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悲鸿精神 构建课程文化
2019-06-11蒋全平
蒋全平
一、“悲鸿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徐悲鸿,江苏宜兴屺亭桥人,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的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悲鸿精神的主要内涵首先在于他的爱国思想。他怀着雄心壮志,要做个不一般的中国人,要做能为自己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其次是他勤奋不懈,锐意进取,兼收并蓄的艺术追求与治学精神。他自幼就酷爱艺术,孜孜不倦,随处学习,才艺长进极快,后来他在欧洲苦学八年,以振兴中国艺术为出发点,吸取了古典主義的坚实造型、浪漫主义的动感、现实主义观察自然印象的光色体系,在通用了西方绘画之后,以丰富、动人的创作成果呈现一条融会中西、承古启今的艺术道路。将徐悲鸿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生涯融为一体,过滤和提炼其人生志向和治学态度的精神内涵,即是我们要认识和理解的“悲鸿精神”。
二、“悲鸿精神”的校本解读
挖掘和承扬“悲鸿精神”是驻地学校对优秀的地方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历史使命。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而表示特定区域文化的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地域文化既是一个地区的最终竞争力所在,又是教育发展的内驱力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众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无方向性、记号与影像的混乱等为特征的消费文化正受到青年人的追捧,无时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同样,悲鸿文化在我们屺亭街道大开发大发展的过程中渐行渐远。人们的目光过分地集中到经济发展上去了,忽视了文化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悲鸿文化资源在不断地流失,在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阵地,文化发展的推进器,应责无旁贷地挑起弘扬地域文化历史重担。我们悲鸿实验小学必须把浸润着悲鸿精神的地域文化传承下去,开拓创新,努力履行好历史与时代交给我校的使命。
“悲鸿精神”理应成为驻地学校的校园特色文化内涵。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而文化管理本质就是要让教师人人认可一种价值观,形成学校的一种精神。从学校的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校园文化精神,将其渗透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师生的文化行为,实现提升办学品位,办出优质教育。不难看出,管理好一所学校,办好一方教育,文化是立校之精髓,文化是师生之灵魂。建设校本文化既是办学大势所趋,更是追求教育本质的所在。多年来,社会发展以经济指标作为考量,学校成就多以分数来论高下。在这种重指标而轻文化内涵的价值取向下,学校的管理少了文化,难以引领师生长期发展;教学少了文化,难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学习少了文化,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如不得以纠正,学校将是知识的批发商场,老师将是知识的二道贩子,学生则是深受其害的消费者。学校、教师、学生还会有什么个性还会有什么核心的竞争力?基于此,我们认为校本文化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我校是一所以名人——徐悲鸿命名的学校。我们的校本文化不仅要传承大师精神,而且要去诠释、去发展、去丰富这种精神,从而引领师生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悲鸿精神”应该形成“悲鸿小学”自己的校本解读。悲鸿精神,产生于徐悲鸿生活的时代,是徐悲鸿从艺经历与人生体验的结晶,也是时代给予徐悲鸿价值馈赠与价值启迪,它属于悲鸿,也属于社会。通过相当数量的文献检阅,通过对徐悲鸿从艺、从教以及投身服务民族、济助贫民等广泛社会活动的伟大人生经历的考察,我们发现了徐悲鸿丰富的心灵世界中包蕴着关爱民生的草根情怀、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报效祖国的社会担当、独辟蹊径的创新意识、兼容并包的博纳胸襟以及以身作则的师德风范等丰富的价值财富,这些也就是悲鸿精神的重要意蕴所在,将这些意蕴与徐悲鸿儿少时期发奋求学不以家境困窘为累、青壮时期励志报国不以强势恶人为惧、艺术创作创新求异不以成法俗见为拘等人格特质联系起来,确定了将“挺直脊梁”作为悲鸿精神的符号表达,并将其定为学校精神;同时将悲鸿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两句话定为校训,作为悲鸿精神的形象诠释,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文字及解读,从不同角度与悲鸿精神构成意义关联,作为引领全校师生和各项工作的价值取向以及旨在形成的共同行为方式。
三、浸润悲鸿精神的学校课程文化构建
课程文化,不是课程内容本身所承载的文化,而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所谓文化,在人而言,是指某种社会群体长期社会生活中积淀和形成的共有价值观念和共同行为方式;所谓课程,是指学校在某种培养目标指引下,将育人目标、教学(教与学)内容、教学(教与学)方式有机融合所形成的,具有多层次育人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以及将这种方案付诸教育教学行动的实践过程;据此,课程文化作为课程实施过程所体现的文化,就是指学校按照社会发展对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在进行课程选择、课程整理、课程提炼和课程实践过程中所秉持和坚守的一贯价值取向和稳定持久的课程行为方式的总和。
浸润悲鸿精神的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就是在考察了解徐悲鸿的人生历程、艺术生涯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徐悲鸿的人格特点和创作思想的精髓所在,提炼出其中蕴含的对师生人格提升和个性发展具有引领和滋养作用的精神元素,将这种精神元素融入学校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建设之中,使各种课程在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上浸润悲鸿精神,形成以悲鸿精神与现代课程理念有机融合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课程行为方式,并逐步打造出学校自身的课程文化样态。
