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读写活动中构建中考英语话题词块库的研究与实践

2019-06-11李涌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词汇复习词块教学引言

摘 要:进入中考复习阶段,词汇复习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单一、学生词汇复习费时低效的现象一直是许多教师想要破解的难题。基于“在读写活动中构建话题词块库”的中考词汇复习课教学模式实验,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如何在读写活动中进行话题词块库的构建,和教师同行们分享、探讨中考英语词汇复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复习;词块教学;读写活动

引言

詞汇是一切语言的基础。正如Wilkins(1972)所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毕业时要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但笔者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发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复习阶段词汇复习课的教学活动单一,教师多采用结合教材复习的形式,在课前或课堂上大量呈现词汇,要求学生快速再记忆词汇,然后进行听写检测或根据中考题型进行词汇过关测验。这种词汇复习法相对比较低效,学生主要是运用瞬间记忆来完成词汇记忆并达到教师的检测要求,因此检测之后学生的词汇遗忘率高。单纯的机械记忆也导致了学生无法扎实地掌握词汇,更遑论学以致用。基于2016年福建省“词块教学提升初中英语五级话题复习效率的研究”课题,笔者提出了“在读写活动中构建话题词块库”的中考词汇复习策略,在语境中进行词汇复习,力求增强中考词汇教与学的有效性。

词块理论

词块,又称语块,是介于单词和句法之间的单位,是一些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或固定化表达,如a month ago、in a way等(Nattinger & DeCarrico,2000)。

Lewis(2012)将词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词、聚合词、搭配词、固定表达和半固定表达。除单词指传统意义上的单词外,其他词块类型为2个或多个单词的组合。聚合词通常指2—3个词组成的固定短语,不可变化和分割。搭配词指英语语言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单词组合。固定表达是指形式固定且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大多为口语交际套语、谚语等,这类词块相对少见。半固定表达通常为非连续的结构性短语,这类词块数量较多,广泛见于口语及书面语中(王生虎,2015)。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词块也常用来启发学生学习和复习词汇,使单调的词汇记忆变得有载体、有联系、有对比,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话题词块库与语篇联系的设计

1. 话题词块库

基于词块理论,笔者提出“短语+搭配”的话题词块库构建策略。“短语”属于固定表达,如for short、in a word等。“搭配”指2个或2个以上的单词的组合,可以是初中高频率出现的词的组合,如have a cold、keep healthy等;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喜好,有一定语境的词的组合,如follow advice、visit places of interest等。

话题词块库,是指学生在进行词汇复习时,以《课标》五级语言知识分级标准要求的24个话题为单位,构建同类话题且具有个性化的“固定短语”和“词汇搭配”的词块集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孤立的记忆材料建构为一个大的组块,利用组块来记忆可以大大增加人的记忆容量。学生基于话题词块库进行的词汇复习活动,并不是依靠单一的单词记忆,而是将单词进行有意义的组合,再通过分话题对词块进行记忆。就犹如玩jigsaw游戏一样,学生需要动脑筋思考,找到词汇间的蛛丝马迹,从而把它们拼合在一起,完成词块的组合。这样的词块组合活动能大大扩大和提升学生学习词汇的数量和质量。

2. 词块与语篇的联系

语篇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和构建词块所需要的语境,词块又架起了语篇文本的文字材料。每一个语篇都有很多词块,在词块的基础上理解语篇是由易到难的,而且不会把“语篇”碎片化,因此这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构建话题词块库的活动中,教师若能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语篇并进行必要的语篇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对词块的整理、记忆和理解,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篇还是教师实施课堂写作教学的媒介。在中考复习阶段,教师如果根据《课标》的每一个话题选取优秀的阅读语篇,帮助学生在语境中体验和构建话题词块库,同时针对不同的文章体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的组织手段,并设计写作任务来引导学生运用词块进行写作,这样便能让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实现输出的自动化。

借助词块进行词汇复习,把词块与语篇教学相结合,能让孤立的词块通过语篇的输入和输出变得有意义,使枯燥乏味的记忆活动变得有趣。

话题词块库的建设

经过一年的课堂实验,课题组已开设了多节基于《课标》五级语言知识分级标准要求的话题教学研讨课,涵盖24个话题,对如何在读写活动中指导学生构建话题词块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题组经过课堂实践,提出了学生在读写活动中构建话题词块库的中考词汇复习策略,包含四个环节,即“话题阅读中语境化体验词块—小组合作构建个性化词块库—话题写作中有效地输出词块—反复循环丰富个性化词块库”。笔者现以一节以《课标》五级语言知识分级标准要求的话题之一“计划与安排(Plans and arrangements)”为主题的课堂为例,进一步阐述“在读写活动中构建话题词块库”的中考词汇复习策略。

1.话题阅读中语境化体验词块

语篇能为学生的词块体验提供语境,但面对众多的语篇,教师又应该如何选择呢?笔者在教学模式实验伊始,便对阅读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阅读素材应紧扣《课标》的24个话题,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学生的词块体验提供支撑,以优秀的中考阅读文本为最佳。二是阅读素材的体裁和题材应广泛。教师可以根据写作任务对素材进行必要的改造,以便为学生后续用词块写作搭建“脚手架”。当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阅读英语小说中的某些章节,如《百万英镑》《狮子王》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带有故事情节的语境体验会让学生的词块认知范围更广,也能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文字。跳出考试圈的词块学习会让学生的中考复习过程更快乐轻松。

