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决策视角下成本粘性的形成过程
2019-06-11熊俊铭
熊俊铭
摘要: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使得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速度和企业各层级的执行速度大幅加快,这就为短时间内改变成本结构提供了可能,基于此生产决策的特点,以研究企业在业务量下降中的决策影响为切入点,论证了其对成本粘性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决策;成本粘性;形成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信息经济报告》,信息经济正在以指数的速度扩张,随着信息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相互推动发展,对现代企业形成了这样一些影响:
(1)商业信息化程度加强
信息即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增长,给企业同时带来了机遇和风险:充足的数据可以使企业更精准地决策;而繁杂的数据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错误信息,信息世界就是一座矿山,谁能挖出最准确的最及时的信息,谁就在这个信息化商业世界中拥有先导权。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成熟
我国企业从70年代才意识到信息系统对企业的战略及发展的重要性,90年代逐步开始构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而管理水平的落后、管理人员素质的不足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制约,直到现在,我国一部分企业才能被称作拥有了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成熟,给企业带来了这些影响:
1.企业决策更快更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迅速崛起,基于成熟的信息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能实时得到最全面、最精确的商业信息,不论是来自内部的生产与管理信息还是外部的竞争与市场信息,都能够及时地呈现在管理者面前,所以当今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速度非常的快,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加强,同时决策的准确性得到很大提升。
2.企业决策执行速度更快:同样基于成熟的信息管理体系,我国企业组织架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虚拟化,所以企业决策能够迅速传递整个企业甚至整条价值链,使得企业不仅决策速度更快更准,而且决策的执行速度更加迅速,这使企业应对多变商业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
二、成本粘性研究回顾
(1)成本粘性
成本粘性,又称成本费用粘性,其具体含义为: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营业成本在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要大于其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违背了传统成本习性观点。
2003年,国外学者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成本与业务量变动关系与传统成本习性观点不符,发现了上述成本粘性的存在,随后孙铮、刘浩(2004)也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收入和费用数据,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比美国更严重的成本粘性。
不论是对于数据的实证研究还是对于成本粘性成因的追溯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成本粘性的存在都表示认可,并产生了大量关于成本粘性成因的研究。
(2)成因相关推论
1.资源调整成本
顾名思义,资源调整成本即企业在对资源进行调整时所耗费的成本,分为向上(投入)和向下(撤出)的调整成本,Jaramillo等(1993)认为,企业向下调整资源引发的成本高于企业向t调整资源时所需的成本,因此,在业务量下降时决策者更倾向于选择不调整资源配置,由此形成了成本粘性。
2.管理者预期
资源的投入与撤出与否是由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决策依据取决于内外部信息以及决策者的经验与判断,故管理者的预期会对资源的投入与撤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当销量下降,管理者预期未来会回升,则不会撤出资源,故而形成成本粘性。
3.契约理论
该观点是指因为公司与公司之间会产生各种契约合同,而当契约签订之后,当未来发生预期之外的变化而使得公司业务量下降时,因为契约的存在,企业无法将资源撤出,即使能够改动契约,但随之产生的成本也比较大,由此形成了成本粘性。
4.其他
相关学者提出过代理问题观,万寿义,王红军(2011)分析认为代理问题是成本粘性产生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管理层收到机会主义动机的影响使成本与业务量非对称变化,引发了成本粘性。另外,也有学者提出过效率理论,帕累托效率理论在理论界影响十分大。
三、现阶段企业成本粘性成因
上述成本粘性推论是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以及不同时代的角度所形成的推论,现在将基于对现阶段商业环境的分析,以管理者决策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论证其对成本粘性形成的影响。
(1)成本粘性存在的数理表现
通过上述对成本粘性的解释,可知成本粘性就是某一个时间,企业营业成本在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要大于其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数学表示为:TC=MC+PE+X