1.浸润悲鸿精神的环境课程文化的构建。我们提出的环境课程文化,即是学校物质化文化与师生参与环境建设的活动等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它是学校精神文化、师生愿景的一种物化表达、行为表达。我们围绕徐悲鸿精神与品质,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到学校环境建设之中来,集学生、教师之智慧,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主要包括:树起徐悲鸿的雕像,建设悲鸿文化长廊等;设计具有悲鸿特色班牌,建设鸿韵书吧等,以此来丰富学校建筑上的布置,让建筑拥有文化,使之成为一本本立体的书。
2.浸润悲鸿精神的学科课程文化的构建。课程文化是构成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校以悲鸿精神灌注的学科课程为核心价值在课程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它隐含了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习惯、教育方式等因素的总成。
我们进行以浸润悲鸿精神活动课程文化研究,研究学科课程文化,以悲鸿精神——“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勤奋善学、兼容并包、勇于创新”来指导我们学科课堂变革,建构注重基础、充满爱心、兼容并包的高效课堂形态、教学策略体系,形成师生情意融融、互动互进态势。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鸿韵”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的指引下,每学期每个老师都会面向同学科老师上一堂“鸿韵”研讨课、骨干教师上“鸿韵”展示课、学校行政上“鸿韵”示范课。在全面推开的基础上,我们重点突出美术课、写字课课堂,要求更应有针对性的研究。
3.浸润悲鸿精神的活动课程文化的构建。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除学科课程以外师生的活动。它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质量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学生的课余活动、课内活动(班队、晨会)、专题活动中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精神,学生明白了优异成绩与勤奋刻苦是好朋友,努力建构书画特色活动课程,优化活动课程实践,提升活动课程质量,努力实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一是阵地活动建设,创新大队、中队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而提升管理、活动的品位,提高师生在校的主人翁意识。开展了以“悲鸿情少年梦”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建立驰马拉链校外活动基地、在悲鸿故居开展各类活动;二是传统文化活动方面,以学年为周期,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细化过程管理,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质。每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徐悲鸿杯”书画大赛、开展“鸿韵”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三是社团文化方面,以徐悲鸿艺术少年研究院为依托,开展好两个层面的社团活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意愿,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们组建了“小骏马啦啦操队”,鼓励创新,勇于实践,成立“小马驹”舞蹈队迎难而上挑战极限追求完美。根据学生不同艺术兴趣,发掘教师艺术教学潜力,开设小悲鸿書法社团、小悲鸿绘画社团、小悲鸿演唱社团、小悲鸿舞蹈社团、小悲鸿文学社团等。
四、浸润“悲鸿精神”,构建“鸿韵”课堂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堂是课程教学的阵地。通过理论参照、经验借鉴和三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初步构建了渗透着悲鸿精神、具有融洽和谐性、多元开放性、灵动生成性与探究创新性等特质的课堂教学普适样态。这种样态就是以“激学引探”为主线的“鸿韵”课堂,它的基本环节和操作要点如下:
“鸿韵”课堂模式将徐悲鸿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注重基本训练、崇尚自由发展、鼓励求异创新、倡导兼容并包等重要精神理念渗透其中,分别在不同教学环节上得到鲜明体现。
第一环节称为“辅练”环节,即在进入新课学习前特意进行学科素养基本训练,这些训练大致有知识与规则巩固类、技能与要领强化类、思维与智慧提升类三个范畴,它们会因学科不同而呈现不同侧重。通过“辅练”,对本课学习起铺垫作用,对整个经验构建而言,是强基固本。此谓“踏地而行”。
第二环节称为“激学”环节,即教师巧妙运用刺激手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储备经验、认知活动,让学生以独立主体身份自学教材、自主解答、自圈疑难。这三种独立学习形态,让学生充分彰显个性。通过“激学”,学生学习内驱力增强,且都在以自己的思路与方式展开自学。此谓“自由驰骋”。
第三环节称为“引探”环节,即教师巧妙运用启发手段,围绕本课核心话题,从引领拓宽、引导深究、引发批判三个视角,展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在这样多元对话中产生智慧碰撞与经验分享。通过“引探”,学生热情高涨,形成了畅所欲言、人人争先的交流氛围。此谓“你追我赶”。
第四环节称为“致用”环节,即归纳互动对话成果,形成本课知识、技能、方式、方法等的主导性共识,推出蕴含这些共识性经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知识与规则、技能与要领、思维与智慧的实践运用。通过“致用”,新知识新经验在实践中得以强化,在迁移中纳入图式。此谓“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