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认同与民族节庆旅游开发
2019-06-11李智丽
李智丽
[摘 要]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是人们识别自身身份、实现地方认同的重要标识。展示有地方特有传统文化的民族节庆活动是民族地区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塑造地方文化身份的重要策略。现就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瓶颈问题,尝试提出构建广西“壮族三月三”独特文化认同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壮族三月三;文化认同;广西;旅游
一、导语
文化负载着精神,是民族的表征,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的兴衰,是国家形象的名片。近年来,国家对地方提出了“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要求,这充分认可传统民族节日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中的作用。展示有地方特有传统文化的民族节庆活动则是民族地区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塑造地方文化身份的重要策略。
办好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探讨民族节庆文化认同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民族节庆彰显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构建起独特的、便于识别的地方形象,从而吸引游客、投资者乃至新居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广西旅游吸引力、竞争力,促进广西各民族文化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传统“壮族三月三”习俗是民族文化认同形成的基础
“三月三”节日由来已久,可追溯到我国的西周时期,流行于中原地区,古时称“三月三”为“上巳节”。至汉代被正式列为节日,唐代达到兴盛期,宋代后逐渐没落消失。“三月三”流传到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三月三”节庆活动。其中,在广西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是最具代表性的壮族文化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歌节、歌圩、歌会、歌堂为形式的山歌文化,是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广西民族节庆,承载了厚重的广西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特别是广西自东盟博览会及民歌艺术节落户南宁以来,将壮族山歌文化这一广西民族文化元素推广到了全国乃至海外。“壮族三月三”具有节庆文化历史渊源、现实表征、文化精神以及生态价值,包含在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之中,具备良好的文化认同基础。
(二)政府办节促进“壮族三月三”传统节庆的发展
由于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强,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因而民族地区对发展旅游业更加重视,对民族节庆文化资源的开发也更重视,打造传统节庆品牌也逐渐被付诸实施。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农历三月三确定为全区各民族共有的“三月三”歌节;2014年,“壮族三月三”正式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当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地方性法定节假日;2017年12月发布的《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还明确提出,“结合‘壮族三月三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灵活安排带薪休假和错峰休假。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干部、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①这是广西推进“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出政府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民族节庆旅游开发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政府办节使得“壮族三月三”传统民族节庆更加规范、更加安全、影响力更大,节庆场地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有力地将“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与地方经济、文化、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十分有利于向外界传递出特有的广西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息。
(三)“壮族三月三”节庆得到旅游者的热情响应
据统计,“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法定假日以来,各地不断丰富三月三的节庆活动,2017年,广西全区各地共举办480多项旅游节庆活动,以民族歌舞与演艺活动居多②。“壮族三月三”成为提振广西旅游业的重要节日。2017年3月30日至4月4日,“壮族三月三”恰逢清明节,形成了广西特有的“黄金周”,南宁市共接待游客191.14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46.59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消费11.2亿元;桂林市共接国内外游客170.0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20.43亿元;柳州接待游客138.4万人次,旅游收入13.35亿元;北海接待游客34.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共3.11亿元。“壮族三月三”节庆旅游的游客构成中除了旅行社接待的团体游客外,来自自治区内外的散客旅游者和自驾旅游者数量众多。
三、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一)构建文化认同意识不清晰
