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19-06-11侯倩萍丁贤
侯倩萍 丁贤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教育领城中,形成了“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在建筑力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将课堂上有限的学习延伸到课后的无限学习中。
[关键词]建筑力学;传统课堂;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04-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行业。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正在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个个宏伟的工地上,有成百上千的建筑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是中国梦真正创业者、建设者。他们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精湛的技术,而这些和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技能有很大的关联。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后续的建筑结构等课程紧密联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一、建筑力学课程性质,建筑力学课程教學现状
(一)课程性质
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里,对建筑力学的课程性质是这样定位的,它是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一般结构、构成的平衡、内力的分析及计算能力以及对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及计算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建造或设计出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的结构。本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上述知识能力的培养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它的前置课程为高中物理、数学,后置课程为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等专业课程。课程地位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经验告诉人们,建筑力学也是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需要花大力气学习、研究才能攻克。
(二)课程教学现状
从当前建筑力学教学实践现状来看,一是因为课程本身的难度较高,不仅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约束、应力、应变、自由度等)使学生难以理解,还有大量的分析及计算,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建筑力学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从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单招生占很大比例,即使统招生基础也不太理想,因此学习上由于基础不够而产生了很大的困难。在加之课程内容众多,包含了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这些知识都是后置课程必须的基本知识,无法取舍,而课时数不足没有时间充分练习,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走神或者玩手机的现象较为明显。有些学生虽然有心学习,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了几个章节后由于受到不佳学习成绩的打击,学习自信心受挫,所以在学习上也是处于一种自暴自弃的状态,教学效果欠佳,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是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一边是吃不饱,一边又是难以消化。教师要在课堂上兼顾两边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造成课堂上出现“低头一族” 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要提高教学成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必须找到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二、建筑力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通过在建筑力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将课堂上有限的学习延伸到课后的无限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地学习,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并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革新,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我们在建筑力学教学改革中探索了以传统课堂为主,信息化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传统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在建筑力学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教师通过连贯、完整地讲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讲授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着教学主动权,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的难易、教学的节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有利于观察学生的情况,通过教师肢体语言形象的教学,能调整课堂节奏,做到言传身教。课堂教学适应基础知识的教学,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在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主要讲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有限的学时数,在课堂上省略冗长繁琐的公式及定理的推导过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公式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但传统课堂教学也有其劣势,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就一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不能兼顾到两头的学生,工程实际的现状也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
(二)建立Bb平台教学信息资源
在学校Blackboard Learn课程教学信息资源平台上建立建筑力学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账号密码就可以登录Bb平台查阅想查阅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前做到心中有数,掌握计划,知道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技能点。在课堂教学方案里,我们设置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程序、教学要点学生课后任务。在课堂学习记录与课堂教学方案对应上设置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课前预习记录,课堂学习过程记录、课后总结。在在线单元测试中上传了每一章的测试内容,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单元测试,系统自动计分,同时提示错误答案,要求学生更正,复习巩固了本章知识。在讨论区中,教师可以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回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提出,其他学生帮助他们,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整理后在课堂教学时加以解决,做到平台练习与课堂教学的动态、良性地循环。习题库中分上下两期上传复习题,供学生期末复习用。同时在线单元测试中设立了期末综合测试题,为学生期末进行自我综合测试提供了帮助,将学生在平台上的测试题计入平时成绩,督促学生学习。
(三)建立建筑力学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
Bb平台有其优势也有劣勢,最大的不足就是不便于移动学习,不能把学生的碎片时间利用于学习。
由于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流量资费的下调、无线网的普及使微信软件应用需要的硬件和网络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学生基本可以达到人人使用微信,当安装微信软件并关注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后,教师马上就与学生建立了双向联系渠道,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目前师生交流的最好、最廉价的移动互联平台。
我们建立了微信订阅号,学生扫码即可进入订阅号学习,在订阅号中建立了“课堂内”“课堂外”“拓展区”三个菜单,在“课堂内”菜单下建立了“学习任务”“学习课件”两个子菜单,在“课堂外”菜单下建立了“复习巩固”“思考练习”两个子菜单,在拓展区菜单下设立了“模拟动画”“图文分享”两个子菜单。课程开始前,发布本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授课计划、课程考纲、学生学习指南,同时发布学习本课程的要求以及学习方法,以便学生对本课程有整体的了解。随教学进程,在学习下一个章节前在公众号上发布章节的学习任务、提前一周发布学习课件、让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后发布章节小结及复习思考、参考答案等课程相关资料,构建动态的信息资源库。
在“拓展区”“模拟动画”子菜单中将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铰链约束、铰链支座约束、构件的基本变形、构件的组合变形、力的传递途径等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在图文分享”子菜单构建相关链接,把当前建筑行业的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规范链接过来,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建筑行业的新动态,在期末,集中发布所有的学习课件,每个章节的知识小结,思考练习,让学生有课本以外的复习资料。平台建成后,要求学生人人登录,及时预习和复习,如果有疑问及时向教师提出,教师及时答复。
微信公众号的“思考练习”和Bb平台的单元测验不同,Bb平台是大型测验,微信公众号是小型思考题。并把“思考练习”以纸质作业形式呈现出来,并计人平时成绩,督促学生学习。
三、结语
通过将传统课堂、Bb平台、微信公众教学平台结合起来组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后还有学习的平台,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除了在课堂上能提问,在课后随时可以和教师互动,使疑难问题得以及时解决,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参考文献:
[1]李琦达.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6(7).
[2]闫广军.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利弊及改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
[3]谢娜.《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背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