在井里好。因为……”

教师立即打断了她的话头:“刚才同学们都已经谈了青蛙出井来的许多种好处。你怎么还说青蛙呆在井里好。看来,你真是个‘井底之蛙。”

第二天,这位学生却在日记中写出了这样一段话:“青蛙跳出了井口,顿时有一个小孩拿着鞭子向它冲来想要抽打它。青蛙赶忙逃命。它拼命来到一条河流边,那里的河水已经发黑,河面上飘浮着许多动物的尸体……青蛙感叹:还是呆在井里好。”

这位教师此时才意识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是多么重要。

“教学相长”这句古朴的教育信条,用现代精神加以诠释,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真诚的理解和信任是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基础。

三、善待学生的错误

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答非所问”的情况。”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它归结为这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肯用心学习的表现。因此,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或直接批评,或间接打断,课堂上则出现师生关系僵持的尴尬局面。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学生的这两种学习现象,或许就会发现那正是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一种曲折反映!只要教师善作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如在探究《将相和》中“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这一因果倒装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蔺相如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品质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答非所问:“这句话把原因放在句后说出,突出说明为了赵国的利益,就是不能一味回避。”这无疑不是教师设想的标准答案。但是教师没有妄加否定,而是问:“为什么这样想呢?”这个学生答:“如果蔺相如的话没有传到廉颇的耳朵里,那廉颇居功自傲的错误就会发展下去,秦国就会乘机打进来。这不损害了赵国的利益吗?”“那你认为怎么办?”“蔺相如上门劝说,要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廉颇能接受吗?”“从后来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看来,廉颇是个直爽的人,知错就改,他听了传言就改,蔺相如亲自上门劝说还会不改吗?一定改!”虽然学生一开始是“答非所问”,但是教师注意巧妙地引导,使学生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到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整个探究过程突破了习惯性思维,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素质教育的如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课改”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行为更应该积极贯彻“课改”精神。“以人为本”作为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更应该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行动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眼中看到的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而作为鲜活的人,他的思维、语言、包括他的错误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只有尊重,才能换取他们思维的碰撞,才能撞击出美丽的火花来。

猜你喜欢

廉颇蔺相如青蛙
负荆请罪
忠诚老将廉颇晚年“背叛”赵国
将相和
负荆请罪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负荆请罪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