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之城的文化认知
2019-06-11庞子明
庞子明
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西宁只有将绿色文化所包含的意识观念和价值取向渗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绿色文化涵养绿色发展,使崇尚绿色、崇尚自然、崇尚环保成为社会主流价值、主流文化,方能更好地建设幸福西宁。
一、绿色文化与绿色发展
绿色文化的形成是对原有文化体系的充实与完善,有助于形成完备的有关绿色发展的理论、科学和技术等知识体系。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他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一)对绿色文化的认知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理念结合的产物,其产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绿色文化理念在我国古已有之,《国语·里革断罟匡君》中就详细记载了大臣里革“割网护鱼”的故事,同时也提到鸟兽繁育季节应禁止捕杀鸟兽,不采摘新生草木、不砍伐新生枝条,以保护万物的繁育生长。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能竭泽而渔,破坏生态平衡。而绿色文化的兴起亦展现出人们主动关注生态、生命、环保的自觉意识,说明人与自然已成为生存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绿色文化也代表了当代人对生态文明认知的新高度。绿色文化有助于保持和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因为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绿色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附加值会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由此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引领社会风尚,对于促进西宁绿色发展极具价值。
(二)西宁绿色发展要以绿色文化为引领
绿色文化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在较为落后的社会阶段,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人们的生产方式往往是粗放的,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索取资源、维持生存的层面。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破坏带来的生态问题让人们开始密切关注环境保护,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文化由此源起,得到了传播与重视。绿色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开启了社会文明新风尚。绿色文化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生态智慧。人们开始从绿色生态理念中汲取更多的生活智慧,以实际行动自觉将绿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绿色文化发展带来绿色增长、引领绿色效应、创造绿色奇迹。
(三)绿色文化的培育和树立带来价值观的重塑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更会带来价值观的重塑。培育和树立绿色文化,是对传统经济发展价值偏好的深刻革命。绿色文化价值观则认为,经济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发展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原则、综合公正原则,辩证处理经济与资源、自然、环境、人口等关系,正确处理义与利、公平与效率、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等关系。培育和树立绿色文化,将推动形成新的价值诠释体系,丰富社会伦理道德内涵,树立引导人类行为的新标杆。当前,从树立和遵循绿色文化价值观层面加大实施力度,则是以绿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绿色文化价值观包括诸多新观念新规则,要求公民真心认同、积极践行,进而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落细落小落实,让每个公民都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认同与践行绿色文化价值观,充分把握绿色文化在衡量民生改善及社会幸福指数中的重要指标作用,充分发挥绿色文化在建设幸福西宁、实现永续发展中的蓬勃活力和巨大能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明,绿色文化乃绿色发展的灵魂,其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幸福美丽西宁,需要构建绿色文化新体系,确立全新的生态道德意识、环境道德观念和绿色人生观,以绿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
二、涵养西宁绿色发展的绿色文化意蕴
(一)绿色发展以弘扬绿色文化为灵魂,提升民族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绿色发展理念正是传统文化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有机统一。在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天地万物被看作一个统一整体,即“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我们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基因中,发展当代的绿色文化,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社会人心,融入时代血脉,成为生活时尚。
西宁积极培育绿色文化、打造绿色城市、倡导绿色生活,呈现为生态优势明显,非常重视绿色文化建设,生态条件较好,经济发展较快。居民具有一定的绿色意识,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进行了一定的绿色文化建设。西宁城市绿色文化活动多样化,以节日的方式开展的绿色文化活动,如世界湿地日、植树节、地球日、禁烟日等,全民参与;居民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已成为生活常态。居民生态、环保、勤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生活符号。这既丰富了绿色文化,又促进了生活与环境的绿色化,绿色文化建设在西宁已具备一定基础。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在西宁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科学的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是绿色文化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没能将现有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升华。进入绿色学校、家庭和社区,虽然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绿色发展,但是,学校、社区在推广绿色文化理念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阻力。居民对绿色文化缺乏了解,主要表现在居民对绿色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很多居民对绿色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城乡居民的绿色文化认知层次、角度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居民更加关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而农村居民更加关心水污染、土壤污染问题;大多数居民对绿色文化相关的法律、制度、政策不了解。同时,政府绿色文化建设后劲不足。从横向来看,在绿色文化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政府要大规模推广、应用绿色文化,显得后劲不足;从纵向来看,绿色文化难以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的根部,尤其是经济。还有,绿色文化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相关立法、执法水平相对滞后,相关管理机构权责缺位,很多绿色文化建设方案很难正常执行。比如:学校在做绿色文化宣传时,有些家长不接受、不愿意配合。谈到垃圾分类,学校老师表示,“当我们向学生宣传垃圾不落地,并做好垃圾分类时,部分家长觉得我们在浪费力气。”家长给出的理由是,西宁虽然是全省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垃圾回收利用技术缺失,前端再努力,终端不给力,分类就没有意义。我们认为,在垃圾分类这一点上,许多城市都因末端处理能力不足而遭遇尴尬。如果要把这条“断头路”打通,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运输、末端分类处置,才能形成一条完整闭合可控的处理链。我们得出结论: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杠杆撬动垃圾分类,鼓励和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探索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当然,无论是来自学校还是社会的绿色文化教育,其意义都在于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教育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错误价值观念,促使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文化的依托
绿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血脉,更是西宁城市生生不息的生命之魂。一个有活力、有魅力、有动力的城市,首先应是一个有文化底蕴、有人文生态气质的城市。很根本的一條就是必须从城市定位、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都要深度把持绿色文化的灵魂,以文化擎托底蕴,靠文化塑造灵魂。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强盛,都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明,绿色文化乃绿色发展的核心,其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在物质财富相对丰沛的当今,应该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追求是一致的。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努力挖掘、传承和利用绿色文化资源,厚植绿色发展文化基因,积极培育绿色文化,让绿色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将成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推进绿色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绿色文化与西宁绿色发展的目标及规划密不可分,蕴含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只有使绿色文化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使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绿色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西宁中小学以绿色文化特色,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自己在绿色文化土壤和教育中成长为热爱生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至善至美的合格人才。西宁学校办学折射“绿色文化”办学特色,其主旨是在环境影响下,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培育环境道德意识和践行环境道德行为,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化。在大众实践中秉承绿色文化理念,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厚植绿色发展的文化基因,铸牢绿色文化之魂,必将提升整个民族的生态文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文化的浸润与支撑;绿色发展之路,离不开全民绿色文化意识的广培厚植;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离不开善用文化力量,让绿色成为生活时尚。绿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将会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构建、普及与提高,将有助于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人对自然的感情,提升人对自然的审美能力,从而产生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怀。
(作者单位:西宁市南川西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