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求索习作教学之路
2019-06-11马容容唐爱凤
马容容 唐爱凤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里的这段话,一语道破写作的本质属性——
表达和交流,应属于学生的自主行为。但目前很多学生对“写作”二字可谓是谈虎色变,对习作有着条件反射的抗拒。针对此种现象,不妨基于学习共同体,对习作教学之路进行求索。
一、 加一加:广开言路
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从学会修改作文入手,改变平时的教学模式,变“审题→提纲→写作→修改”为“品读→讨论→思辨→修改”。每位学生多多少少都能写出作文,但未必都能写出好作文。此时,学会修改作文显得尤为重要。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习作2》为一篇高年级学生笔下的代表性习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创造性地使用文本,以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广开言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修改的魅力。
以《拔河》第一小节为例: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高兴得中午饭都没吃好。妈妈说:“你不好好吃饭,怎么有劲拔河呢?”
修改建议:将妈妈的话删去。想一想,为什么?
我会对每个学习小组提出这样的疑问:尽信书不如无书。把妈妈的话删去后,这一小节就无需修改了吗?
生1:可以把“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写得具体点。
生2:对,可以在这句话后面补写上“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
生3:同学们有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有的撸起衣袖展示自己的肌肉,有的在商量如何制胜……
生4:可以采用点面结合来描写。男生们个个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女生们则在讨论获胜的排列队形。而我则爬上了凳子,高呼:“太棒了!太棒了!”
……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这样各小组的同学们围绕第一小节,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此刻的课堂也沸腾起来了,消除了同学们对习作的恐惧心理。
二、 拣一拣:趋舍异路
学习共同体不是找出学生的共性,而是发掘学生不同的个性,以形成独一无二的共同体,是“交响的学习”。各小组成员分别提出修改意见后,是不是就不做取舍,照单全收呢?答案是否定的。此时便需要一个思辨的过程,需要精选出合适的修改语句,让千篇一律的范文变成百花齐放的佳作。
以《拔河》第二小节为例: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全部同学分成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我又对每个学习小组提出这样的问题:此时出现的“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与第一小节中生4的修改有些相似,怎么办呢?
生1:可以这样修改: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全部同学分成两队。男生们在扳手腕,比比谁的力气最大;女生们则在讨论获胜的排列队形。而我爬上了凳子,高呼:“太棒了!太棒了!”
生2:我认为把“获胜”改成“制胜”更恰当。贾岛作诗时琢磨“推敲”二字,我们也需推敲“获”“制”二字。
……
此时,同学们已开始思索刚才各小组成员的修改意见,从认真倾听到互相提出建议,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质的飞跃。从句关注到字,甚至顾及标点,聚焦点愈来愈细。如:“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改为:“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三、 饰一饰:向上一路
巧妙的写作方法是作文的点睛之笔,是作文的灵魂。因为它能让同学们真实地感悟到记忆深处的生活体验,进而引起共鸣。
還是以《拔河》一文为例:
生1:我可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修改第二小节:好不容易到了下午,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操场,分成两队。男生们在扳手腕,比比谁的力气最大;女生们则在讨论获胜的排列队形。栖息在树上的鸟儿也喋喋不休,不知是在为我们加油,还是在讨论着谁赢谁输。
生2:我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修改第五小节:“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只见我班的队员双脚不由自主地向前滑,拼命地将绳子往下压,身子向后仰,几乎要贴到地面了。看,领头的是我班的大力士。他涨红了脸,锁着眉头,抿着嘴唇,似乎要把所有的力气都聚集到手上。他的手背青筋暴露,双脚前后站,如一把张开的弓。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啦啦队为我们加油。
生3:我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修改“拉拉队为我们加油。”这句:“加油!加油!加油!”我们班的啦啦队高声喊着,声音震耳欲聋。其中一位同学不停地挥舞着班牌大喊,老师也在为比赛的同学呐喊助威,兴奋不已。
……
经过“倾听→串联→反刍”反复的修改,同学们在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中不断地建构新的语言,写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习作重在实践,课堂教学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接下来他们进行了动笔实践,以确保动笔表达行为的真实发生,让学生的言语在笔下生花。
总之,习作教材的教学要摆脱习作教学困境,需要以“学习共同体”为媒介,让同学成为“同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让学生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梁徐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