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2019-06-11李新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2期
关键词:防治疫苗

李新科

摘  要: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传染病,可对妊娠母猪、育肥猪、新生仔猪产生不利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该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养猪从业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各国也通过使用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等措施加大了对该病的控制力度。本文中,笔者对猪PR的发病特点、诊断及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防治;疫苗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2-0030-01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同时使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甚至导致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该病给养猪从业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科研工作者尝试通过疫苗免疫对该病进行净化,并且在德国和美国等一些国家获得了猪PR的成功控制和净化。笔者对猪PR的发病特点、诊断及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猪PRV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口鼻接触、胎盘传播、空气传播等,其中空气传播是PRV扩散的最主要途径[1]。猪高密度饲养、活动受限、连续生产等生产管理方式的更新,也使得PRV出现了更强的毒株,给该病的控制和净化带来了困难[2]。

PRV可引起各生长阶段的猪发病,但不同阶段的患病猪临床表现不同。新生仔猪和保育猪感染PRV后病情最为严重。新生仔猪感染PRV后,表现为精神不振、腹泻、发烧、呕吐,同时伴有明显的神经症状。育肥猪一般呈隐性感染,但近几年的养殖生产中,发生该病的育肥猪呼吸道症状明顯,体温可高达41 ℃~42 ℃,并可继发感染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损失率在2%~3%,可能与该病毒发生变异有关。怀孕母猪感染PRV后可引发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系统疾病。

2  诊断

高效准确的疾病诊断方法在疾病的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猪PR的净化也不例外。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分析和剖检变化,做出初步诊断后,还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予以确诊。在实验室诊断过程中,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获得PRV基因片段,即可对患病动物进行确诊。

3  防治措施

疾病防治的方法包含扑杀、疫苗免疫、检测、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等多种。20世纪80年代,随着猪PR的快速增加,英国和丹麦等国采取了检测和扑杀计划,虽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成功地消灭了猪PR,而其他国家通过使用疫苗进行地毯式的免疫起到了控制疾病发生的作用。研发高效的兽用疫苗是动物疾病控制和净化的先决条件,使用有效的灭活和弱毒疫苗控制和净化猪PR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3]。Oirschot等首次将基因工程缺失疫苗接种的动物与野毒感染PRV的动物进行了鉴别区分,使猪PR的净化成为可能[4-5]。根据农业部《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于该病的净化可分为调查、强化免疫、检疫淘汰、清群(全部/部分)、监测认证和维持阶段六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要建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的基础之上。

猪PR的防治道路任重而道远,高效的基因缺失疫苗和精确地鉴别方法的联合使用是猪PR防治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生物安全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5篇,略)

猜你喜欢

防治疫苗
打疫苗
科兴疫苗接连获批“紧急使用”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