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视角下的新升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瓶颈与路径探析

2019-06-11唐湘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期
关键词:供给侧思政课供给

唐湘珍

[摘 要] 根据新时代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要求,要破解思政课教学的瓶颈问题,新升本科院校必须不断贯彻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不断开拓有利于思政课教学的环境,进而实现新升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关 键 词] 新升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瓶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64-02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命题。这一命题为破解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失衡而导致的经济循环不畅通的状况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这一理论也可为解决当前新升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瓶颈提供新思路。随着专科到本科的跨越,新升本科院校的学生人数急剧上升、生源范围进一步扩大,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思政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经济学上“供给侧改革”的思维,为有效供给和破解思政课教学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

一、新升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瓶颈问题

(一)教育理念不能紧跟社会时代的要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新升本科院校来说,思政课教学要实现真正的“本科式”跨越,就要求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大学生的特点对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重新设计,以适应本科教育的要求。然而,有很大部分新升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还停留在专科层次。笔者所在的甘肃医学院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学内容也是按照课本现有架构逐章节进行设计,偶尔进行一次专题式教学改革却成效不大,这阻碍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升。教学班级基本采取合班教学,一个合班人数一般都在上百人,由于人数过多,而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偏重理性探讨,而忽视社会热点、焦点和现实问题的情况。这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理论教学不能紧跟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步伐

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对新升本科院校而言,目前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本科学生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国家对本科教育的要求。因此,应该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努力构建适合本科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从相关资料看,大多新升本科院校存在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实践教学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如笔者所在的甘肃医学院作为新升本科医学院校,由于缺乏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导致教学实践停留在表面,现有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仅局限于由校团委组织的学生干部的社会实践,这远远制约了医学生实践素养的提升,也阻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的发挥。

(三)思政课程不能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指出:“思政课教学不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思政课才能活起来,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1]因此,要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有价值的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要能从多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困惑的过程中来感悟思政课的真正魅力。除此之外,在思政课教学中应融入专业精神,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推进,从而开创新升本科院校的思政教育新格局。为此,就要着力改变当前新升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普遍欠缺、专业精神普遍缺失的现状,而做到思政课的讲授高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精神,从而激发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动力。同时,有些专业课教师也要改变一直以来认为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思政课教师的事的观念,打破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从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生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一)立足新时代,不断注入新的教育理念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升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立足于时代要求,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教学模式都不能停留在专科层次,而要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内涵式发展。[2]思政课教师应该在了解新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另外,始终要以学生的成才成长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完善和塑造他们的优良品格。再者,由于是新升本科院校,要切实改变原来专科教学固有的模式,以注重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供给,如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学时设置、教育教学环境的构建等方面加强供给,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新升本科教育的内涵建设,才能真正培养出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担当新使命,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

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聚焦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继续打好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教育部决定2018年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并于日前印发了工作总体方案。[3]《方案》要求突出顶层设计,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为真正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理论指导。

所以,作为新升本科院校,要搭上国家教育政策的顺风车,加强本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优化供给,要重视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促进本科教育教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进而提升新升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其次,作为新升本科院校,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能在工作中带头示范,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原先专科的管理模式、思维习惯和教学习惯,实现真正的升本。最后,作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彰显本科教育职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本科意识,改变原先专科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本科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作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要注重进行知识的更新,既要结合本科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总之,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并能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科研意识,这样才能满足本科学生的要求,实现新升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开启新征程,不断创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境

先进的教育不是让学生禁锢在校内,而应该让学生走出校门,学生只有亲身参加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领悟思政课所蕴含的精神实质。[4]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依据不同的需要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当前新升本科院校探索如何構建实践教学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着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没有实践教学基地,思政课教学实践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新升本科院校要想办法建立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每年也要对教学实践拨付专项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培训,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如新升本科院校每年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指导学生实践的技能。另外,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辅导员辅助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从而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序展开。再者,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打造网络平台,开发优质的思政教学网站,制作精品课件,让微博、微信等网络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思政教育彰显时代特征专业特色,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里[N].人民日报,2018-01-08.

[2]曾杰,李应健.对新升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7).

[3]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总体方案[Z].中国文明网,2018-04-25.

[4]谢彦红.新升格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供给侧思政课供给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