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英语教师角色研究
2019-06-11张军妮张卫娜
张军妮 张卫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个层面,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旨在构建英语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角色,进而对英语教师的学科理论教学的反拨作用、对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的促进作用以及英语教师跨学科研究能力提升作用,以实现“创设学生职业素质为先、教师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兼具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活氛围、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新思路。同时,为陕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英语实训课程开设和实习行业标准及示范单位标准提供指导。
关键字:英语教师角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普遍开设的一门英语演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学生人数与英语教师配比相去甚远,导致该门课程授课教师短缺,进而出现教授本实践课程的教师虽然来源丰富但能够胜任的不多,这一现象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师资力量问题突出,解决的关键之一在于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所承担学前教育专业本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意识反思,从找出该专业中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角色定位,研究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影响,以及如何做才能发挥英语教师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自觉进行角色定位并不断践行。
一、概念界定及内涵
1.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实践教学是狭义的实践教学;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指依照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与地方幼儿园等相关机构合作、充分评价的一套完整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系列教学过程,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发展的内容为主线,共同实现专业教师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1]
2.英语教师角色及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关联
基于各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需求,英语教师跨学科教与学能力的提升几乎势在必行。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个层面进行,英语教师通过参与实践体系教学,明晰自身在教学、科研、跨学科教与学方面的角色定位,深化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做到定位准确,行动及时,效果显著。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地方本科院校中的学前教育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普遍存在滞后现象,校内的实训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异同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尤为显著。但主要影响因素如下:首先,在实践教学教学目标的构建,考虑了从业地域特征、专业技能等,缺乏对学生、教师作为人的关怀,过度重视了显性知识的强化,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其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置趋于同质化,缺乏针对性及特色。最后,参与实践教学的专业素养、实践经验与能力、对待实践教学的态度与责任心等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三、英语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角色定位
自从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将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开始,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角色的研究一直在持续。[2]球化时代,国家的实力一定程度上是教育实力的彰显,教育的根本在于师资,英语教师作为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语言教育教学、与其它学科融合过程中的跨学科教与研中扮演着不同角色。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英语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首先,实践体系中课程目标定位,如:学生和教师能力所能都包括哪些;哪些课程主要针对哪些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第二,对于设定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否合理,课程的设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三,实践体系中各个课程目标之间的内在衔接与关联;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爱心、责任心、用心等都会影响课程的目标的实现。比如:英语演讲课程的设置目标,一方面提升英语语言技能,一方面提升学生学术素养,旨在帮助学生能够查阅英语文献资料,进一步拓宽学习领域。尤其是作为实践之一的英语演讲的目标与英语理论课程缺乏整合,英语演讲课程与其它的实践课程缺乏实质性关联,英语演讲课程中教师指导缺乏等现象普遍存在。[3]
1.角色认同者
新形势下,国内外对于教师知识构成的研究在不断向前推进。实践性知识作为相对独立一部分,其研究关注焦点,从最初对教师专业实践的观测,走向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建构,最终回归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4]以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英语演讲为例,为本门课程授课的教师,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跨学科教师都首先对于外语知识的构成充分学习。陈向明(2003)根据教师知识实际存在方式不同,把教师知识分成两类,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識,人际知识,情景知识,策略性知识与批判反思知识。不难看出,只有教师不断增强职业认同,关注并研究自己的教授对象的变化,自觉自发进行角色认同,为英语教师在实践体系构建中转变角色认同的践行者。
2.实践者
教师实践知识不是教学实践中自然习得而来,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个性化知识。因此,英语教师在实践体系构建中,基于角色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目标、内容等,依据学生的回应进行当下恰如其分的调整。就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学生对象而言,演讲是幼儿教师教会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课程的教授者必须及时记录并反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并当地幼儿园的诉求进行具体调研,综合考虑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具体落实情况。经过不断反思,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为主体的实践者。
3.设计者
在本科学前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中,不仅需要考虑技能的培养,而且重点在于学生的文化品质、思维品质等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所教授的对象时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英语教师肩负着一种责任,是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针对英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设计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适合本专业学生需求的教育内容,在学生学的需求与教师教的必要之间架起一座有益之桥,担当好设计者的角色。
4.演讲者
本科学前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中开设的英语演讲课程,类属于公共演讲,其与大学英语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根据走访和本团队部分成员参与本科学前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中开设的英语演讲的教授情况得知,英语演讲主要以教师讲解本门课程概况、学生自行准备演讲内容并在课堂展示,由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以及出勤等构成学生最终实践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处于指而未导的状态,学生的参与主要为分数被动参与。实质在于,教师的角色认同者、实践者、设计者、演讲者角色等为充分发挥,导致英语演讲课程貌似与设立本门课程的初衷貌似神合,实则相去甚远。教师的实践者身份是主体,是教师的第一身份,而演讲者身份侧重基于学科的基础上的榜样和示范作用[5]。
总上所述,普通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系构建中,需要本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者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充分考虑各自院校的专长,牢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环境的教育理念,作为英语教师基于教师角色认同的基础上,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并深入研究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反过来,英语演讲课程的教学会对英语教师的英语相关课程的教学起到反拨作用。具体说来,英语演讲课程实践内容、形式、具体方案实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英语学科理论教学的反拨作用、对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的促进作用,为英语教师自觉进行角色定位,最终实现英语教师与所教授的专业实现整合。总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坚持教师角色认同原则、学生与教师协同发展原则、特色原则等基础上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杜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
[2]鲁如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反思[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
[3]張鹏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5):133-136
[4]魏戈、陈向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创生和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6):107-117+158-159
[5]石小燕.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