目前,广西民族节庆文化的办会模式基本上有三种:政府主导型办会模式、政府引导社会民间参与型模式和社会民间主导型模式。节庆文化活动都来源于民间民俗活动,单纯由社会民间主导的节庆活動基本上仍然是民俗活动,对旅游经济贡献不大。一般来说,将民俗节庆上升为节庆旅游的初期多由政府主导,政府出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的知名度的目的纷纷主导办节办会。目前“壮族三月三”各地的节庆办会模式大多是政府引导社会民间参与型模式,这种模式仍然需要政府的大量人力和资金投入。政府办节会模式极大增加政府负担,政府在“壮族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上缺乏人才储备和专业性。2014年至2017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呈现出活动众多、形式多样、遍地开花的景象。但在凝聚各族人民文化认同,提升人民文化自信上,意识仍不够清晰,举措不够得力。很多民族节庆文化活动还属于临时抱佛脚,行政管理意味的领导意志和偏好较重。同时,各“壮族三月三”节庆主办地对于民族节庆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渠道窄,重政务宣传、轻文化宣传,重节后宣传、轻节前宣传,没有对节庆旅游文化和本地民族特色鲜明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政府在节庆文化活动中负担过重,没有能力将“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和长远性规划,造成节庆成效不够理想。
(二)旅游者文化参与体验不强
民族节庆活动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很多研究者认为“只要民族节庆不消亡,民族文化就不会消亡”。目前,广西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开发仅仅停留在简单雷同的民族歌舞、游艺、群众聚会、歌圩,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举行舞龙、耍狮、芦笙踩堂、斗马、斗鸟、赛马等文体活动。但从游客的角度看,游客的“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活动参与度较低,以风光旅游、观看演出、休闲娱乐为主,民族节庆的游客参与度不高,很多游客不理解节日的意义,节庆愉悦感低。游客很难像节庆活动的“主人”那样认同节庆的价值。特别是在文化体验上,来自国内北方及国外的游客不能从同质化的旅游活动中感受到“壮族三月三”区别于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节庆的独特文化。还有,在旅游饮食、纪念品开发不深入,千篇一律,或者原生态文化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没有形成富有“壮族三月三”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纪念品,纪念品缺乏吸引力,不能将“壮族三月三”转化为文化记忆,延伸至旅游活动结束后,不能辐射到旅游者常驻地,丧失了民族文化的承载传递功能。因此,目前“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活动的文化品牌效应不够彰显,对当地旅游和经济只呈现出短期的带动作用。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创新不足
民族节庆活动是传承提升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平台。节庆文化活动既应强调民族文化的传统性、自觉性、能动性,表达当地人民传统的集体记忆,又要融入现代流行文化元素,以现代技术表现和传承具有民族特点的节庆气氛,使传统节庆更贴近现代生活,让广西人民以及来到广西的旅游群体认可和接受。但目前个别地方在“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开发或打造地方文化名片的过程中,急功近利、走过场,把民族节庆文化粗制滥做节庆文化,内容千篇一律、模式缺乏创新。这种缺乏创新性的节庆文化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从客观上分析,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者主流文化发生碰撞时,当地人在面对旅游者群体时容易处于经济弱势、文化弱势和心理弱势,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在对自身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进行包装时容易产生迎合倾向,这是节庆文化旅游资源难以创新、节庆文化吸引力难以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因此,立足“壮族三月三”歌节文化传统,充分尊重民间民众意志的基础上,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重新包装民族文化,兼顾传统和现代,使“壮族三月三”呈现少数民族文化新的“时代精神”,体现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课题。
四、构建“壮族三月三”文化认同的旅游开发策略选择
文化是旅游开发的软实力。笔者认为构建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认同,将“壮族三月三”等广西独有的民族符号深植于旅游开发、旅游推广过程,让旅游利益相关者在潜移默化之中累积“壮族三月三”的认知,以文化认同缩短旅游者与广西旅游品牌的心理距离,兼具文化的扩散效应和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是改善和提升广西旅游品牌知晓度、美誉度更有针对性的策略选择。
(一)制定民族节庆文化发展规划
在政治指标、经济指标作为生活基本坐标的年代,优秀的民族文化逐渐散落、割裂。文化是人民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消费主义盛行、欲望彰显的时代,文化更给人以心灵滋养。作为广西民族节庆的主要代表,“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资源丰富,但活动多而不精,民族特色文化精品缺乏。因此,需要各级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在民族节庆文化方面,政府要积极转变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自治区层面,政府要重点对全区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文化活动制订发展规划,提出保障措施,以及对安全、环保、秩序、质量等方面的监管措施。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壮族三月三”节庆文化的特点,将节庆文化与少数民族风情游、当地乡村旅游、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民族文化产业化进行统一规划。以保护和传承为前提,将“壮族三月三” 等少数民族节庆文化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产业规划、旅游产业规划和特色小镇规划中,打造当地“壮族三月三”节庆文化精品品牌。
(二)转型升级民族节庆文化的开发模式
