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3+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6-11樊宏伟唐建云刘见通王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油大学克拉玛依应用型

樊宏伟 唐建云 刘见通 王满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提升学历层次的要求日益突出,开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关注点。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突破了现有专科教学局限,完善了高职教育模式,有利于为新疆边远地区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石油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专业技术优良的实用型人才,在其培养过程中实行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专业为例,讨论边疆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应用型本科“3+2”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为新疆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边疆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198-03

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本科分属高等教育的两种类型,但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质上均归属于职业教育,它们的共性特征是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衔接的理论基础知识[1]。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号)(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文件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探索人才培养的合作培养模式提供政策保障,有利于各高校积极探索高职与本科院校“3+2”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2]。

一、联合培养的必要性

(一)设置石油工程专业是推动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需要

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其中新疆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本区境内主要有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吐哈盆地,各盆地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统计,新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地资源量的30%,居全国第2位,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资源量的34%,居全国第1位。除此之外,页岩气、煤层气及油砂等非油气资源也非常丰富。不言而喻,新疆是中国21世纪的后备石油基地,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亟待开发。

2016年,新疆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纲要提出的 “稳步推进、重点突破、互利共赢、惠及民生”的原则,全面推进新疆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在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转化过程中提高地方参与程度,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在新疆的加工转化力度。

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提出“五化”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对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毋庸置疑,联合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好,具有较宽知识面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未来新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石油工程专业,既能为石油钻井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又能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中势必起到重要作用。

(二)设置石油工程专业是培养本土高层次石油工程人才的现实要求

石油工业是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的支柱产业,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急需大量高层次的石油工程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才。

然而在疆内,开设有石油钻井的院校只有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和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远远不能满足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油田公司等石油开采企业对高层次石油工程人才的需求。截至目前,新疆还没有一所高等院校开设有石油工程本科專业。由于新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条件较差以及社会不够稳定等原因,内地高校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疆工作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例如,西部钻探公司等驻疆央企新进大学生两年流失率达30%以上,克拉玛依市地方企业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两年流失率达50%以上。新疆油气开发需要大量石油工程高层次人才,但自身既不能培养,又因为特殊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而不能有效地从内地石油高校中吸引和留住人才,故而矛盾突出。

因此,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联合举办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着力培养新疆本土化的石油工程人才,不仅有利于解决人才紧缺问题,有效缓解供需矛盾,而且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在工业领域的就业比例,对推动少数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设置石油工程专业是克拉玛依市打造世界石油城,实现稳定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需要

克拉玛依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大通道建设中的枢纽城市、重要基地以及信息中心,而且处在世界级油气富集区—新疆与中亚油气富集区的中心地带,有雄厚的石油工业基础,不仅可以生产、加工石油天然气,而且可以面向整个油气富集区甚至全世界油气产地提供技术、装备、产品乃至管理模式的服务。为此,克拉玛依提出了“632”发展战略,其中“6”是指着力建设油气生产、炼油化工、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石油储备、工程教育等六大基地,做大做强油气核心产业。作为六大基地之一的工程教育基地也很重要,它为其他五大基地尤其是油气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作为工程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合作开展石油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石油工程人才,不仅可以给油田企业提供科研技术和智力支持,而且对克拉玛依成功打造世界石油城和实现克拉玛依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联合培养的可行性

自筹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开始,校区就同步建设石油工程专业。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已基本满足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共同举办石油工程专业要求,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合作设置石油工程专业“3+2”模式具有可行性。

(一)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设施

为使本专业学生掌握熟练的专业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要求,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三个层次筹建实验室,分别为基础性实验室、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实验室。按照石油工程专业招生人数计划的规模,配备可同时供100人使用的教学实验设备和仪器。包括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高温高压页岩膨胀系统、高压稠化仪、高温高压失水仪等,并充分利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现状和石油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3+2”石油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目前实验项目数、设备台套数可以达到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并具有鲜明的石油特色。

同时,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塔里木油田公司、吐哈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工程公司等油田企业单位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为办好石油工程专业“3+2”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二)合理的师资队伍

自2012年开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了师资队伍的储备工作。石油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高级工程师1名、博士4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到80%,具有20年以上高校教学经验的教师6名,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2名,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1名。2012年和2013年入校的储备教师中已经有4人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为期半年的助教工作,有5人到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及西部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等研究单位实习,积累了初步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工程研究经验。本专业还从新疆油田公司和西部钻探工程公司聘请了38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兼职教师,他们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钻井采油经验。本专业教师重视国内外石油工程专业的发展动态,紧紧围绕专业领域应用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石油工程学术团队。2010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与企业合作主持或参与8项横向课题。这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应用型石油工程本科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石油石化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实习教学指导经验

2011年,中国石油所属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工程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等驻克石油石化企业开始承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企业实习培养任务,涉及的专业主要有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及石油化工。四年来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58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落户克拉玛依,该校与中国石油所属驻克石油石化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习指导经验。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完全可以借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做法,与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讲授实践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等工作。中国石油所属驻克石油企业完全有经验和能力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专业“3+2”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构建应用型本科“3+2”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丰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应用能力、良好的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具有初步的油田单位工作与学习经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现场管理、工程应用研究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具有成为“思想过硬、爱岗敬业、基础扎实、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石油工程专业将充分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产业,尤其是克拉玛依石油产业的有利条件,坚持校企合作,积极探索“3+2模式、“三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政治可靠、尚德敬业、基础扎实、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3+2模式”是指高职阶段学习三年,符合转段规定的,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两年,从而达到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若不符合规定则转入高职,通过三年的高职基础理论实践学习,学生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学、力学等学科的基礎理论以及哲学、政治理论等基本知识,熟悉石油钻井、固井、完井、采油、采气、修井等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及最新进展。其次通过两年的本科中高级理论与实践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基础,熟悉相关领域工程运行的基本方法,具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技术改造和设计及开发的初步能力。“三证结合”是指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在获得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基础上,至少获得一项与石油工程领域相关的岗位技能证书。

前三年纳入高职招生计划,与高职同批次招生,生源为普通高考学生,三年学习结束后由高职段转入本科段。转段审核在第五学期末完成。学生在完成高职阶段学习任务后,达到转段规定要求的,直接升入本科教育继续学习,学习成绩合格者,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颁发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文凭。因自身原因,没有达到转段要求,未能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完成后期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者,由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颁发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文凭。

四、结语

高职高专和本科院校合作进行专本衔接的培养,发挥各自优势,保证各阶段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高职与本科“3+2”联合培养模式虽然是分段进行的,但并不是两个完全割裂的阶段,而是实现了高职高专和本科阶段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度融合的“一体化”培养的联合,确定了“3+2”联合培养机制,确立培养方式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和管理以及课程评价机制的一体化。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将采取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联合办学的新型模式,对缓解新疆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和校企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以此模式创建的石油工程专业,可以为新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石油工程专业的建设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杨丽芳.“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6(32):246-247.

[2]范富春.“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6(29):165-166.

[3]邢江勇.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一体化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7):221-223.

[4]肖梅.高职院校“3+2”分段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

[5]唐建云,宋红霞,殷文,等.搭建“工学结合”新平台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J].中国地质教育,2015(4):95-98.

[6]朱平.高职与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5):61-63.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石油大学克拉玛依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Machiavellianism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day
Love Remains in the Human World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Analysis of Causes behind the Proposal on Oil Production Reduction and Oil Prices Reestablishment by Venezuela
发挥石油大学(华东)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开展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