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乐山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2019-06-11课题组
课题组
摘要: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经济乏力、村落空心化、乡土文化衰退等问题,只有解决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城镇化、农民增收与继承传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等矛盾,通过以政府为主导,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传统村落特色产业;以农民为主体,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乡村人才吸引力;以文化为抓手,加强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民生供给为保障,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真正实现有产业支撑、有文化传承、有传统风貌、有基础配套的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1-70-08
传统村落一般是指形成较早,现存有较为集中、风貌协调统一的传统建筑,而且仍有原住居民生活居住,有传统工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而且仍在发挥为村落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场所的功能,是中国乡村的典型代表,兼有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而且两类遗产在村落中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自2012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六部门共同启动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先后分5批将6799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涵盖全国所有省份、272个地级市、43个民族。乐山有五通桥区竹根镇兴隆里村、井研县千佛镇民建村等8个传统村落上榜;四川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三批次共909个村落中,乐山有峨眉山市普兴乡福利村等10个村落上榜;此外,乐山自己也评出十大市级美丽传统村落。从国家层面提出保护传统村落,一方面是对七千年农耕社会文明及历史的肯定,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村落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不可否认的是,和全国大多数村落一样,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经济乏力、村落空心化、乡土文化衰退等问题,只有解决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城镇化、农民增收与继承传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等矛盾,真正实现有产业支撑、有文化传承、有传统风貌、有基础配套,我们的传统村落才是有生机的村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乡村才是有乡愁可寄托的乡村。
一、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传统村落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交汇点
农业在中国已有七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至今仍是农业大国。过去几年来,尽管我们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直到2017年末,乡村常住人口仍有将近6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41%左右;乡村就业人员数量近4亿人,占全国就业人数总量的45%左右。村落作为农村的社会单位,是以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地域共同体,农业、土地、村民、乡村生活等要素在这一空间集合存在,村落居民在此生存、生产、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传统村落能保存至今,是由于身处边远贫困地区,其经济乏力,村民外流,村落得以与过去变化不大。所以,传统村落现有问题的实质就是“三农”问题,破解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困境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二)传统村落是乡土文化的载体
传统中国社会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中国”的概念,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农耕、农业、农村,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也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之根。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传统村落是传统历史文化基因的积淀凝聚,其所承载的独特历史记忆、宗法规矩、风水格局、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内涵,是乡土文化的活文物。当前,乡村振兴已被写进国家战略,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必须来自广大农民,只有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起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乡村振兴才有可能。
(三)传统村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城市承載了太多现代化与国际化概念的今天,各个城市的共性越来越多,个性越来越少。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也多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为主,传统的身份、群体认同逐渐淡化,人们渐渐丧失地域上的归属感。但在农村,强烈的宗族观念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宗庙祠堂之上、每一片乡野土地之中。传统村落作为乡村社会的生活空间,其在时间流逝中留存下来的各具特色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是村民独有的村落印记,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信仰的基础,是我们国家、民族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自来有“故土难离”的观念,一旦离开熟悉的环境,便有离乡背井的凄凉。1998年国家行政局统计我国有1865247个自然村,但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只剩下691510个行政村。这其中有推进城镇化的因素,也有村落自身衰落、消亡的原因。因此,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善待农民,留住农村,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二、乐山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乐山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
1.国家级传统村落(8个)。
2.省级传统村落(10个)。
3.市级传统村落(10个)。
(二)当前乐山传统村落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正确认识。相较省内其它市州,乐山各级政府对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重视不够,许多有特色传统的村落并未入选。目前,全省21个市州共有33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乐山仅占8个;全省已评选三批次省级传统村落共计900余个,乐山仅有10个。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保护传统村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而已申报成功的相当一部分传统村落又陷入大量的旅游开发项目之中,特别是近城镇的一些村落开发过度,完全商业化。由于缺乏对传统村落多种价值的全面认识,一些地方大搞“古村落搭台,旅游经济唱戏”,无视村落乡土文化基因的呵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时尚、越来越现代,但正逐渐失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有文化特色,变得“千村一面”,成为城市人的度假村。这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实在是另一种形式的破坏。
