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校育“大国良师”
2019-06-11王立群
王立群
《山东画报》:新年伊始,曲阜师范大学建设的中国教师博物馆就成了网红博物馆,请您介绍下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我们筹建这座博物馆的初衷?
张洪海:中国教师博物馆是全国首座也是唯一教师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定位于“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教师精神家园”,填补了我国文化和教育领域博物馆建设的空白。2018年3月,教育部向全国教育系统发文,组织全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捐赠文物;2018年10月,一期展馆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成,并隆重举行了首次展览;2019年2月,教师博物馆还被山东省政府列入2019年重点办好的百件大事。
建立这座博物馆的初衷,实际上是为了践行“为国弘文”宗旨,发挥作为孔子家乡大学的独特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讲话精神,为民族留存永恒的文化记忆,为教育珍藏宝贵的历史遗产,为教师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园。
《山东画报》:博物馆内的展品来源主要有哪些?在布置展示的过程中,对单元的划分等又有怎样的考量?
张洪海:从筹建博物馆开始,我们就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募捐展品,另外有一部分来自全国各相关博物馆、纪念馆的捐赠,我们学校自己也有一些长期的积累和征集。
在进行整个博物馆的展示单元划分时,我们紧扣“尊师重教”这一主题,围绕“教育文物”“教师典范”两条陈列主线,凸显传统文化底蕴、教师文化馆藏、师德教育功能三大特色。为此,馆舍布局上规划陈列区、研究区、体验区、服务区四大区域,其中陈列区设“先师孔子”“教育文物”“教师典范”三大基本陈列,以及“中国各地教师风采”“中国教师走向海外”“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三大专题陈列。
《山东画报》: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也多次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的博物馆其实也是对教育领域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和传承。而作为曲阜这样一个特殊地域内的师范类院校,传统文化对曲师的教育和教学理念,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张洪海:曲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因孔子而生的大学,自建校之日起就担负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一直以来,我们都大力实施“文化立校”战略,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发展的基因,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突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以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守教育之正、塑教育之魂,做到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和现代前沿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形成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模式。2018年,我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新突破;在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奖总数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特等奖获奖数量居省属高校首位;坚持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并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我们以实施《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立校”战略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世界儒学中心建设为总牵引,着力做好研究、教育、传播文章:研究方面,学校不断凝练儒学研究方向,整合儒学研究力量,汇聚儒学创新资源,推出一批重量级、标志性学术研究成果,是儒学研究领域唯一拥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省属高校,成为海内外儒学传承创新学术重镇。教育方面,不断深化“以优秀文化铸魂,为人生之路奠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活动,搭建“洙泗讲堂”“国学沙龙”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孔子六艺城等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组织传统文化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排演全国首个孔子教育思想主题话剧《夫子》,“孔子文化月”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全国优秀奖。传播方面,对内集中围绕党政干部、学校师生、乡村民众三大群体开展儒学普及教育,有的放矢涵养政德、师德、公德、美德,深度参与山东省委组织部、济宁市委组织部干部政德学院建设,努力把中国教师博物馆打造成为国家师德教育涵养基地;对外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传播路径,不断提升儒学研究话语权,成立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儒家文明创新联盟、东亚儒学联盟、孔子大讲堂、国学“两创”教材研究协同中心、雅乐研究中心等系列重要学术平台,推进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建设。
《山东画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社会上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也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育师之所,曲师有哪些措施来应对这种变化培育更高素质教师人才?传统文化建设在其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洪海:作为师范大学,我们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向师范要品牌,向评价要效益”的本科教学观和教师教育观,积极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渗透衔接、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有效结合,着力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国良师”。在山东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我校青年教师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4项,荣获优秀组织奖,一等奖数量和总获奖数量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在第六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决赛中,我校19人获得一等奖,13人获得二等奖,7人获得三等奖,取得了连续五届一等奖获奖人数和获奖总数“双料第一”的优异成绩,实现“五连冠”,谱写了一曲“圣地曲园,教师摇篮”的凯歌。
《山东画报》:2018年,曲师在优势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2019年,我们为自己制定了怎样的目标?
张洪海:2018年,我们获批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并列位居山东省高校首位,同时我校也成为山东省首个具有招收教育博士和体育学博士资格的高校。化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我校拥有的山东省一流学科数量位居省属高校第三位,博士学科总量位居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第七位。在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教育学学科位于全国前10%,在全国上榜高校中位居第15位。
2019年,我们依然会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好《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省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分类施策、重点建设,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再上新水平。
《山东画报》:国内高校对高素质教师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曲阜在不具备地理优势的不利条件下,在人才引进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来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
张洪海:学校坚持把人才强校作为发展的主导性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人才优势作为第一优势,做到人才工作优先谋划、经费基本条件优先保证、人才政策优先落实,形成了党委领导、学校主导、学院主体、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人才工作体系。专门制定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的办法,实施“杏坛学者”高层次人才工程,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出台了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树立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贡献、不唯身份重实绩的评价导向,构建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薪酬体系,激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保证一流贡献得到一流待遇,打破常规聚揽天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