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思考

2019-06-11吴小丽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绿色施工管理创新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建筑工程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巨大的挑战,建筑施工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管理技术问题、机构体制问题、管理观念问题无一不限制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管理创新刻不容缓。同时,在倡导绿色生态的今天,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也迫在眉睫,只有真正做到绿色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才能做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生态效益

建筑工程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建筑业逐渐出现一系列问题,对经济和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建筑施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筑施工管理创新与绿色施工管理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旨在为建筑工程业探索出一条发展的新道路。

1、施工管理现状

1.1管理技术与经济不协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大部分经济活动已经逐渐迈入管理科学化的行列,但是在建筑业中,建筑施工管理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与西方建筑业相比,我国建筑业在信息化系统管理的研发与应用上存在短板,目前仅有少数建筑公司运用计算机进行施工分析管理。这种依靠人力进行管理的管理现状,准确性差且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业的发展。

1.2各个机构缺乏联系

当前我国建筑项目工程是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选择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联系开发商并进行施工监管,缺少对施工人员的有效性监督,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同时各个组织之间缺少相应的沟通交流,经常出现因为资金、设计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不仅降低了施工的效率,而且容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3施工管理观念问题

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中,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高度谋求眼前利益最大化,忽略了市场经济的规则,甚至偏离市场运转的走向,在取得一段时间的利益后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依旧采取落后的管理观念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因为管理过程中添加了许多具有创新性质的管理理念,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不能正确理解管理内容,执行时遇到很大阻碍,从而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2、施工管理创新

2.1加快管理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企业可根据自身资金储备状况,除去必要成本外,优先考虑加大管理技术的投资,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国内外的角逐越演越烈,与其他类别企业相同,如果建筑企业想做大做强,不能只将目光局限于财力的雄厚或者规模的大小上,必须要将眼界扩大,在工程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不断创新建筑施工管理体制,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只有在管理模式上与时代并行,才可以使企业适应现代化市场,保持长久发展的活力。

2.2加强机构联系

如今建筑行业机构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露,这要求企业必须完善自身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工程效率。各个部分的负责方可以建立长期合作模式,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彼此间的了解和默契度,减少因为利益冲突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又可以将工程中设计、监管、施工三个环节联系起来,使各个部分统一起来,达到共利互赢的效果。

2.3更新施工管理观念

与时俱进已经是当代中国新经济体制下的新思维,作为各个行业中的资深老行业,建筑工程业想要谋发展则必须要更新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时代一同前行。老旧的管理理念带给企业的不仅是一时的经营问题,更是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道路上设立了长久的障碍。若建筑企业想要跨过这道障碍,第一步必须要学会创新,特别是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人员必须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理念,革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也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深他们对于新技术的认识,将管理思维融会贯通,更好地贯彻执行新的管理方式。

3、绿色施工管理要求

3.1绿色生态选材

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建筑成本,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用低成本的劣质材料。这些材料除了质量不合格之外,往往是采用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制造而成。若将其运用在建筑建造中,无论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还是人的生活环境都是极大的隐患。倘若这些材料在建筑中长久运用,人类的生活将面临巨大的危害。因此,建造工程企业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甚至要将生态效应放在首要位置。加大优质绿色材料的选购,并不是只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它同时为产业带来的还有高生态的質量口碑。企业只有将盈利与生态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才会更加持续长久的发展。

3.2淘汰高污染管理

淘汰高污染管理本质是要节能,管理好资源与能源。绿色施工,必须要利用好再生能源,减少资源的消耗。目前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施工的速度与工程的质量,大量消耗水资源,木材资源、水泥、砖块等,而这种资源消耗,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建筑企业重拾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进行风能、太阳能转换,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土地资源浪费。建筑业想要实现绿色施工,就必须利用好绿色能源,这样不仅能加强生态效益,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3.3建立除污染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如粉尘污染、噪音污染、废水污染等,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的前期、中期、后期,全面建立除污管理机制,全方位减少建筑污染。在工程前期,要考虑到泥浆对周围道路建筑的污染,并在运送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泥浆飞溅;在工程中期,要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可以向空气中喷水减少粉尘,采用低噪音的建造工具,达到降污的效果;工程后期,必须要建立废水排放机制,恰当处理好建筑污水的排放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技术、机构、观念三方面的问题,加强技术、机构、观念的创新,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以创新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材料、资源,防污上加大管理力度,实现绿色施工管理。只有如此,建筑工程业才可以保持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伟.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8):237-238.

[2]姜宇鹏,徐鸿君.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分析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J].中国房地产业,2017(26).

作者简介:

吴小丽,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绿色施工管理创新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对现代建筑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探讨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