2.传统村落的空心化。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人口流动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有劳力、有技术的农民进入大中小城市打工并在城市落脚,除了户口还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方式、子女教育等和城市人口已基本没什么区别。同时,1978年后实施的教育改革,使许多农村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城市参加工作,一部分人跳出农门后将自己的亲人也带到城市工作、生活。加上长期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生源的减少、农村学校的合并,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就学距离增大。教育竞争的加剧、城市教育资源的巨大优势,吸引许多农村父母选择就近城市教育,成为陪读父母。这些原因,都导致村落日渐空心化。近年来,乐山各个区县除市中区外一直是劳务净输出,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已不在农村生活,各个传统村落的户籍人口也一直呈净减少的趋势。如果将那些只有户籍还在农村而本人实际已不在农村生活的人员扣除,人口的流失情况更严重。全市大多数传统村落有超过30%的院落长期空置甚至荒芜坍塌,一些传统建筑年久失修;长年在村中的以留守老人居多,未流失的农村年轻人也是就近打工,仅晚上回村居住。“土地撂荒”“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并日趋严重。
3.村落民俗文化流失严重。城市的引力效应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城镇化的推进以物质、资源及财富在城市的汇聚为前提,并带来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化格局使传统村落不断“空壳化”。伴随中青年的外迁,资金技术、传统文化、民艺民俗、公共服务等无一例外随之趋“空”。乡村的社会结构与形态也因此发生深刻变化,村落人际关系中经济关系成分逐渐增强,传统的家族、家庭组织功能与组织形式极大弱化,慢慢失去维系和整合功能。与此同时,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吸引力,城市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与乡村文明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年经人对乡土文化不认同不认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再生产后继乏人。在社会转型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原先根植于乡村的优秀文化传统正在加速消失,民间文化传承活动逐年消减,传统工艺濒临失传。
4.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落后。城市对人的吸引,一方面是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更符合年轻人的心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在公共服务体系上存在巨大差异,农村至今无法提供可以和城市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传统村落的交通物流、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教育、医疗、养老、金融、治安等基础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导致村落保护与发展粗放低效。许多传统建筑年代久远,其原貌的维护缺乏资金,村民自身也无力承担,特别一些木质结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2013年7月,国家级传统村落沐川顺河古街失火,11进有上百年历史的木结构建筑吊脚楼被大火烧毁。事后调查,火灾原因为电线老化所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石堰村经验”
位于夹江县马村乡的石堰村,始建于唐代,因盛产麻竹,自古有手工造纸的传统,其手工造纸至今仍保留了《天工开物》所述的72道工序。清康熙年间,石堰村出产的纸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抗战时期,张大干先生曾两次来到夹江石堰村,同造纸槽户共同研讨改进造纸技艺,创制成功“大风堂”等纸品牌,直到今天这一品牌仍在国际国内书画纸品市场大受青睐。2006年,石堰村手工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目前,石堰村户籍人口1100余人,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从事造纸和纸业相关经营活动,全村手工造纸年产近5000吨,机械造纸年产近5万吨。2017年,石堰村人均年收入超过3.5万元,远高于乐山市农村人均年收入1.4万元的平均水平。一直以来,夹江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石堰村打造纸文化特色村落,以纸业生产经营为龙头,开发纸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民宿、游学体验、餐饮娱乐等发展。同时,围绕打造“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目标,石堰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2017年,该村被评为“乐山市十大美丽传统村落”。
(一)经济发展与文化自觉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人始终是传统村落最首要最重要的因素,村民的活动是村落生命力的保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保护传统村落,不是以牺牲当地居民改善生活水平的合理诉求、降低民众生活质量及使当地居民远离现代化生活为代价,而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内生增长因素,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打造特色产业链以拉动传统村落经济增长。村落的变化主要来自人的變化,要留住村落,必须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以石堰村为例,该村以发展纸业为抓手,扩大纸业内涵,提高村民收入,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允许、鼓励、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村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纸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自觉继承传统、延续传统的动力。所以,传统村落要定位为村落,着眼在传统延续。只有满足传统村落为村民提供生存、生产、生活的基本功能,并通过政策引导,激发村民延续文化传承的“内力”,切实做到村落与村民的融合,传统村落、传统文化才有持续活力。
(二)传统村落保护以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相结合
传统村落是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遗产共同构成。要坚持村落空间、历史和价值完整性的有机统一,做到村落结构肌理保护与山水格局保护并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方式保护并重。在注重有形建筑保护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证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村落同在。石堰村对辖区内的竹林、大干纸坊、枷档桥古街等文物保护点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大干纸坊内也完整地保留了竹纸制造所需要的器械。古法造纸需要历时3个多月才能造出一张洁白的手工纸,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进,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现在规模较大的纸坊仅需20天左右就可以制出一批国画纸。但像抄纸、启纸和晾纸等讲求技术的工艺都还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操作。目前夹江县委、县政府正着手打造集手工机械造纸、72道古法中国造纸博物馆、艺术家画馆、旅游等于一体的夹江书画纸产业园。对古法造纸传统工艺,一方面在产业园中采用数字化手段永久留存;另一方面,政府不断完善非遗传承人扶持机制,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切实调动年轻一代传承传统技艺的积极性,形成合理梯队,让竹纸制作这一工艺瑰宝后继有人。
