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本落笔点,随文练笔妙生花
2019-06-11陈文珊
陈文珊
【摘要】随文练笔是一种常用的读写结合的语言文字训练方式,能有效地架起阅读与作文的桥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随文练笔常陷入流于形式、追赶潮流的误区,形同虚设。本文将以小学高年段为例,围绕紧扣文本的生长点、动情点、重难點,找出恰当的随文练笔引爆点,有效落实随文练笔展开讨论。
【关键词】随文练笔;文本;小学高年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文练笔是一种常用的读写结合的语言文字训练方式,能有效地架起阅读与作文的桥梁。而随文练笔尤其适用于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能让学生高效、高质量地阅读,提升写作水平。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随文练笔常陷入流于形式、追赶潮流的误区,形同虚设。“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如何从课文找出恰当的随文练笔引爆点,最终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双赢效果,在此进行以下探究。
一、紧扣文本生长点,随文练笔善迁移
随文练笔源于“随文”,即从文本中挖掘可以借鉴的词句、话题、写作方法等,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教材中练笔材料虽多,但应吃透教材,摒弃已掌握的训练点,筛选出文本中新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文本生长点。为找准文本生长点,高年段的教师应明确,第三学段“习作”倡导模仿中有创新,更注重整体的表达顺序和方法上的训练。
(一)典型句式,仿写迁移
《彩色的非洲》一文词汇丰富、善用修辞,易陷入仿写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练笔误区。此类练笔在三四年级已有大量训练,不是本文的生长点。充分研读教材后,会发现本文读来朗朗上口,事物罗列多却不单调乏味,正是本文语言的生长点:长短句式。“那里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叶开花”句式是由短到长,“有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颜色脚趾的五彩鸟,有美丽温顺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和象群”则是由长到短。因此,可以让学生试着仿写长短句式,介绍非洲丰富多彩的矿产、热情的舞蹈等,使语句富于节奏,如诗如词,令人兴味盎然。
又如《白杨》一文中,采用“哪儿…… 哪儿……”“不管……不管…… 总是……”的词语,连词成句,一气呵成地为我们展现白杨的顽强。如何用词语串联句子,使语言流畅而不累赘,正是提升写作能力的生长点。所以教学《白杨》时,可以仿照文中句式赞扬身边的人、学生或赞扬人民解放军“不管寒冬腊月,不管骄阳似火,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的边疆”,又或者赞扬消防员“不管火势多么汹涌,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们总是朝熊熊大火冲去,把救护群众当作自己的使命”,句句精彩纷呈。
(二)典型表达,仿写迁移
《再见了,亲人》一课中,前三个自然段都是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表达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可以让学生学习此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随文练笔中设计让学生成为朝鲜送别民众的一员,采用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写写送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话,学生都能入情入境,句句动人。而《梅花魂》一课新出现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写梅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由物及人,意蕴深远。本课可以设计借物喻人的随文练笔,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某种事物的特质及联想到的人,再选择一种事物写作。学生会选择蜡烛、蜜蜂、蜗牛等常见的事物,却写出了深远的意味。研读文本,找准生长点,在随文练笔中强化巩固,学生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便水到渠成。
二、紧扣文本动情点,随文练笔见升华
(一)动情仿写,文采升华
儿童诗《我想》用丰富的想象描绘自己在变幻中探索世界,让学生都沉醉其中,也想表达自我,可相机让学生仿写一小节。先点拨作者的构思特点:每小节都写我想长成什么和体会到什么;再让学生自由创作。学生笔尖流泻出的是这样的诗句:“我想把脚丫接在小花的根上,伸进柔软的土地,向着太阳生长,长啊,长——长成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我想把小手安在小鸟身上,自由地在天空飞翔,鸟瞰天下的世界,看啊,看——看遍世界各地的风景。”又如《与象共舞》一课,学生都沉醉在人象和谐共处的情景中,也不禁向往这理想状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并不是只存在于泰国,用生活中人和小狗、鸽子、鱼儿的亲密场景,再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波澜,让学生仿写创作一段《与×共舞》,既升华了题目,又让学生的文采尽显。