其中TC表示营业总成本,MC表示主营业务成本,PE表示期间费用,X表示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等其他费用。
根据成本粘性定义:
Sticky=△TC1/ΔGR1-△TC2/△GR2=(ΔMC1+ΔPE1+△X1)/ΔGB1-(△MC2+△PE2+ΔX2)/ΔGR2
其中Sticky表示成本粘性,△TC1表示收入上升时成本的增量,△TC2表示成本下降时成本的减量,为简化等式,可将上述ΔGR1與ΔGR2统一为单位1,其余变量则表示其在GR变动1个单位的基础上的变动量,
则等式④可以化简为:
Sticky=(ΔMC1+△PE1+ΔX1)-(△MC2+ΔPE2+△X2))
=(△MC1-ΔMC2)+(△PE1-△PE2)+(△X1-ΔX2)
因为X表示的营业税金及其附加、资产减值损失等费用,这类费用占总成本比重较小,对整个公示的影响过小,故此处将(ΔX1-ΔX2)约等于0,则上式变为:(ΔMC1-△MC2)+(ΔPE1-ΔPE2),根据定义,若成本粘性存在,即Sticky>0,
则(ΔMC1-ΔMC2)+(△PE1-ΔPE2)>0
(2)成本粘性存在的论证
如今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已十分发达,使得决策的速度加快,管理者能够基于全面的信息进行快速反应;组织结构趋向于扁平化和虚拟化,使得决策的执行速度加快,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措施调整能够快速实现,故下面将基于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决策特点,论证成本粘性的形成过程。
1.生产决策
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进行日常决策的重要方面,下面将研究管理者进行生产调整的决策时,整个决策和执行过程对成本粘性形成的影响。
第一,生产决策过程。
2.决策影响研究
生产决策的影响
决策速度与执行效率增加的现状下,企业能够随时掌握销量信息,并在短期内迅速做出调整,故可以相信在业务量下降的整个过程中,企业进行了多次调整生产的决策。
第一,积极决策。
在营业总收入下降过程中,企业积极应对力求恢復销量,一般会通过更优的质量或更好地包装来使销量回升,而这种决策主要影响的是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另外这里假设期间费用的变化差异为0,即(ΔPE1-△PE2)=0。
这里我们将不进行调整决策时的变动量叫做正常变动量,即图中的△MC。在上述积极决策被执行后,单位产品成本的上升,使得营业总收入下降一个单位时,成本的减少量将小于正常减少量,而销量在上升阶段企业不会做出上述调整,即销量上升阶段的成本的变动量为正常变动量,2-1所示(图中红色虚线为参考线)。
即:(MC1-MC0)=ΔMC
(MC0-MC2)<ΔMC
其中MC1为营业总收入上升一个单位后的主营业务成本,MC0为决策时间点的主营业务成本,MC2为销量下降后(存在积极决策)的主营业务成本。ΔMC为决策前营业总收入变化1个单位时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量。
所以Sticky=(ΔMC1-ΔMC2)+(ΔPE1-△PE2)=(MC1-MC0)-(MC0-MC2)+0>0,即成本粘性出现。
第二,消极决策。
在营业总收入下降过程中,如果企业管王奥者进行评估后发现某一种或几种产品销量的下降已经不可控时,企业可能会进行产品产量的调整,集中资源投向增值高的业务,以避免亏损,下面这种情况的产量调整,会引起成本粘性。
假设公司有A、B、C.…N种产品,做出决策时,令所有产品总的获益水平为总成本/总收入为m,即(TC/MR)=m,若C产品本季度销量下降较大,巨企业决定缩刁、它的产量,将资源更多地投向其他销量较大的产品中。
此时,若C产品的获益水平成本/收入=n,且n>m,则C产量的减少,会直接拉低整个企业的获益水平,即利润会被压缩。如图2-2所示。
这里也假设期间费用的变化差异为0,即(ΔPE1-ΔPE2)=0。
这种情况同样会引起成本粘性产生:
(MC2-MC0)=△MC
(MC0-MC1)<ΔMC
从而Sticky(MC1-MC0)-(MC0-MC2)+0>0
四、总结
本文基于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决策的一个特征——决策速度及执行速度加快,将成本粘性的成因聚焦到企业在业务量下降整个过程所进行决策的影响中,分析了企业会在业务量下降进行生产调整决策,分别讨论了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的决策,发现这些决策都可能使成本粘性产生,其中在业务量下降时,积极的生产调整决策会因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而导致成本粘性的形成;消极的生产决策也会因改变整个产品组合的成本结构而加重成本粘性。
成本粘性的产生意味着资产所有者难以确定投资效益的优良与否,本文所研究的成本粘性的一个产生原因,为企业管理者、所有者以及社会公众等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正确分析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思路,即企业在销售业绩下滑,且投入产出效益不良时,可通过对管理者决策的评价与分析,找到企业业绩、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的真正原因,为正确评价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贾莉.信息系统建设对工业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及应用.财会学习,2018
[2]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26-34
[3]万寿义,王红军.费用粘性成因的理论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4):83-86
[4]Anderson M C,Banker RD,Janakinunan S N.Are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Stiek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1(41):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