“壮族三月三”等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旅游涉及多重社区利益与市场,只有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社区的关系,民族节庆文化活动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社区参与”的节庆运营模式是国内做大做强节庆旅游的一个成功的做法。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百色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也有这方面成功的经验。首先是政府的主导和扶持。政府发挥宏观作用,积极打造全域旅游格局,进一步提升“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旅游品牌的品位和品质,加大对传承民族民风民俗文化方面的投入,不断打造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风情,以民族节庆文化助推全区旅游产业实现新的发展。二是通过市场化的导向,注重吸引包括民间人才和民间资金等民间资源,扩大“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旅游活动的规模,提升档次,增强影响力,鼓励支持各地将民族文化产业化,生产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服饰、工艺品、保健品和食品,丰富当地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需要。三是确立企业在节庆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与大型知名旅游集团的网络合作关系,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鼓励扶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民俗到各地展演,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旅游资源进行实景演出。四是政府应鼓励社区直接或参与旅游开发与营销,保护好当地文化,复兴地方文化传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带动发展当地经济,使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受益。
(三)打造“壮族三月三”节庆生态文化圈层
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谐民族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壮族三月三”为代表的壮族文化,应该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集合体。首先要有效利用现有的文化成果,挖掘整合“壮族三月三”生态文化资料。植根于民族本元文化土壤的节日开发才会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染力。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全面调查“壮族三月三”留存的民俗文化资源、形态和现状,掌握全区各地“三月三”节庆的内容、分布、形态、种类的不同情况,从其节庆、语言、民居、民俗、艺术、饮食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中,提炼出“壮族三月三”历史渊源、现实表征和文化精神以及生态价值。第二,要打造“壮族三月三”生态文化圈层,应该形成动静结合、声色并举的文化盛景。修建“壮族三月三”文化博物馆,设置桂林山水、北海风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圈,以山歌文化为中心的民俗体验圈,以百色、河池扶贫产业为核心的观光农业圈。第三,加大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旅游既要依托原生态的资源,也需要后期的打造与推广。建议建立起“壮族三月三” 等少数民族节庆研究机构,邀请精通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的专业优秀人才和研究学者进行研讨和创新,从节庆文化旅游的角度深度挖掘有价值的民间文化。增加对当地民族文化演艺团队、艺术团的投入,鼓励民族歌舞艺术创作,开发新的“壮族三月三”民俗纪念品等等。
(四)加强对民族节庆文化推介宣传
游客对节庆文化产品的消费实际上是对文化体验的消费,游客必须要亲临现场才能体验民族节庆文化产品。因此,各地要加大力度宣传当地特色的文化产品,要广为人知而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4G移动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对当地旅游业进行“鏈式反应”式宣传,“互联网+”对于民族文化推介诸如国际营销、网络预定、多媒体宣传、智慧旅游等效果显著,可以作为“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管理、营销手段和平台。对于广西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发展,各地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应全面推进节庆旅游科技进步和信息化进程,提高民族节庆文化活动管理和节庆文化旅游开发的科技含量。注重提升文化自信,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媒体资源,创造与重塑旅游热点,例如旅游网络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壮族三月三”精品节庆活动以及食住行游购娱相关的攻略,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壮族三月三”节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深化“壮族三月三” 等传统节庆的文化认同,推动广西民族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慧中.民族认同与民族旅游[J].民族论坛,2007,(4) .
[2] 白杨.旅游视野下的壮族族群认同[J].百色学院学报,2006,(5).
[3] 傅才武,钟晟.文化认同体验视角下的区域文化旅游主题构建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4] 陈才,卢昌崇.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1,(3).
[5] 陈意山,农凯,梁化鹏. “壮族三月三”旅游发展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7,(12).
[6] 李小青.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民族节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做法与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7,(12).
[7]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