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学校,呼唤教育家型校长
2019-06-11崔映飞
崔映飞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这是站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上,指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对我国未来校长发展与未来学校建设提出的高屋建瓴的战略要求。如果说学校发展已然进入“高品质”时期,那么,校长发展更应迅速跨入“教育家”时代。
社会进入转型期,急需高品质人才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有专家进言,中国社会要转型,首先需要教育转型,教育需要为中国社会转型培养适应并推动转型的人才。
不少科学家预测,2030年前后,人类与人工智能之比将达到1∶1,社会将进入“人机并存”时代。而且,人工智能将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在学校层面,学校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来应对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而新时代的高品质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两点素养:一是超乎寻常的“思维力”。以“深度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虽从人类处获得了“智能”,但其“跨界”“整合”“增值”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使之顺利实现了对于人类的超越。人类只有向人工智能学习,学习它们的学习,才有可能反超之。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打破单一应试的藩篱,在学生个性、好奇心的保护,在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求异和批判特质的开发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二是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人类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创造,创造的核心在于突破创新、生产执行,推动文明的进步。这恰恰是当前以应试为导向、功利为目的的教育所不能至之地,需要以非凡的勇气和气魄力促力改。三是卓越的人格。血肉之躯要想抗衡“类人”的“机器”,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百折不挠的意志与矢志不渝的价值观。
高品质人才培养,需依托高品质学校
高品質的学生和未来公民,需要依靠高品质的“未来学校”来培养。首先,高品质的“未来学校”应该顺应高品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针对现实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进行深度变革。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继2014年《人类简史》、2016年《未来简史》之后,2018年又推出《今日简史》。在他看来,今天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的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创意(creativity)。泛言之,学校教育应不再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能够临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学会重塑自己,这是高品质人才的要求。
其次,高品质学校还必须顺应现代科技进步的潮流。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已经或正在迅速地冲击和改变着现代教育的内容、形式及方式。传统的只能通过学校和学校教育供给的学习场所、学习资源,如今早已为家庭和社区所共有。相较于图书、图书馆、阅览室,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最全面最便捷的图书阅览室。与此同时,新型学习资源如微课程、微视频、翻转课堂等被大量上线,使得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因此,学习、学校、教学、课堂的概念,都应被重新考量和认定。
可以说,互联网、物联网已经并正在迅速改变学校教育的形态。教育一定不会消亡,但极有可能,作为实体意义的“学校”会逐渐被“虚置”。
正是基于此,教育部学校规划和建设发展中心于2017年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其中对于未来学校形态的描述令人遐想、发人深思。《计划》认为,具有以下内在特征的学校可以称之为“未来学校”: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其中,“泛在”“灵巧”“融合”“创新”等核心概念一方面揭示了未来教育、学习的基本样态,另一方面则让我们在与现实学校教育的比较中感受到了巨大差异和压力。
高品质学校建设,校长要实现四个转型
高品质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迫切呼唤教育家型校长。为应对上文所述的高品质学生的培养、高品质学校的建设,中国学校校长应该在以下四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转型”。
一是,由教学与质量的一般保障者转变为课程设计师。当学习“泛在”、教育“灵巧”、各种教育“融合”,课程便成为学校教育价值和意义实现的主要内容与载体。校长一方面需要通过国家课程的坚定执行,以实现教育的国家意志、情感和主流价值;另一方面则必须建构基于国家课程又带有区域和学校个性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比如人文课程、思维课程、生活课程,以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人”发展。其中,优秀的虚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未来人类生活平台的模拟十分必要,这将成为学生迈入社会的重要认识桥梁。
二是,由制度和规范的一般建设者转变为学校文化引领者。未来,学校将会只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之一,学生在校生活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于是,在学校影响和熏染学生时,文化便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其实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卓越的校长往往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其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要引领全体教师基于历史,梳理并提炼学校文化元素;在专业指导下,提炼学校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学校文化体系。二是促进学校文化的不断转化,引领全体师生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学校优秀文化真正的“人格化”,这也是优秀的教育家型校长区别于一般校长的重要特质。所谓“文化”建设,从本质上看,就应该是确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并且一以贯之、孜孜不倦地引领师生向着它渐行渐近,直至“内化”为精神,外显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知行合一”,营造出育人的“文化场”。
三是,由关注技术与事务的“教育看护”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导航人。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及知能教学的固化,不仅束缚了学生,而且对于教育的主体教师也会造成伤害,使之逐渐丧失专业发展的欲望和动力。当下,通过管控、考核评价、道德感化等外在因素,完全可以“激励”教师较好地应对方向明确、道路清晰、教学内容稳定的“应试教学”。但未来学生通过“泛在”的“灵巧”的学习,带给传统学校、教学、课堂,尤其是带给教师及其教学的冲击,几乎是颠覆性的。学生学习过程中无穷无尽的“不确定性”,让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充满挑战。校长应通过专业领导力,引领教师在学科素养、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发展、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做到德才兼备,从而能在瞬息万变的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学中游刃有余。
四是,由教育、办学的执行者转变为富于理性的“思想家”。理性,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尤为重要。它有如下内涵:一是认同,即对于国家方针、国家课程及其价值的坚定捍卫与实施到位。二是质疑探究,是指当涌现新理念、新理论时,要在不断质疑、深入探究中,渐近真相、真理和教育规律。例如,当校本课程开发如火如荼时,校长应有对校本课程科学性及思想性和价值观监控的疑问,生发对校本课程建设标准、审核、监管等诸多重大原则问题的思考。对于教育而言,校长需要有独立理解、个性主张,并能在反思自我、完善文化、建构课程、成长教师、发展学生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清晰、凝练自己的教育思想。如此,才能在教育转型、在未来学校建设和学校治理的转型中华丽转身,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办出高品质学校。
(作者系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