(三)在保护文化活力的前提下开发传统村落旅游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凸显,旅游业成为许多传统村落的主业。乡村旅游为村落居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吸引了外出村民回村创业,改善了村落基础设施状况,一些传统习俗和传统手工业在乡村旅游中得到振兴。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保护传统村落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传统村落实现现代化的一条特殊路径。但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地区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大量新建现代建筑、旅游景观等,娱乐游客至上,经济效益至上。从南到北,乡村旅游就是吃个农家饭、观下农家景、采点农家果,导致传统文化受到开发性破坏。甚至还有些地方打着旅游开发的幌子搞房地产开发,使一些历史传统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这方面,夹江县石堰村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保护传统文化,石堰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始终将文化居于首位,严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在满山遍野的竹林中,人们可以听取“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前世今生的介绍,观看隆重的打竹麻仪式,亲身体验抄纸、启纸、晾纸等传统工艺,并可以用自己亲手制作的竹纸体验活版印刷、书法绘画等,所有的体验项目都是传统工艺原汁原味的呈现。在乡村旅游中尊重文化的原真性,使得有千年历史的竹纸制作技艺在现代社会得到最广泛的推广认知。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乐山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以政府为主导,明确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确立“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规划先行,有序修复;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深入开展传统村落资源调查,立足传统村落长远发展,综合考虑现状、历史文化价值等因素,根据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和生态资源禀赋,科学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保护修缮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要坚定规划指引建设,严格执行保护规划划定的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保护过渡区和发展区,确保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决不突破传统村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要明确方向、合理定位,实现“一地一划”“一村一方案”,注重村落传统空间的完整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要从立法和规划上严格控制传统村落的旅游式开发,建立没有明确和长远规划条件下不得开发利用的原则。要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调动村民参与保护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中还要确立的另一项原则是专业化,即让那些研究村落文化、懂得传统建筑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而不是仅凭地方官员和旅游开发者拍脑袋决定。
(二)以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传统村落特色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增强传统村落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传统村落仍然要以农业为基础,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传统村落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乐山的茶叶、特色水果、中药材、畜禽产品都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有市场前景、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农村人多而人均耕地少,要提高农民收入,仅靠每家每户的“一亩三分地”,仅靠发展传统农业是不行的。要大力提倡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其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以“互联网+”加快优质农产品的销售,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快良种研发应用、推广种植新技术等措施,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同时,积极探索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户外运动、民俗展示等产业,激发传统村落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以农民为主体,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乡村人才吸引力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区)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突出需求导向,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创新教学模式,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要按照“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的原则有序开展课堂培训、进村办班、现场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农民田间学校、职业院校脱产教育、农业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等培育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培训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农民这一职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未能惠及这个庞大群体,农民这一职业没有吸引力。为此,还需要继续破除制度藩篱,加快改革,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公共资源统一配置,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让农民也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平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四)以文化为抓手,加强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村落渗透着中国传统“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蕴含着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手工技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民间文化的“博物馆”和乡村文化的“活化石”。完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创造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保存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原生形态的历史文化记忆。要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宣传和弘扬、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展演,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和吸引力。要推动传统文化遗产记忆工程,对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便保护或不可避免要消失的文化遗产,及时以影像、声音、实物等多种形式,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合适场所留存和展示。建立乡村文化专家队伍,系统整理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等各类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内涵,讲好村落故事,增强村落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传承。
(五)以民生供给为保障,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公共服务
依据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保护修缮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在最大限度发挥传统村落内现有各类设施功能的前提下,统筹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村推进、分步实施,改善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条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传统村落决不是原封不动。村落进入现代,生产和生活都要现代化,村落中的人们有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的当然权利。在不改变村落历史格局、尺度和建筑外墙的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可以引导村民改造内部的使用功能,甚至重新调整内部结构,使传统村落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更适宜居住。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延伸覆盖,创造条件不断改善传统村落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条件,逐步减小城乡居民在福利待遇方面的差距。
责任编辑: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