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传统文化因子探析

2019-06-11范向健

歌海 2019年2期

范向健

[摘    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1999年“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至今,逐渐锻造成为集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节庆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壮族歌圩文化、刘三姐文化、壮族三月三文化背景和内涵基础上发展壮大。

[关键词]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歌圩文化;刘三姐文化;壮族三月三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誉。广西各族人民历来都有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习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3年将农历三月三定为广西文化艺术节,1992年更名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家文化部申请,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此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于秋季举办,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行,逐渐锻造成为集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节庆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能够锻造成为一个影响全世界的节庆品牌,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在广西壮族、侗族、瑶族、仫佬族等歌圩文化、壮族的刘三姐文化和“三月三”节庆活动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一、壮族歌圩文化

歌圩,歌的圩市。《太平寰宇记》记载,广西昭州(今昭平)“谷熟时,里闾同取戊日为腊,男女盛装,椎髻徒跣,聚合作歌” 。“聚合作歌”习俗在西南各个少数民族间很普遍,只是称呼不同,如仫佬族的走坡、苗族的跳月、布依族的游方、瑶族的歌堂等。国外也有歌圩,比如在日本的本州、北海道称“歌垣”“歌曜”。

壮族是古代百越族群中西瓯、骆越族的后裔,自古好歌。从汉代刘向的《说苑》中的《越人歌》起,历朝均有记载。由于壮族分布区域不同,壮语语音也各有不同,因此“歌圩”有各种各样的称呼,也称“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

壮族歌圩的起源,一说源于悦神,一说源于择偶,一说源于追悼一对情侣,一说源于刘三姐教歌。第一种说法比较可信,“歌圩”是氏族部落原始仪式祭祀性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的结果。《广西边防纪要》:“沿边一带风俗,最含有人生意义的,则是歌圩。”明代邝露《赤雅》记载,壮族在春秋歌会间,男女“唱和竟日”。清朝、民国间的记载更为详实,当时,广西各级官吏以山歌有伤风化为由“严行禁止”,均遭到抵制而“迄无寸效”。建国初期,歌圩习俗一度得到恢复,随着“左”的影响,“四清”运动以后,尤其十年浩劫期间,歌圩被当作“封资修”的“残渣余孽”加以“横扫”,歌圩被强行禁锢长达二十年。20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后,沉寂二十年的歌圩重放光彩。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三月三定为“歌节”。

歌圩分为“家歌圩”和“野歌圩”两种。“家歌圩”在家中举行,壮话叫“欢江栏”,一般在新婚之夜时伴娘方与新郎方男女青年对歌,新生婴儿满月之夜,外婆家姑娘和爷爷家小伙子对歌寻乐。“野歌圩”在野外进行,那才是真正的“歌圩”,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择偶为主要特色。

歌圩是一种群体性活动,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对歌交情,二是歌才比拼,三是娱乐。对歌是传统歌圩的主题,一般是一对一进行,当一对男女青年对唱的时候,双方的朋友都围在身旁相助,甚至还有歌师在旁出谋划策。对歌的程序各地大同小异,一是物色对手的游歌,二是请求对方来对歌的求歌,三是接歌,四是比歌才的斗歌,五是深交歌,六是离别歌。歌圩场上对歌唱的内容无所不包,无事不歌,有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农事、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红白喜事等。壮族歌圩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是壮族民俗的展示窗口,对了解和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可见,壮族歌圩文化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原始因子。

二、刘三姐文化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广西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是歌的化身!

传统山歌、戏剧、电影等《刘三姐》中,留下许多精彩的充满智慧的山歌。“刘三姐歌谣”,采用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方式,即景编歌。歌词押韵、生动、淳朴、深刻、凝练,大多是生活语言的高度提炼,加上赋、比、兴等艺术手法交替运用,具有易唱易记的特点。

刘三姐歌谣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其中情歌的数量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可以分为排歌、叹情歌和婚恋歌。

1958年,柳州市彩调团创作排练演出彩调剧《刘三姐》,引发了《刘三姐》创作、演出的热潮,1960年的广西《刘三姐》文艺汇演,观众达到1200万人次。1960年7月,《刘三姐》进入北京汇报演出,时间长达4个月。电影《刘三姐》将广西傳奇的民间传说、优美的山水风光、精彩绝伦的山歌与独特的歌舞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先后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1978年,彩调剧《刘三姐》重排,仅在广西南宁市,连续演出达到80多场。21世纪,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交响音乐套曲《刘三姐》、木偶歌舞剧《刘三姐》、儿童版音乐剧《刘三姐》、舞剧《刘三姐》等,新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广西的知名度,锻造了“刘三姐”的国际品牌。

