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现状研究与对策
2019-06-11蔺寅生
蔺寅生
摘 要: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其影响力涉及世界各大洲和地区。在中国,足球深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为响应国家足球战略号召,全国各大高校纷纷组织开展校园足球联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一方面身体得到锻炼健身,另一方面,使得足球知识与实践得到普及。本文以聊城大学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就聊城大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对促进校园足球比赛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聊城大学 校园足球 研究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122-02
足球运动历史悠久,体育文化意义深远。在刚过去的的21届俄罗斯世界杯,全球收看世界杯人数创历史新高,仅在中国,就有8亿人次收看世界杯比赛。另外在现场观看人数中,中国球迷的数量就排列世界第五,中国球迷对足球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足球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十九大以来,中国足协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中国足协在京召开全体大会,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宣读了《中国足协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会议强调:着力解决足球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职业联赛和国家队水平发展不平衡,足球场地供给和足球教练不足,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社会足球、校园足球发展不充分,足球文化培育不充分等各类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注重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这一系列具体举措,意味着推动中国校园足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实际行动。
1 研究对象
聊城大学从事足球运动的教师和学生。
2 研究方法
2.1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聊城大学体育学院从事足球专业的教师和足球专业的学生,利用电话、邮件以及等方式对其采访和收集资料,同时本人也是参加过足球赛的球员,对聊大的足球赛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通过收集的资料信息和统计数据,了解聊城大学足球赛的开展现状,并为该论文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
2.2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以体育学院教师、从事足球专业的学生以及参赛的23个学院的部分教师和足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足球教师和其他学院教师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100%。从事足球专业的学生和足球运动员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95%,如表1所示。
2.3 文献资料法
主要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山东大学图书馆和聊城大学资料室为依托分析相关文献资料。
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在数据处理中,采用了SPSS 11.5软件和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求达到通过数据反映问题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师资力量的调查研究
通过走访和收集到的信息表明,体育学院从事足球教学的教师占比率不高,约5%左右。在这些足球老师中,主要教学于体育学院足球专业的学生领域,在指導其他学院的教学程度和精力相比前者,微乎其微。除体育学院外,在商学院足球队中,有80%左右的球员从事体育训练专业的,他们的足球技巧和知识也会了解不少。但除这两个学院外,其他21个学院的学生在足球领域上并没有专业的教师或教练指导,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足球培养,使得每个学生都从中得到真正意义的学习,这对于校园足球的开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3.2 各学院参赛队员每周日常训练的次数
根据问卷调查表的统计数据表明,体育学院学生在参加足球比赛和日常训练的比重最高,每周大概有2到3次的足球训练,日常训练次数的增加会给他们的足球技巧和实战经验更强的提升。排名第二的是国际交流学院,每周大概会有1到2场的足球比赛,本身身体素质过硬,在足球专业知识上,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足球技巧方面毫不逊色专业的足球学生。其他21个学院中,有大概五分之二的学生是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参与足球训练中的,一方面在文化课上花费时间较多,另一方面,缺乏正规的训练方法和专业知识,使得他们从事足球比赛难度相比体院和国际交流学院难度会大的不少,所以要尽可能帮助球员克服没有时间训练和专业教练的问题,使他们参加校园足球赛能够发挥更高的水准和激情。
3.3 学校教师对于开展足球的态度
教师的支持和肯定是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赛的动力,据统计,体育学院的教师支持率高达99%之高,可见体育学院老师对足球比赛的支持程度相当可观。通过走访和访谈中,得知,这些老师认为,参加足球比赛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通过比赛去锻炼个人在集体中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合作向上的宝贵精神。相比之下,在统计数据中得知,其他学院的老师有35%的支持率支持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比赛,有30%的老师认为,学生的文化课才是重要的任务,没有必要参加足球比赛。另外的35%的老师,持中间态度,认为可有可无,并不需要多重视。可见,有不少老师的对校园足球赛并不是太支持,这给他们的学生无形中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比赛成绩。因此,学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信心和鼓励,让他们更有激情参加校园足球,这对大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磨砺坚强意志品质有着正面的作用[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教师学生知识的传播者,不仅体现在文化课上,在体育方面也要有专业的教师指导训练。本文分析了聊城大学在足球教师指导方面,大部分学院都缺乏专业的技术教练和指导老师,对于足球比赛的战术安排也缺乏一定的研究。
(2)有的学院学生忙于文化课,而忽视了对足球每周的训练,导致他们缺乏更扎实的足球技术和实战锻炼,这对于他们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劣势更加明显,在足球基本功和身体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也是学生前进的标杆和旗帜,在收集的问卷统计中,有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足球比赛的重要性,在给予学生的自信心和前进动力上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学院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要性,没有按要求落实足球发展战略计划中去[2]。
4.2 建议
(1)教师应该提高校园足球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给予学生专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脚踏实地从基本功、身体素质、基本技战术等方面学习,增加每周训练次数,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和训练时间,[3]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增加学校足球经费,落实经费资金到位,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有保障的足球场地和硬件保障。
(2)学校应制定更加符合高校校园足球有效开展的相关政策,切实做好高校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相关服务,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以促进高校校园足球活动更好地开展。引导更多学生参加校园足球,为校园足球普及大学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3)加强足球教师队伍建设,在足球技术和戰术训练方面加强指导,可以用合作共赢的模式加深学院之间的足球技战术,充分发挥各学院领导人的教育观点,取长补短,达到一个高层次的训练手段。教学要从基础抓起,稳扎稳打,逐步培养有质量、有水平的球队。除此之外,培养一批合格的裁判员队员对校园足球赛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建勋,赵国栋.洛阳市高校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8):120-122.
[2] 周政权.株洲市高校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7(10):184-185.
[3] 梁桦,张玮玮.贵州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5,34(11):945-948.
[4] 徐辉.对安徽省高校校园足球运动的调查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7,32(1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