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最后时光
2019-06-11刘新武
2019年2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表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要继续乘胜前进。”当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而做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们。这期稿件,就让我们走近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作者刘新武是《光明日报》记者,曾有机会独家记录了钱学森的最后影像。通过这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钱学森幸福而美满的家庭生活,以及他的会客场景等。就算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心怀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这种光辉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2009年10月31日上午11时,我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当我第一时间通过钱老家人得知这一噩耗时顿感悲痛万分。
思绪将我拉回到2000年初冬时节,钱老89岁生日之际,钱老的儿媳妇黎力给我打来电话,说是现在钱老已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请求,但为了能够留下他的工作和生活影像资料,今后有重大活动时拟请我去家里负责拍照。黎力原名傅雅丽,是原北京军区政委傅崇碧的大女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父辈在晋察冀根据地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20世纪50年代,时任63军军长的傅崇碧叔叔抗美援朝回国后,又与我们家同住一座院落,为邻多年,两家的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正因为有此历史渊源,她对我知根知底,方才委以重任。为此,我一直非常感谢黎力和她丈夫钱永刚,因为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能够获得如此机会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2000年12月中旬的一天,大约在下午3点,我第一次来到钱学森家,一栋20世纪50年代建的普通居民楼的单元房,家居朴素,满目书香。由于钱老行动困难,因此,他一直卧床,在这间坐北朝南的、面积不大的房间中,钱老床边的简易书桌上摊放着他正在阅读的报刊;倚墙而立的书柜里摆满了中外科技、文史书籍。据钱永刚介绍,钱老虽年事已高,仍每天用两个小时读报和看科技资料。晚年的他,致力于军事科学与军事学术研究,大力倡导和推广应用军事系统工程,积极推动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作战模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出许多富于创造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次拍照时,我用的是胶片相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我既要拍好有关领导与钱老会面的场景,也要记录下钱老自己工作和生活状态的珍贵影像。根据经验,我首先背靠窗户从床的南侧利用午后的斜阳,顺光,略俯角拍摄钱老会见客人的过程,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避免使用广角镜头以防边缘人物变形。我分别用17mm~35mm和70mm~200mm镜头拍摄,时而转到床的北侧运用逆光拍出剪影效果,时而在侧逆光角度抓取钱老转瞬即逝的独特神态。与此同时,我还全方位地记录下钱老家人欢聚一堂,共同为钱老祝寿的生动场景。
2001年,钱老90岁生日之际,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和总装备部的领导等一行来到钱学森家中,亲切看望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并向他祝贺九十寿辰。鲜艳的花篮,热情的话语,使幽静的居室平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一时间斗室内高朋满座、将星云集。
我用16/35焦段的镜头忙个不停,随着快门的哒哒不停,钱学森和朱光亚两位科学巨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瞬间被永恒凝固,人们透过这一画面仿佛又看到了当年两位科学家携手并肩,历尽艰辛,共创“两弹一星”事业的动人一幕。握别时,钱老特别嘱咐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队伍的年轻化,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创造新的伟业。
2005年12月22日,《光明日报》又刊发了我的独家摄影报道《走近钱学森》,登载了钱老94岁华诞前后所拍的部分图片。这年,“神六”发射成功后,航天部部分领导去看望钱学森。钱学森不仅是“导弹之父”,也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底,来自力学所的新老领导也前往看望。此时我已用上了数码相机,既有了图片回放功能,又省去了更换胶卷的麻烦,再加上已多次前往拍摄,对现场环境和钱老的习惯以及最佳角度也了然于心,因此拍得更加得心应手。我不仅连续抓拍到来访者与钱老亲切交谈的场景,而且,除了握手、交谈、合影这些会见三步曲外,也从抓取细节上下功夫,力图拍出新意。我不断变换位置和角度拍摄,抓到了钱老回顾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时溢于言表的由衷欣慰之情。同时我还以“神六”模型为前景拍摄钱老与航天战线领导相聚甚欢的场景,增添了图片背后的信息量;我还不失时机地记录下力学所领导请钱老观看建所首日封纪念邮册,以及钱老阅读《光明日报》等画面,于方寸之间记录了大家风范。科学家钱学森长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对我言道:“你为家父拍下了晚年的许多珍贵图片,现在都已成为永久馆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2013全国巡展中,也有我拍的照片展出。
每当将镜头对准床榻上的钱学森,总能感受到:这位慈祥老人,思维敏捷,学识渊博,他面对访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讨论问题言简意赅,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超凡脱俗,很少谈生活琐事,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所思所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计。“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它们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就在钱老去世当天,北京大雪纷飛,漫天洁白,仿佛苍天为之动容,大地为之悲泣。闻听噩耗,许多市民、学生和钱老故交络绎不绝来到家中悼念,这座普通的红色居民楼前摆满了鲜花和花篮,在皑皑白雪映衬中,寄托了人们对钱老的无尽哀思。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用镜头和内心祝愿这位功勋卓著、和蔼可亲的老人一路走好。
(编辑/崔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