从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到彩调剧、歌舞剧等不同剧种和各种舞台形式的文艺创作、文艺汇演,从电影《刘三姐》,到山水实景演出,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历久弥新穿越千年的文化现象。

世界各族人民认识壮族、认识广西从刘三姐、铜鼓、花山壁画开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一直使用刘三姐形象LOGO,刘三姐文化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其“区域性节庆活动”品牌的高起点。

三、“三月三”文化

广西壮族三月三,有的地方叫“三月三歌节”,主要是聚会对歌;有的地方则是“扫墓节”,联宗祭祖、扫墓拜山。

(一)三月三歌节

古时代,农历三月上旬称为“上巳”。壮族三月三,源于周代祓祸祈福、乞婚配、求生育的“上巳节”。汉代,三月的“上巳”也被确定为节日。魏晋时期,上巳的祈福已演变为春游、踏青、宴饮的节日。壮族有许多定期或不定期的民歌集会活动,贯穿一年始终,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八月十五等是定期歌圩,红白喜事或赶圩等是不定期的歌圩。定期歌圩,以三月三最为隆重。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载:“上巳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駞。男女目成,则女受駞而男婚已定。”这说明壮族在宋朝就有了男女双方在三月三对歌的娱乐活动。壮族的“以歌择偶”习俗,在明代的邝露著的《赤雅》中也有记载。该书载:“(壮)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 三月三歌节,时间有长有短,短者一天半天,一般是两三天,有在村头搭歌棚的,有公路边的、有在山坡上的。据初步统计,广西全区642个歌圩场中,以三月三为歌圩日的有96个,分布在著名的传统歌圩场主要在东兰、武鸣、都安、忻城、马山、龙州、巴马、宜山(今宜州)、融水、柳州(鱼峰山)、田阳等地。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万人以上。当然,除了唱歌娱乐,还有摊贩贸易。

当代的三月三歌圩,自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将每年农历三月三定为广西公众假日,推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等系列活动,以官方主导定期连年举办为主流,如武鸣、巴马、隆安、环江、柳江等县“三月三歌节”,加上后续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对歌、赛歌、赏歌,娱乐、竞技、商贸,文化加旅游,既是广西的歌节也是旅游节。

(二)蒸制五色饭,联宗祭祖

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家家家户户采来枫叶、红兰草、黄饭花等有色植物,煮成汁水,用汁水浸泡上好糯米,蒸制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彩蛋,从古代寒食节的习俗看,应与古代寒食节期间不准起火、生火、用火的习俗有关。“三月初三拜祖先,父母群兄到墓前”。三月三期间,也是广西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祭祖扫坟的时间一般以农历清明至谷雨间的半个月为期,半数以上的壮族地区,则以三月初三为期。桂西南壮语称扫墓为“参坟”,或“碑坟”。除草添土,修整墓地,插标挂钱,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烧香鸣炮,焚钱烧纸,是扫墓的具体内容。联宗祭祖,有户祭、族祭和宗祭三种类型,一是表示对祖上的孝心,二是凝聚家族人心,促进情谊。

(三)多民族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是壮族传统的祭扫祖宗坟茔节日,也是广西汉、瑶、侗、苗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汉族吃荠菜、煮鸡蛋、祭祀、相会、嬉戏、插柳、赏花;瑶族集体渔猎,然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称为“干巴节”。与越南一河之隔的防城区高林村瑶族同胞在这一天,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浓的米酒,特色的瑶家菜喜迎八方来客。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禄苗族乡的抢花炮活动,最为典型而盛名。此三月三“花炮节”, 始于清朝乾隆而盛于嘉庆年间,已经连续举行了129届,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抢花炮”是抢三枝燃放的花炮,第一炮为“发财炮”,第二炮为“添丁炮”,第三炮为“如意炮”。“花炮节”期间,还有传统的龙狮表演、芦笙踩堂、侗族大歌、侗戏等表演和斗鸡、斗鸟、斗牛等娱乐活动。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发端就是在“三月三”的丰富文化内涵底蕴基础上确立的。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而其传统的文化因子以歌圩文化、刘三姐文化、“三月三”文化最为凸显。

参考文献:

[1]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2] 潘琦主编.刘三姐文化研究[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