以“计划与安排”话题为例,实验过程中教师选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初中学业英语试卷C篇的阅读文本。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展示两幅思维导图(见图1和图2),要求学生根据提示从阅读文本中寻找相关词块并完成思维导图。教师展示思维导图这一环节有两方面的设计意图。一是学生通过寻找阅读文本中关于“计划与安排”话题的词块,提高触类旁通的能力,为建立个性化话题词块库提供帮助。二是学生通过寻找连接词,辨别阅读文本体裁,品读文本内容,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方式,为用词块开展话题写作搭建“脚手架”。

2.小组合作构建个性化词块库

个性应该建立在共性之上。共性是给学生提供示范或模板;个性是给学生一些思考空间。词块库的建设也要尊重教学规律并注重因材施教。要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的词块库,课题组应先形成24个话题词块库的标准,学生再参照这一标准,通过多次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断地调用已有词汇储备,形成全面且具有个性的词块库。因此,学生的词块库是在老师反复激发、日日检查、不断补充和完善、随时进行记录的基础上产出的词汇资源。笔者与课题组教师参照《课标》五级词汇表、《初中英语学业评价标准》和现行教材,编写了《24个话题词块库实验校标准》。以“计划与安排”话题为例,教师首先呈现以下写作任务(见图3)。

教师要求学生审题,引导学生观察“activities”和“reasons”的思维导图(见图4、5),并要求学生调用在阅读环节已获取的词块和自己已储备的词块完成思维导图。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词块,达到互通有无、资源互补的效果。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话题的词块库标准,供学生参考并补充思维导图,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个性化的词汇库。

3.话题写作中有效地输出词块

笔者所在地区的初三学生在写作方面呈现出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准确,表达缺乏逻辑,语意不连贯和语言使用不当。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控制性写作教学理论,提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依据从阅读文本中获取的文本结构和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方式,搭设写作框架,采取“审题抓点—词块组句—连句成文”三步走的写作方式。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呈现四点写作评分标准:一是切合题意,要点齐全;二是无语法错误,语句通顺、流畅(善用连接词);三是巧用词块,句式多样;四是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教师在评分标准中提到的“善用连接词”和“巧用词块”正是在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文本中获取的连接词并调用已形成的词块库中的词块进行写作。

采用控制性写作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得出写作框架,学生再运用词块进行输出,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以下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习作(见图6),其中,画圈的部分是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获取的连接词,画线的部分是学生使用的话题词块。

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由于受到阅读文本和“三步走”写作方式的影响,多数学生的习作会与图6所呈现的学生作品类似,这也与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写作输出的预测相一致。但笔者认为,采用控制性写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系统的写作训练。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控制,即学生在掌握好基本的写作技能后,能自由地进行写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题实验中,有课题组教师提出,在引导学生构建起以24个话题为单位的、具有个性化的词块库的同时,能否再区分出用于话题写作的连接词,构建连接词词块库,从而使学生能建立起《课标》和《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英语)所要求的不同话题、不同体裁的写作框架。

4. 反复循环丰富个性化词块库

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词汇储备量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用一节课或是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完成话题词块库的建设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完成多次同一话题的不同读写任务,引导他们建立基于《课标》且超过《课标》词汇量的个性化词块库。

以“计划与安排”话题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作业题目:Add more chunks to your own word bank and memorize them. 在作业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记忆和补充自己的话题词块库。这是学生在读写活动中构建话题词块库的作业“标配”。教师在每次布置作业时并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补充多少词块量,因为学生在一次課堂活动上建立的个性化词块库的词块量也各不相同。通过连续观察实验班学生个性化词块库的建设,笔者发现参与课题实验的学生通过几次个性化词块库建设活动,其词块库中的词汇量均能达到《24个话题词块库实验校标准》的要求,还有许多学生的词汇量远超这一标准。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基于一节以《课标》五级语言知识分级标准要求的话题 “计划与安排”为主题的课,呈现了学生在读写活动中构建个性化话题词块库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包含“话题阅读中语境化体验词块—小组合作构建个性化词块库—话题写作中有效地输出词块—反复循环丰富个性化词块库”四个环节的学生词块库的构建过程是可以根据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的。例如,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教师可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验相关话题的词块,进而补充和丰富个性化词块库,达到词块的反复调用和词块库的循环建设。

目前,课题实验校九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均已构建起以《课标》24个话题为单位的个性化的词块库,并能将其很好地用于读写活动中。该策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Lewis, M. 2012.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J]. Tesol Journal, 8(1): 40-41.

Nattinger, J. & DeCarrico, J. 2000.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Wilkins, D. A. 1972.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王生虎. 2015. 运用词块教学法,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质量[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8):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涌,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副主任,英语教研员。

猜你喜欢

词汇复习词块教学引言
高中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词块教学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翻转课堂”在英语词汇复习中的运用浅探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点滴体会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有效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