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6-11吴颢

财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

摘 要:基于2015 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分析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超大规模城市的长期居住意愿表现特征,实证研究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具有一定特征,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住房支出等指标对该群体在超大城市定居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流动人口;超大城市;定居意愿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急剧增加。《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44亿人,由于户籍制度改制,更多流动人口得以落户流入地,较上年减少82万人,但流动人口依旧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7%。同时流动人口的代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报告中指出近年新生代流动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

长期以来,“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是国人的向往之地,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把工作生活在一线城市作为自己的首选。从2010年开始,源于大城市的房价上升,工作压力大等因素,诸多流动人口尤其是青年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涌入大城市的潮流形成鲜明对比。

二、文献回顾

一是在个体特征上流动人口都有着鲜明的地方,黄乾通过Logistic回归得出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对于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不显著。但肖昕茹对上海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流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性别、婚姻、学历等个体特征是影响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说明针流动人口内部群体具有差异,对其做出的分析结果也不同。通过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描述分析,发现流动人口流入地城市分布特征出现以下变化:第一,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四大直辖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快速上升。地区性的流动意味着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难以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因此市内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比跨市流动人口高,省内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比跨省流动人口高。同时随着流动时长的增加,加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了解,可以扩大流动人口在居留地的社交网络,增强了与当地居民的了解和社会融入,同时改善流动人口的公共福利待遇,目前我国多地存在流动人口的福利待遇与居留时间挂钩。

二是社会经济情况,其中包括收入状况、支出情况、职业类型和工作单位性质等。熊波等使用交互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职业类别和收入状况对农民工定居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三是社会融入程度,如入城时间长短,城市交友数量等,城市归属感对于定居决策有重要影响,配偶在同城的更愿意在本地定居,与本地交往和方言的掌握情况不仅对定居意愿产生正面影响,还提升了城市归属感。

四是代际差异,新生代(1980年及以后出生)流动人口已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近年来也有学者将视线转向该群体进行研究,朱宇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延续了老生代对定居意愿的主要特点,并未发生从循环流动向城市定居的转变。

三、数据与方法

(1)数据来源与定义。文中数据均来源于2015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由于国内学界尚未对青年这一的概念达成共识,因而选择国家统计局标准为青年进行定义,即15周岁至35周岁,同时结合当前学界与社会共识,将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定义为高学历。根据所需对数据进行筛选后获得包含完整个人信息和定居意愿的有效样本2979个。

(2)研究模型。由于“是否愿意在本地定居”为二分类变量,用于分类数据变量回归,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将定居意愿Logistic模型设定为:

其中α为系数,p代表在本地长期居住发生概率,β代表第?个变量对定居的影响程度,x表示影响定居意愿的自变量,其中有个体特征、工作情况、社会经济状况,?是残差项。

(3)指标选取

研究的核心变量为“定居意愿”,属于二分类变量,以问卷调查中“您今后是否打算在本地长期居住(5年以上)”为依据,回答“不愿意”和“没想好”整合为0,“愿意”则为1。

自变量的选取则根据相关研究经验和获取的调查数据分为个体特征、就业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1)分析结果。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以北京、上海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定居意愿作为因变量,选择个体特征、工作情况、社会经济情况作为自变量并为了消除交叉频数较少的影响将相关自变量的选项加以并和剔除,使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寻找出真正发生作用的因素,结果如下:

(2)个体特征因素分析。如表2所显示:首先从性别的变量上看,男女两性选择在本地定居的意愿区别较小,比例相差不大,且在P<0.05的显著性置信区间内不显著,说明性别对定居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从户籍类型分析结果看,该因素对定居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学历对于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可以理解为学历对定居意愿具有正相关作用,具有高学历的流动人口也更加愿意在大城市落户。

(3)工作情况因素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在国企还是私企工作与雇员或是雇主身份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工作单位和工作性质的指标对定居意愿不构成显著性影响。

(4)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對问卷问题“您上个月收入多少”进行统计后,以2015年北京市样本人群数据为例,计算得出平均收入为8759元,平均支出为7161元。将收入分为三个阶段,即5000元以下,5000元至10000元,10000元及以上,可看出样本人群的收入分布情况(见表3),

显示近半数的样本人群收入在5000至10000之间,32%的样本人群收入上万,再统计每月住房支出得出平均值为2543元,另外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至3182元。结合以上数据,半数的样本人群的收入无法达到平均支出水平,大城市的高房价以及都市生活的融入需求导致他们进退两难,一方面是城市的高房价使他们购房意愿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是城市的社会融入需求形成巨大的拉力使他们难以割舍都市情结。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1)主要结论。根据上文对数据的分析,有多种因素会影响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其中受教育程度、婚姻情况、收入与支出对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从实证分析中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受同整个流动群体一样 ,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或多或少的面临着一些困境,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自我认同、社会融入等方面。受到户籍制度等政策在合理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定居意愿,因为能在本地落户可以为自身带来诸多社会福利和城市归属感。

(2)政策建议。依据上述结论,结合社会实情和国家法规政策,为涌入大城市的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加快融入流入地城市,提高在流入地的定居意愿,对相关决策者提出几点建议。

在社会经济方面,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扩大第三产业发展比例和质量,促进产业多样化,为高学历流动青年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根据其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努力提高高学历流动青年的收入支出比,降低生活成本支出,如廉租房、保障房建设配给,交通系统快捷便利廉价,配套提供低收费的幼儿儿童教育服务等。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流动人口自愿成为城镇居民,使其在城市中享有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北京与上海已颁布新型积分落户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卓有成效,在扩宽了流动人口落户的渠道同时保证了引进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乾.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基于五城市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报,2008(4):21-27.

[2]肖昕茹.大城市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社会,2014,(04).

[3]童玉芬,王莹莹.中国流动人口的选择:为何北上广如此受青睐?———基于个体成本收益分析[J].人口研究,2015,(04) : 49-56.

[4]韩福国.人力资本和城市融入对公共资源使用的影响差异分析———基于 2012 年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的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2016,(06) : 44-55.

[5]夏怡然.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03):35-44.

[6]熊波,石人炳.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J].南方人口,2007(2):52-57.

[7]朱宇,余立,林李月.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延续和變化———基于福建省的调查[J].人文地理,2012(3):1-6.

[8]范丽娜.“北漂”群体生存状况探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简介:吴颢,(1993—),男,江西省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2016级区域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两年下降
鹿邑县开展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
2.4亿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亿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国家卫计委:2030年流动人口将逾3亿 增速将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