情动而辞发,学生所作、仿的痕迹中有创的内容,课的影子中又有心的折射。诗歌之美,创造之乐,动情仿写中尽得。
(二)动情续写,文思升华
有的文章写至高潮便戛然而止,为读者创造无限遐想的天地,也为学生练笔提供宝地。可以课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联系生活续编故事,培养创造性思维。《金钱的魔力》中,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可以让“我”得到裁缝店的奉承,惊叹于金钱的魔力时便结束文章,可设计续写故事的随文练笔:想象“我”去到其他地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延续金钱的魔力。《穷人》一课,安娜在穷困时还决定抚养邻居的孩子,面对丈夫时的犹豫矛盾触动读者心绪,拉开帐子后故事便结束了,可设计随文练笔:联系课文内容,看图续篇故事,让学生在续写中延续这份人间真情。《凡卡》一文中,凡卡的悲惨命运牵动着人心,而文章却止于凡卡的睡梦,可设计续写凡卡命运的随文练笔,让学生大胆想象,寄出的信又是否回应?凡卡之后的命运如何?在动情处续写,既让学生的内心情感有了延续的空间,也让思维有了充分发散的空间,一次次的续写练笔后文思泉涌。
(三)动情补写,文篇升华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父与子了不起的形象最打动人,第一课时的学习往往是聚焦于了不起的父亲形象,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了不起的父爱。而废墟下的阿曼达也令人担心,课文却对被埋于废墟中38小时的阿曼达并未着墨。在体会了不起的父亲形象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被埋于废墟下的阿曼达言行的练笔,学生的文段中,阿曼达或沉着冷静等待,或耐心安抚同学,与父亲一样都有了不起的风范。找准了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练笔情感对课文进行补写,不仅充实了课文内容,也训练了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写出了语文课堂的精彩。
三、紧扣单元重难点,随文练笔做铺垫
在设计随文练笔时,应紧扣单元读写训练重点,从单元的文本中發掘可以突破此重点的内容,为学生单元习作水平的提升做好铺垫。
(一)写作方法,练笔铺垫
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等方式,让凤辣子一登场就立起了泼辣的人物形象,人物特点表现之精准,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因此,本课可以设计这样的随文练笔:安排适当的场合让人物登场,写写你身边熟悉的人。借此练笔为接下来的单元习作:写一个有特点鲜明的人做好铺垫,写出的人物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鲜活精彩。
(二)写作文体,练笔铺垫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篇说明文,以前的学习中只要求学生能指出说明方法,并加以运用到句子中,而用说明方式贯穿全文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对学生尚有难度。应充分利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安排随文练笔,打通说明文学习与说明文写作的壁垒。《新型玻璃》一文想象丰富,在学生理解文章和掌握说明方法后,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发明一种新型玻璃,写一段说明文。教学《鲸》时,很多学生对鲸感兴趣,课外积累了许多有关鲸的资料,可以设计“小小解说员”的随文练笔:假设自己是海洋生物馆的解说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鲸,运用课文所学的说明方法,为游客介绍鲸的家族中的一员。找准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创造表达的机会,由段入手训练,成篇的说明文写作也就信手拈来。
(三)文本改写,练笔铺垫
针对课文特点,启发学生进行改写,不仅加深理解、发展想象创造,对单元习作也有帮助。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为童年趣事,如何在写作中突出“趣”是很多孩子的困惑之处。而本单元所选编的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都有诗人对“童趣”最精练的描写。因此,可以在学生感受了诗中童趣之后,结合课文的插图和自己的想象,将诗词改编为小文段。“虎头虎脑的小儿子一边剥莲蓬,一边吃莲子,还一边数数”“在月光的照耀下,风儿的抚摸中,小牧童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等内容,均为学生所体味之“童趣”。有了改写的铺垫,童年趣事的习作又何尝不能下笔如有神?
随文练笔终究要回归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总目标的原点,而准确定位、巧妙设计是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需求,充分研读教材的生长点、动情点、重难点,明确落笔训练点,妙笔生花便不再是难点。
参考文献
[1]黄文霞.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J].教学与管理,2017(4).
[2]陆睿英.紧扣教学文本,有效随文练笔[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附 注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实效的研究——基于对教材优秀片段赏析的视角”(课题编号:2016YQJK011)阶段性成果。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